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友为什么要服用「中药」来预防?有用吗?崔立俊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糖尿病 · 预防 · 中医说

崔立俊 ┃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糖尿病知识 

糖友为什么要服用「中药」来预防?


经常会有一些糖友抱怨:
降糖药吃了那么多,
为啥大夫还要给我
加苦哈哈的中药,吃中药有用吗?

今天首先聊一聊中药对糖尿病的预防。

中医讲究“治未病”,意思就是:要想预防疾病,首先要在早期注意养生保健。

《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疾病的发生有两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淫邪气,如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外邪”居家隔离就是“避之有时”

一是内部因素,包括情志过极、饮食劳逸失当等因素。如果心态平和,就能“真气存之,精神内守”,这样疾病还怎么发生呢?

《黄帝内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也是保健的关键,饮食要有节制,生活要规律,不要疲劳过度。

总之,“上工治未病”,“病已成而治之,犹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也晚乎?”

意思就是说:对于已经生病了才知道用药去医治,已经出现混乱了才知道需要治理,这就象你口渴了才知道去挖井,要打仗了才知道去制作武器,是不是太晚了些呢!所以万事要未雨绸缪,要提前想到。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

隋末唐初有个医家叫甄立言,在他的著作中说过“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指出:口渴、多饮、多尿、尿中有甜味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现,因此,糖尿病就是消渴病。

《黄帝内经》记载:“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去陈气也。”


这段话中提到的“脾瘅”,主要表现是肥胖,主要病因是“数食甘美”,治疗当是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

脾瘅不治疗,肥胖就会产生郁热,“肥者令人内热”,热就会伤阴耗气,就会出现气阴两虚,肥甘油腻伤脾“甘者令人中满”,脾不散精,血糖就会升高,就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所以治疗糖尿病不能从血糖升高开始治疗,应从“脾瘅”开始,要从小胖墩开始。

因此,对于存在“脾瘅 ”问题的朋友除了运动、减肥,还可以早期服用一些中药。

  • 可用葛根15g泡茶饮
  • 如果舌苔厚、便秘加用:鸡内金10g   生山楂10g  生大黄6-10g,
  • 如有舌红少苔,可加用生地黄15g,
  • 如表现为食欲旺盛、容易饥饿的,也可加用黄连10g。

但是,您是否属于脾瘅”,是需要由大夫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辩证,不可以随便用药哦。

链接点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崔立俊
配图: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权威专家怒斥“治糖不治病”。事关糖友生命,速转发!
北京医院中医专家李怡主任谈中医如何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几点看法
治消渴 糖尿病 中药研成细粉方
谈中医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