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欢“生闷气”和“暴脾气”的孩子,长大后截然不同,父母要明白

朋友张玲的女儿小琴四岁半,在别人眼里可是个乖乖女,聪明又懂事,很讨人喜欢,脾气特别好。

不过,朋友这几日有点烦心。

我问她啥事,她说她们家楼下的一个小朋友妞妞来家里找小琴玩,妞妞很喜欢小琴的新蜡笔,非要拿回家,小琴极不愿意,但最后还是给了她。

妞妞走后,小琴进了自己的房间,朋友以为小琴去写作业去了,没有在意。哪知道到了吃饭时间,朋友叫了几遍,小琴都没有来吃饭,甚至朋友都已经走到孩子房间门口了,敲了好几次门,里面都没回应。

朋友意识到情况不对,推门进去,才发现,小琴在房间里一个人偷偷抹眼泪生闷气,时不时拿洋娃娃砸自己的胳膊。

朋友吓坏了,当即制止了孩子,此时朋友才发现,小琴原来在生闷气呢。

朋友说,孩子经常这样,就怕她长大后,遇到啥问题都闷着不说,专被人欺负,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和朋友有同样困惑的家长也许不在少数,有些人可能会说,这生闷气的比那种暴脾气的孩子要好多多了,至少他们不无理取闹。

那么,这生闷气的孩子和那种喜欢发脾气的孩子,到底哪种会好些呢?

01

发脾气比不发脾气要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

遇到不开心的事,生气是一种很好的发泄内心不满情绪的方式。

一般来说,一个人生气时候,一般有两种反应:

其一:反应向外,就是对他人生气,比如发脾气、哭闹,甚至是摔东西、打人等等;

其二,反应向内,也就是对自己生气,比如生闷气,不说话,甚至有过激的行为等等。

有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孩子老发脾气,哭闹会影响他人,应该要立即制止。

可实际上呢,发脾气的孩子才健康,不发脾气的才可怕。

首先发脾气,是在释放压力。

如果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通过发脾气来宣泄。

这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我们不要阻止,

著名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过:

要让孩子把脾气发完,而不要阻止他们,因为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比如,孩子在搭积木时,有一块积木怎么弄都搭不上去,于是,她便发脾气,一脚把积木全部踢翻,接下来便哭起来了。

也许你看到这一幕,会迫不及待地上去指责她:你这孩子,刚还好好的,怎么又哭,那积木和你有仇啊,干嘛踢到它……

如果我们用更大的怒火去压制孩子,用更大的声音盖过孩子的吼叫,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孩子哭,我们应该让她哭,因为哭是情绪上的一种障碍,而且,泪水中有应激激素,它能帮助孩子释放身体中的压力,降低血压,促进心理状态上的平衡。

当孩子发泄完毕后,她还会继续玩,此时你会发现:此时她的心情比哭之前要好很多。

所以,读懂孩子哭闹背后的情绪密码很重要,孩子不是刻意给你制造麻烦,而是她遇到了难题,急需我们引导和示范解决,如果处理得当,问题就解决了。

哭说明什么?

她愿意与你做正面的情感交流。

02

喜欢生闷气的孩子更让人觉得无助

从心理上来说,生闷气,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现,这是一种消极的,甚至是带有破坏性的情绪。

如果家里有个爱生闷气的宝宝,表面上看起来很安静,不打人也不摔东西,但有过类似经历的宝妈都知道,相比那些一生气就爆发出来的孩子,生闷气的孩子更加让人无助。

这种无助感主要体现在如下3点上:

1) 孩子不说话

大多数时候,这种孩子都会安静地待在一个角落,噘着嘴,手上玩着什么,眼睛盯着她玩的东西默不作声,很多时候,你会以为她在玩耍。

2) 脱离了同龄的孩子

生闷气的孩子,看人眼神都是不一样的,不愿与任何人说话,觉得自己是最无辜的,特别是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时,显得特别的不合群,让同伴觉得其很孤僻,时间长了,就开始疏远他。

3) 时常处于生气状态

喜欢生闷气的孩子,用“小气”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任何事,只要不如意,哪怕事情再小,可能都会生气很久,无法走出自我。

以上任何一点,都让人觉得有点抓狂,心想该咋办?

其实很简单,你必须知道孩子生闷气的根本原因是啥。

1) 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表达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语言能力不强,心理上不完善,不懂得如何表达情绪。所以,一旦遇到情绪问题,无法表达,只能将情绪保留在内心,开始独自生闷气了。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时刻关注孩子情绪上的变化,揣摩孩子内心,千万别主观给出结论,认为孩子应该怎么办。

通常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的事,往往都事与愿违。

2) 孩子对父母不信任

你和孩子之间要平等,不应该有绝对的上和下,不要以父母的威严来压制孩子,特别是对孩子使用冷暴力,时间久了,孩子对父母就会失去希望和信任,以后只要一言不合,孩子就开始生闷气。

曾看过一个报道,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去看电影,妈妈要买东西,这儿走走、那儿停停,女儿等不及了,催促妈妈快点,电影马上就开始了。

可妈妈呢,一点也不急,她训斥着女儿:“我算好了时间的,着啥急,等我买完这点东西再说!”

也许是被呵斥了,女儿情绪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再也不说话了,生起了闷气,等妈妈回过头来劝说时,啥也不管用了。

3) 本身性格的因素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气质、性格各不相同,表现自然也不同:有些孩子活泼、外向,善于表达;有些孩子羞涩、内向,根本开不了口。

究其原因,和孩子本身的性格、父母的引导和所处的环境、遗传因素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父母本身也喜欢生闷气,孩子大概率上也是如此。

03

长期生闷气的孩子,会引发哪些心理问题?

喜欢生闷气的孩子,内心如果积压了太多怨气不释放,时间长了,长大后就会引发心理疾病,相应的能力也会减弱。

首先,与人沟通能力会很弱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大多是通过沟通建立起来的,如果矛盾发生了,任何一方拒绝沟通,是最不好的一种方式。

其次,容易责怪他人

生闷气的孩子,一般来说都会觉得自己是对的,错不在自己,而在于他人,长此以往,就会经常抱怨他人的不好,最后成了他人眼里最不受欢迎的人,影响孩子日后与人交往,性格上也越来越孤僻。

再者,形成了一种受害者的心态

因为与人沟通不畅,而且经常责怪他人,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委屈,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自己,自己永远是那个被误解和打击的对象。

一旦把自己定位为受害者,情绪便会低落,自卑油然而生,由于认知思维上的偏差,只要遇到与他人意见不一样,孩子就会觉得别人是在针对他,敌视他,便开始闷不做声。

04 给父母的建议

遇到爱生闷气的孩子,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也不要自责,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使用家长权威来训斥孩子。

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孩子走出情绪上的困境,不再带着“闷气”,就需要家长灵活判断、分辨和处理。

对于无理取闹般的生闷气,要告诉孩子,凡事都有规则,就像玩游戏一样,大家都得遵守,不能随意破坏。

同时,我们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要多倾听,做孩子最好的听众,只有和你成为朋友,他才会打开内心与你沟通。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沟通技巧,比如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上的情绪理论,巧妙地化解孩子内心的困惑:

比如著名的情绪ABC理论,通过同样的一件事情,换不同的看法,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引导孩子多往积极的一面考虑,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和。

综上所述,生闷气本质上就是孩子情绪上的不稳定,作为父母要及早发现,及时引导,鼓励孩子说出来,适当发脾气吐出真言,这样远离心理疾病。

不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积极引导,采取何种手段,只有不断调整和改变策略,才能真正调节孩子的情绪,真正让孩子走出生闷气的阴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心理学
如何让孩子的小脾气无影踪? - 早期教育 - 婴儿网论坛
爱发脾气的孩子,这样教育,长大后更有出息!
成功的秘诀是情商而不是智商, 培养高情商孩子, 父母要做到4点
家里有个“喷火娃”?家长尽量少打骂,找对原因是关键
孩子爱发脾气其实不是坏事,关键看你怎样引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