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肖水泉:城厢,一个滞留千年时光的地方

“中原红木杯”

文 :肖水泉 / 图:堆糖

00

城厢,一个滞留千年时光的地方

 “城厢”一般是指靠近城的地区,亦泛指城市。《明史·食货志一》解释为:“在城曰坊,近城曰厢。”清·王韬《瓮牖馀谈·星陨说》:“随有小星无数,约计万余,从东南陨於西北……城厢内外,万目共瞻,咸啧啧称异焉。”在中国,很多规模城市,特别是市县级行政治所所在地的城市,大多有自己的“城厢”。一直以来,被冠以“城厢”的行政单位,在辖区内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都是比较突出的,不说是翘楚,至少也能进入“三甲”行列。

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就有一座古镇,美其名曰城厢,是原金堂县的县治所在地,历史上叫龟背城(因守备的需求,城市被修建成乌龟形状。注:堵牒之状,咸以为龟象),现属如今青白江区。这座古镇安静地矗立在毗河之畔,已经1600多年了。由于金堂县政府搬至赵镇,青白江以前一直也没将古镇作为现代化改造的重点,使得城厢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使得古镇至今仍保存着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诸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谓之古镇,实至名归。

00

古镇城厢古味浓

据史料记载,城厢古镇早在西魏废帝二年(553年),金渊郡所属的白牟县治就设在此地。至北周,废金渊郡及白牟县,城厢成为金渊县辖地。唐高宗咸享二年(671年),白牟故治始称古城镇,归金堂县(今赵镇)管辖。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沱江洪水泛滥,赵镇被淹得一塌糊涂,为避三年五载就闹一回的沱江水患,金堂治所由赵镇迁址到今青白江的城厢镇,并以县名代其镇名,统称金堂。

据青白江有关部门统计,城厢古镇现在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历史院落50余处,还较好地保存了古代县城规范化建制,整个古镇面积大约有1平方公里左右,是一座滞留了来来往往行人背影的时光隧道。被岁月打磨得倍显沧桑的老建筑,几棵垂暮老矣的古树,都在述说这里的昔日繁华,和那些已经飘散的鸡鸣犬吠声。

目前,城厢的城池和护城河等仍保存较好,4街32巷古意盎然,觉皇殿、绣川书院、彭家珍祠、文庙、陈家宗祠、武庙等,在夕阳的陪衬下,古朴端庄,颇有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氛围,仿若能带我们走进昔日的慢悠悠的生活状态——一杯清茶,一份报纸,一抹阳光,就能惬意地度过一天的时光,是一座来了就喜欢的城市,被誉为“小成都”和“古成都”。

此外,古镇区域内的古墓葬、古石刻、古建筑、古街坊等古文化遗址不计其数。上自古蜀国,下至清朝民国,都有不少瑰宝时而闪现。2008年,城厢东门发掘出了一处汉代的大型遗址,并整理出不同朝代的古墓7座、汉代古井2口、汉代古窑1座,其中有大批的金耳环、陶器、宋代瓷器、陶钵等文物出土,更进一步印证了此地的不俗,文化积淀的深厚。

00

名副其实的“陈半县”

陈氏宗祠原叫做“旭高祠”,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呈长方形平面布局,面阔45米,深60米,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741年),距今已280多年。2007年6月1日,城厢的陈氏宗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陈氏宗祠,不但是成都地区陈氏祭祀先祖、宗亲联谊聚会的场所,也是民俗专家们研究“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地。

据《青白江区志》记载:“清康熙十年后,陈氏举族二百余家,计二千余人,自漳州府南靖县永溪来四川金堂,聚居今城厢及祥福、景峰、玉虹和绣水各乡。”当时的陈氏,是金堂县一个大家望族,“族聚三千余人,世间第一;居同数百载,天下无双”,老金堂县人历来有着“陈半县”之说。在这两百多年的光阴里,陈氏家族涌现了多位才人:例如,清代四川文史学家陈一沺、学者及诗人陈一津、名宦陈时江、女诗人陈友琴等。

 陈氏宗祠分东、西两院,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家族祠堂。祠门为悬山式三重檐屋顶,带东西两耳房,大门上的镇祠之联为“浩荡宗风,名入围典尢双姓;超凡祖德,圣地姚墟第一家。”大门两侧的山墙为风火墙,与邻舍房屋夹隔,墙体一直延伸至西街街沿边上。经过修缮的陈氏宗祠,以修旧如旧的原则,没有破坏整体结构或建筑样式,还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旧会馆原貌,给人一种主人暂时外出,客人请便的感觉。

如今是古色古香,青瓦房檐下挂着的一对大红灯笼,门头坐镇的两尊石狮,给人一种恢弘大气的视觉冲击。整个陈氏祠堂是典型的清代客家祠堂建筑风格,为穿斗与抬梁式砖木结构,占地近三亩,建筑结构宏大,建筑工艺也十分精美。如今,陈氏宗祠内设一个茶馆和农家乐,是一个品尝老城厢味道的绝好去处。

00

金堂文脉的绣川书院

  作为四川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级最高学府,“修建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声誉最隆”的——绣川书院,九百年来,传承文明之火,代代不息。从绣川书院走出去的名士,有北宋理学大师,一代鸿儒谢湜;有明万历循吏敖选、李佶;有清顺治进士张吾瑾、清乾隆翰林院庶吉士高辰、乾隆进士陈钧、文史学家张晋生、米绘裳、著名学者、诗人何元普和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魏长生、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有当大哲学大家贺麟、植物学家何铸、著名作家流沙河等等,可谓是人才济济。

绣川书院坐落在城厢镇的大东街,始建于北宋,原在该镇西街。清康熙59年(1720),金堂县令陈舜明将其从西街闹市迁建于现址,依据附近有绣川河之故,更名为“绣川书院”。该书院于1751年、1761年、1805年,分别由金堂县令张南英、饶学曦、谢帷杰主持了三次维修和增建,最终形成当前规模。书院大门处刻着一副楹联:“博学多能养成佳士,依仁游艺勉作通儒”,横批为“人文蔚起”。其办学理念和办学期望,那真是让人一目了然,一语中的。

现在的绣川书院,已失去了它原先的办学功能,仅仅是作为昔日书院的遗址而存在着。书院分为四进:一二进为庭院,两侧有厢房;三进为外讲堂;四进为内讲堂。均为砖木建筑结构,青瓦屋面,花格门窗。整个建筑除局部墙壁改为砖砌外,基本保留着清代原有的结构和风貌。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绣川书院历任院长,也皆为博学之士。据查实的九任院长中,有进士1人、举人6人、拔贡2人,几乎个个都是饱学之士。

00

慷慨赴死为共和的彭家珍

彭家珍大将军专祠,为仿古建筑,梁架为木结构,屋面为琉璃瓦,屋脊为灰条脊,占地10250平方米,平面略呈四方形,正门与家珍公园相通,坐南朝北,为传统四合院布局。大门设在北端,古建筑除正中的纪念碑和西侧的陈列室外,依次为新建的大门、纪念堂、碑廊和西侧的万祺亭、接待室。祠内花木葱茂,绿树掩映,四季常青,环境别致、清幽,给人古朴典雅和庄严凝重之感。

彭家珍(1888-1912年),年轻时受文天祥、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1906年春,彭家珍以优等成绩毕业,随后与张思聪、陈鸣谦等7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并赴日本考察军事,后又入四川高等军事研究所,先后担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军事部长等职。1912年1月26日,彭家珍携炸药炸死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爱新觉罗·良弼,自己重伤不治身亡。孙中山追封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并令崇祀忠烈祠。

“共和成,虽死亦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与其生受辱,不如死得荣。”彭家珍烈士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得失、荣辱生死,置之度外,一切为共和,洋溢着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不懈地学习革命理论和自然科学知识,在实践中掌握从事秘密革命工作的斗争艺术,最后“收功弹丸”。彭家珍在辛亥革命中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已永远载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史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签发给其家属《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表彰彭家珍“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如今,纪念他的“彭家珍大将军专祠”,已成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重要教育基地之一。200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基地。

除此之外城厢古镇还有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比如文庙、武庙、邓公楼、培风塔等等,可谓是珍珠点点,星光闪闪。城厢,仿佛是一位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的时光丽人,不胜婀娜地行走在前方,无限风韵地拐进了雨巷,消失在泪眼朦胧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国风光(2692)城厢古镇
成都北面的千年古镇之城厢古镇,虽然有些冷门,但是值得一去!
巴蜀之地 | 张宏文:夏日釆风城厢镇
从城厢古镇到洛带古镇
只知道宽窄巷子?这座藏在青白江的古镇才是真正的老成都味道!
1800亩!成都这个超大规模的古镇要更新成什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