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落杂文】 风剪云 | 网络,人性的原罪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网络,人性的原罪

文:风剪云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堆糖

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人们从自主生活状态走入被动生活时代。

如果有一天,你在网络上突然遇见自己的一切信息都被透亮于众时,请不要莫名惊诧,那些只是你被动生活的一部分,浩瀚无形的网络一旦走入生活,便将所有的一切数字化了,从此,生活的一切无秘密可言,你所需要准备的是生活便利之际的谨慎,因为那些便利的背后夹带着人性的原罪。

1、网络,一朵无形盛开的罂粟花

十几年前,当短信、QQ信息风靡盛行、良莠混杂的时候,出于工作单位性质的需要,我以“筑牢信息的防火墙”为题参加了巡回宣讲,也算是一种提醒开始。

之后的时代,网络科技飞速前行,分秒之间,前颜已非。网络天地,犹如人间四月天,花团锦簇,奇妙无比,诱惑无比,加上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机在手天下事尽知。活生生的生活,眨眼之间都被数字化。网络就像一朵盛开的罂粟花,让人们从视觉的诱惑到用后的不舍,而让人越来越离不开,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依赖。

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机前长坐的身影,无论是路上、车上、吃饭时、床上,人人手机不离手,习惯成自然,而成瘾现象随处可见。经常听到一些人并非调侃的言语“即使人丢了,手机也不能丢”,几乎全民皆是“指尖族”。可见,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似乎出现了“戒断症状”了。

因为网络的无所不能,因此,对不同类别的人群就形成了不同的诱惑。那些见得光的和见不得光的东西,都在网络的空间以数字的方式构化,给每一个人在本真的社交生活之外,构造了另一个朦胧而又神秘的自己,每一个人都在这种无所抓握的虚幻中遨游闯荡,在处理生活便利的同时,懵懂的精神寄托和另类的迷幻沉沦正让很多人逐渐深陷。

这种深陷,直接导致人们状态的深度改变。坐享便利是依赖的一种状态,直接行为便是越来越懒的脚步。精神沉湎是依赖的另一种状态,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安逸而无信念的生活让他们流连在网络游戏等虚无空幻的世界,对网络生活产生一种病态的向往,进入网络,就会觉得奇妙无比而精神抖擞,遨游的时光觉得自我充实丰盈。而关上网络,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孤独,似乎一切都没有了色彩,现实中便很萎靡,直接无信念可言。

一朵无形的罂粟花,越来越茂盛地根植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

2、网络,对着屏幕发声的孤独

或许,快节奏的生活下,人的孤独感正在逐渐加重。

据不完全统计,网络发达的今天,百分之七十的人每天花在网游、网聊上的时间约四小时。

无论你是网上游戏,还是网聊,都是孤独的体现。迷恋网上游戏的,现实中肯定宅得很,个人生活相对封闭,从而选择沉湎在虚幻的游戏世界打发时光,这类人以青少年居多,主要是经世较浅没啥负担无心学习,或者家庭环境因素所造成。

还有一些人在生活的压力下,在生活中信任感的缺失后,便选择网上聊天倾诉来解压消烦。只要不是熟悉的人,进入网络后每个人身上都罩着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朦胧罩,与网络本身一样让多数人捉摸不透。在这个封闭的开放空间,随便加几个好友都能有一搭没一搭地消磨时光。讲什么都不必在意,如意的不如意的、能讲的与羞于启齿的都可以聊天的方式脱口而出,受众是谁似乎并不重要。当对着屏幕吐字发声时,人性的原生态形状便冲破躯壳,即使,有时示人是披头散发的疯魔形象,而关上网络便谁也不是谁的谁了。

以网络这种见不到摸不着的环境来释放孤独。求安慰的、宣泄的、煽情的、欺骗的、打发寂寞的……网上聊天使我想到了西方教堂里,信徒与传教士隔着间壁的忏悔对话,虽然性质上不一定等同。我想,一个真实的人在进行网聊时,或者更像一个教士,因为需要强大的耐受性和包容心!

我曾经碰到一个加我的网友,总是跟我说他头疼!我不知道他的头疼是那种神经性的,还是因为缺酒(因为聊天中他告诉我喜欢喝酒且每天必喝)还是因为饮酒过量。有时,他也说他有神经病。我权且当他头疼是因为缺酒,缺酒是因为他爱喝酒,喝酒可能是嗜酒或是孤独。

当他不厌烦我地和我说话时,只要我不是很繁忙也会应话。因为,在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个生活的神经病者。生活如此紧张压抑的时代,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是需要释放的,要不就会爆。何况,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不确信还在加深!权当我是他孤独的缓释工具吧。

与谁聊情绪是会传染的,即使是一种神经病式的对话,之后,便是一种同病相怜的释负的快感,以及兼获一种惺惺相惜的苟同。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孤独性,这种心理和事实一点都不离谱,当然,需要你的真实。对于病态的人,我权且当着他是迫于生活而对真我假我的貌合神离,或是生活与虚拟世界的精神离间,只要不趋向于一种罪恶,或许可以认同。

3、网络,聚散分秒间的江山指点

网络世界,加一个朋友指点之间,谈一项买卖指点之间,而解散这种关系,也是指点之间的事。

常常会见到网络上的吵吵闹闹,这样的吵闹比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来得更直接更迅速,因为它比实际生活而言,缺一份责任和道德约束。网络虽然虚拟但也形同一个社会的缩影,或许其本就是一个社会,网上的纠葛有时也会与现实串通而让你无所适从筋疲力尽。

网络无小事,也需要责任。在这个特定的虚拟社会中,事情的传播、影响的蔓延可能更快于现实社会。忽视了这些,之后带来的便是实际生活的影响和伤害,毕竟,谁也不能把现实与网络分得绝对的井水不犯河水,而有时网络的功能似乎更强大于现实社会的。

那些网络上走马灯似的分分合合,看似潇洒利索,实质也是一个人责任心的体现。凸显了人性越来越盛的浮躁和逐渐缺乏的耐心,已经不知道何谓坚持了。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带着换位的思考去看待便会理解,即便,那些插曲发生后受到了干扰。趋向一种和谐,我们得有人去斡旋。比如,网上的交友,你需要提前去甄别,网上的购物,你需要预先选优选适合,网上的预约你需要守时……等等,否则你可能会交到损友,造成退货,产生爽约等,便利反而适得其反。

当然,网络上也是需要有爱心和善心的,而这种心理与责任感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与包容的程度有很大关系,网络虽是虚拟但融入了现实便会与实际生活具有一样的通性。这与日常人们行事的风格是一致的,善做事能做成事的往往均有坚持的信念,和谐友善宽容之人往往会更获得认可与信赖,网上那些分秒之间江山指点的事,如果以现实生活的处事方式去缓一缓,或许会更多一些和谐的环境。

4、网络,神奇背后的陷阱与茫然

网络的神秘性,打开了人性中存在的虚伪本质和魔性的本真。

网络的神奇与多样,就如社会中人的两面性一样,你进入后需要有一双慧眼,去辨识那是繁荣,还是一个个深藏的陷阱。当网络的便利出现后,也极大地促成了一些非正经人的便利,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尚在走向完善的过程中,便成了魔与道暗自较量的战场,虽无硝烟弥漫,却也惊心动魄,害人于无形。

魔的罪恶的本性被调动,利益的促使让他们盯着网络的漏洞做文章,于是那些虚、假、骗等被美化成一个个诱惑性的陷阱。

诈骗行径添加了技术含量,让许多新技术盲防不胜防;虚假广告满天飞,文化垃圾充斥屏幕;黄赌毒交易走上网络,假冒伪劣商品网上公开售卖,利用善良的虚假筹资…..信用卡被盗,个人信息透露,个人声誉遭诽,等等,时有发生。

这个看似繁华的场所,繁华的背后隐藏着罪恶,隐藏着无可奈何的眼泪,便捷与风险同存。面对网络,我觉着每个人躯壳内均有两个我,进入网络,就必须作自我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势均力敌时,示人的灵魂就是一个比较健康而完美的,不然,你的原始本性会让你走入与现实截然不同的邪恶状态。

事实上,我也赞同一些研究人士的说法。网络的运用并没有使人性提升,除了有限的资讯优势,更大的病症被显示出来:人们淹没在资讯大海中变得无力、渺小和无所适从,失去了选择的依据,图像的单一抑制了人的想象力,使人逐渐愚钝,甚至白痴化,因为无法获得心灵的帮助而愈发空虚,虚拟世界使人无法分辨真实而变得冷漠,情绪就走向颓废,碎片化让人无法整合统一的知识从而放弃终极价值,意志于是消沉,人可以在网络通达世界任何地方,人却更加孤独,因为一切都是虚拟的,网人最终便走入了茫然之中。

现在,有人借助网络学习,于是遍地都是周伯通式的人物,比如生病了查一查,不熟悉的查一查,有事找度娘!而正是这种看似的便利,让人养成了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的陋习,学习缺乏系统性后,往往事与愿违,有时还会弄巧成拙,害人不浅的!

5、网络,懒惰陋习的另一个鼎盛

捷径思想,是人类长期以来无法根除的缺点,说穿了就是懒惰。人们在长期的劳作中趋向追求一种省事、简化的获取方式。办事情首先想到越简单越好、越省劲越好,而网络提供了这些后,人们懒惰的习性也被推向了巅峰。

比如,原先的购物,你需要去到超市、商场、店铺,现在不必了,网购直接解决;比如吃饭,以前需要去饭店,现在也不必了,网购外卖直接解决;比如谈个生意,以前需要当面进行,现在一些前期工作也不必了,网上可以先期进行资料沟通优选,等等,可谓足不出户能办天下事!人似乎越来越安逸,事儿似乎越来越简单。其实,懒惰正在逐渐吞噬人类。直接后果,就是人的脚步懒了,运动少了,体质差了,思想窄了。随处可见肥胖的身躯,多发的疾病。人与人之间,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更为凸显,情感的交往日渐淡化,功利往来日盛。

不劳而获的思想加重,滋生了一些利用网络轻松获利的黑色产业链。比如网上赌博,便迎合了懒惰人的获利心理,产生了一些“六合彩”“百家乐”之类的赌博产业,而背后便是不法网站分子与地下钱庄的勾结,而即使你没有赌博的心理,有时误点了那些弹出的虚假广告,无一例外都会遭遇木马病毒的侵入,造成个人设备、数据被盗窃,甚至是钱财莫名其妙的流失。再比如网上色情,特别是一些想发财而又不愿脚踏实地的现代青年,利用网络将色情产业美化,什么网红主播、激情聊天、“第一坊华人视频”等等,甚至将色情交易的线上与线下联系在一起,那些被诱惑的人大量的钱财便流入了这种黑色的产业,据打黄扫非办破获的案例显示,有些所谓的主播人物,利用这些年获利竟达千万之巨。网络色情如同一颗毒瘤时刻隐藏在人们的身边,而很多网络使用者并知道,你一旦浏览了这些网站,你的个人隐私以及电脑、手机就已经被其后台抓取,即使你的电脑手机已经安装了防护和杀毒软件,也会被这些网站给迅速攻破。

这些轻易获利的诱惑对人们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利欲盛行的社会,假如没有一个好的引导,即使打击力度再大,也不能阻止这些丑恶的死灰复燃,社会恐会走向一种畸形的恶性循环。

我想,一种技术的产生它只是技术,如果没有与生活崇扬的道德和准则相结合,更多时候只会是一种没有情感的邪恶,且会诱惑人性罪恶的本能和原始的贪婪。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愿技术创建者的初衷,都是以服务人性的进化而为的,在这种初衷的基础上,要让技术应用之前,生成一种可控的保护罩才行,并佐以严苛的准则约束和超前的制约补救措施,否则,就是人性原罪的滋生工具。

作者简介:

风剪云,本名周卫东,江苏靖江人氏,客居山东青岛,无头衔的忠实文字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认知:需求背后是人性的设计
让虚拟的网络盛开真情之花
虚似的网络,真实的你我
虚拟的世界,真诚的相待
虚拟中的真诚
网络使人更疏远 一辩辩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