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梅戏精选连放151首
   
 
黄梅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
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
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
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
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
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词语解释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种
发源于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皖江流域
(上至皖鄂交界的大别山地区,下至安徽安庆宿松岳西
太湖望江潜山怀宁安庆市区、枞阳桐城
以及安徽池州在内的广大皖江流域),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
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
兴盛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
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
黄梅戏的最早源头可能是来自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区
目前此观点较为普遍)。传说清朝乾隆时期,
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
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
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
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
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
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
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
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
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
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
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
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
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
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
,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
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
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
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
《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
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
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简介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十八世纪后期在皖、
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
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
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
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之为“
串戏”的表演形式。所谓“串戏”是指那些各自独立而又彼此
关连的一组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
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
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正旦、
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戏在剧目方面
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
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
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
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
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玉堂春
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
其中《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女驸马》《玉堂春》
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严凤英王少舫、张辉、黄新德、吴琼、马兰、韩再芬
是著名的黄梅戏演员。 黄梅戏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
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叫黄梅调,是“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
黄梅戏的定名与源头
(引自著名的黄梅戏理论家吴功敏先生的研究文章):
黄梅戏有两大声腔体系———花腔体系、平词体系。
花腔体系脱胎于民歌小调,属曲牌体;平词体系渊源于高腔
弹词、罗汉桩、道情、吹腔、徽调、京剧等声腔,属板腔体
这两大声腔体系,都植根于安庆地区的声腔土壤。黄梅戏表演形式,
在学习借鉴昆曲、京剧、徽剧等大剧种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早期黄梅戏从业人员中,有成就、且有史料记载的黄梅戏老艺人
,都是安庆地区的人。例如蔡仲贤望江县人),胡普伢太湖县人)
洪海波潜山县人)、叶炳池(东至县人)、咎双印(怀宁县人)、
胡玉亭(望江县人)、龙昆玉(望江县人)、程积善(贵池县人)、
文艳(怀宁县人)、丁永泉(怀宁县人)、潘泽海(安庆市人)、
严凤英(桐城罗岭人)等,他们之间都有师承关系。
建国前,黄梅戏没有文人介入,演出的百余本大小传统剧目,
绝大部分都是移植于青阳腔、岳西高腔、京剧和徽剧。
通过以上对黄梅戏声腔形成的探讨,剧目积淀的溯源,
演员师承关系的觅踪以及黄梅戏历史沿革发展的总体把握,
我们对黄梅戏剧种的发展概貌,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黄梅戏的源头就在安庆地区,黄梅戏诞生于安庆地区,
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声腔系统是一个剧种的重要标志,
任何一个剧种和隶属于这个剧种的声腔系统的形成,
都有一个不断吸纳、借鉴、融会、扬弃、改造、流传、
不断适应观众审美需求、艰难复杂的积累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与本剧种在文化背景、
人文环境、审美趋向、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着渊源关系
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音乐素材,是本剧种的重要养分,
从而加速了这个剧种的形成。
发源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
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
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
“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
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
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
“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
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
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
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
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
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
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
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
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
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
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
《大辞店》《过界岭》等。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
,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
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
《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
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
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
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
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
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
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
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
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
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
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民国九年(1920年)的
《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
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黄梅戏《吴琼专辑》让你过足黄梅瘾
黄梅戏
黄梅戏的源流与发展(摘自《黄梅戏艺术欣赏与演唱》)
非遗中国:黄梅戏|黄梅戏|非遗|唱腔
盘点黄梅戏传统剧目
黄梅戏知识恶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