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丘专栏(3) | 马国勤 | 故乡水色

故乡水色

文:马国勤  & 图源:堆糖

说起家乡的水,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它的甘甜,它的纯净 ,它的清澈和它的温馨,然而我对家乡水的感悟多是它的色泽。提起水的颜色,人们会很快想起那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其实水除了绿和蓝还有其他颜色。

在黄水爷爷的眼里,水的颜色是黄的。黄水爷爷出生时正赶上发黄水,黄水爷他娘躺在床上时,黄水还没进村,等黄水爷呱呱落地时,鞋也不知被黄水冲到哪里去了。人们一点点往高处躲,房倒屋塌之后,就用梁条缥了茷,一家老小挤在一起,泪水拌着黄水生活。黄水爷他爹一袋又一袋地吸着旱烟,望着遍地的黄水,叹一口气对黄水爷他娘说这孩子早不生晚不生偏偏这个时候来到咱家,就取名叫黄水吧,记下了那苦难的瞬间。那正是蒋介石扒开了花园口,滔滔黄水一泻千里,豫皖苏几十个县变成了泽园,灾难洒向人间。从此人们向往的“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美好生活不见了,替代的是斜阳外寒鸦万点, 黄水困孤村的悲惨生活。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黄泛区 ”这个名词,在祖辈的历史上也多了“南乡”这个概念,多少人像闯关东那样拖儿带女,到南乡逃荒要饭,客死他乡。“南十五,北十五,都没宜路淹得苦” ,原《沈丘县志》总纂王国哲就是民谣中所说的郸城宜路店人,当时才八岁的他身受其害,曾以《黄泛水害散记 》为题记述了家乡的黄水灾难。他说,长达八年的黄泛不仅是一部苦难史,也是泛区人民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斗的历史 。是的,曾经的黄泛区水是红的,但它不是一道斜阳下,“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红,而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解放事业用鲜血染红的,沈丘等县也被上级命名为红色革命老区。

小时侯的我没有什么玩具,小伙伴们就在一起玩瓦屋,黄水爷爷也会趁掏黄膳的时候挖来胶泥,做成能吹响的泥哈蟆。小伙伴把做好 de瓦屋举起说:“瓦屋瓦屋谁补着。”

另一个小伙伴接着说:“我补着。”

“补多少?”

“补半了。”

“小日本。”

“滚老家。”

接着小伙伴把瓦屋摔在地上,飞起的泥屑溅到脸上,欢笑声中,另一个小伙伴用泥巴把瓦屋补好。这种胶泥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沈丘“非遗 ”一代大师胡金贵传承的青三彩和淮阳的泥狗狗都是这种胶泥做的。

我的家乡是沙颍河北岸一个名叫马楼的村庄,位于沈丘县城的东北方向。打我记事时起,一段民谣流传至今:“乡亲们,望西看,十二里地是槐店。黄河坑里把戏看,四眼井边转一转……” 黄河坑又叫黄水坑也叫皇后坑,传说坑里水是黄的,主人许愿唱戏结果把水唱清了,实际情况是解放前后党和国家加強了对黄河的治理,黄水不再光顾这里,黄河坑在沙河水的浸润下水自然就变清了。说实在的,在记忆的碎片里,我对黄河坑知道太少,如果非要再为黄河水讲点什么,那只有黄水爷爷在识字班里学的“黄河水,黄又黄,国民党,太猖狂,血洗张保营,杀了胡县长。黑马团,威名扬,吓跑鲁子弼,县城得解放。”而我对四眼井就熟悉多了,每每同黄水爷爷去槐店赶会 ,父母就叮咛要远离坑井,而当时四眼井已成为槐店一景,谁来赶会都想看一眼。我也想看看四眼井,就一个劲缠着黄水爷爷,黄水爷爷被我缠得没办法,索性把束腰的大带子一解,拴住我的腰,让我探着身子看了一下四眼井,满足了当时我这个儿童的最大愿望。

记忆中的四眼井很深井口很大,井台上砌着青石,井口是四方的,井口上方有一个石做的十字架,把井口隔成四块俗称四眼井,可同时供四人打水。在井绳历年历代的摩擦下,井口的青石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痕迹,传承着古老槐店的文化风情,清澈甘甜的井水令多少老者回味,也造就了马五咸牛肉等清真美食。四眼井被冷落缘于压水井的兴起,被掩盖则是沙颍河水质的污染,传说四眼井与沙河的水是通的,说是当年一只鸭子掉进四眼井里不见了,推测是从沙河里出来了。说起昔日的沙河污染 ,想必很多人记忆犹新,有文人以此为背景创作了小说《黑水》 。沙河水变清的确是个奇迹,这是党和政府和无数公益人士关注监督综合治理的结果,这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幸事。试想没有母亲河水的变清,何来周口港的昌盛繁荣,何来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何来“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宏伟蓝图。

喜闻我市十大民生工程投资三十亿占地7100 亩的引黄调蓄工程已开始蓄水 。它集“灌溉调蓄,区域排涝,水质保护,亲水生态”于一体。是我市融合“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 ”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千里湖面渐成周口一景,如果说建设中引黄调蓄工程是一座美丽的婚房,那么待引的黄河水就是整妆待嫁的“小龙女” 。人们用智慧和科技的长缨,缚住昔日肆虐的黄河水这条苍龙,使它不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是从地上,从人工修建的黄河出水口乖乖地流向引黄调蓄湖,去灌溉我区的万亩良田。可以想到当欢快的黄河水流到黄水爷爷墓前,向黄水爷爷诉说引黄灌溉的故事时,曾经象征黄水灾难的黄水爷爷应该含笑九泉了吧!是的,千百年来,黄水无数次光顾周口这片土地,带来的都是灾难,也只有今天,在党和国家加强对黄河治理的基础上,在全市描绘“满城文化半城水”蓝图中,在引黄调蓄工程作为十大民生工程造福人类后,黄水才默默无闻地 ,毫无怨言地给周口人民带来幸福。

#沈丘专栏主编:鹿斌(露白)

#副主编:刘彩珍,王倩倩

作者简介

马国勤,河南沈丘县人,周口市作协会员。曾有机关文秘和基层通讯员经历,偶有新闻和文学作品见诸媒体或获奖。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志平:旱万荣的水故事
手接黄河水,胜利回故乡,一代引黄人的苦涩回忆和对现在续建点赞
【新歌首发】宁夏引黄古灌区主题歌曲 唱响在申遗成功之时
【建国70周年获奖稿】大哥乳名“爱国”的由来
“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为什么选择在每年冬季引水?
为什么白洋淀引入黄河水也不够,还要利用南水北调的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