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其雄,守其雌

作者:肖春宏    

整理:王淑梅

当治痔疮,见一个拿下一个时,治直肠癌不是难事了,我个人认识,本质都是一个病,轻重不同。

肝与大肠别通,肝释放毒素所致,欲将毒泻出去,密切注意中气是否下陷,中气下陷了则泻不出去,要提陷。

当释放的“毒”将直肠堆积满了,无处存放时,肝只好自己存放,堆积在肝,西医说是癌扩散到肝。

我不承认此观点!帝者师曰:“肾主水,脾堤水,心镇水。水气凌心就是水邪上犯冲击心脏”,讲的多好!

颈项疼痛,学会诊断病因是内部肝还是外部风寒湿的方法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也会诊断肩背疼痛、脊椎疼痛、腰股疼痛、胸胁疼痛的病因了.

诊断方法都是一个模式,鉴别病因是内因还是外因,都用五脏定位症状,都用眼睛五轮,都用脐周围的五脏分布,都用面部的五脏分布。以这些方法取得的证据具客观。

最重要要的是《内经》所言:“病在肝,俞在颈项;病在脾,俞在脊;病在肾,俞在腰股;病在心,俞在胸胁”。坚决记牢!

不掌握上述之医理,早晚治病会自找麻繁,请看下面截屏,我没看见前面的病例,只看见事后分析,大体也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来看看。

帝者师老爸心脏病,为什么腋下不适呢?

《内经》说“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这是因为脾不升则肝郁而产邪。

首诊方含升脾第一方黄芽汤(口含参片了,方中无),肝邪不治而解伏苓四逆汤厉害在内含黄芽汤。

黄芽汤才是方之核心!

黄芽汤推倒心脏病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它问题容易推倒!

黄芽汤,虽然厉害,但是有个缺点,不治脾阴虚的脾虚。

所以一般我喜欢用参苓白术散。

糖尿病,本质就是脾阴虚。

把脾阴消耗光了,吃老本脾精。

昨天,颈项后边右侧疼,用手一摸,发际处有个小硬包,吃消炎利胆片,晚上想起来吃药,没有了,只剩两片,不够一次量,不吃了。现在小包不疼了,用手一摸,小了很多,也软了。

体内脏腑之升降叫神机,神机之枢纽是脾胃,脾主升胃主降;体内与外界交换之出入叫气立,气立之枢纽是肝胆,胆主出肝主入。

神机与气立的关系正如《内经》所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意思是说没有气立的出入,神机也就毁灭了;没有神机的升降,气立也就消亡了。

此为神机气立学说。咱们再来看黄元御的“土枢四维,一气周流”学说,黄元御说:左路肝脾主升,再以神机气立学说来看肝脾,脾是升降之枢的升,肝是出入之枢的入。

脾升则肝随之升,脾将清阳升上去了,紧接着,肝将清阳送入了,脾与肝配合的非常好,二者合作将清阳输入体内各处;

黄元御说:右路胆胃主降,再以神机气立学说来看胆胃,胃是升降之枢的降,胆是出入之枢的出。

胃降则胆随之降,胃将浊阴降下来了,紧接着,胆将浊阴排出了,胃与胆也配合的非常好,二者合作将浊阴排出体外。

现在全清楚了,咱们继续看四肢之病,《内经》说:“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五脏以营养(清阳)充实四肢之内,四肢之内的废物(浊阴)送入六腑。无论四肢有什么病,均逃不出此经文之掌心。

四肢之病,不是清阳不实四肢,就是浊阴不归六腑。清阳不实四肢的病为虚证,浊阴不归六腑的病为实证。

区分虚证与实证的方法很简单,喜欢按柔为虚证,拒绝按压为实证。

治疗虚证需要从五脏升清阳入四肢之内,因为左路脾主升肝主入,所以虚证要调肝脾,把肝脾调正常了,清阳自然升入四肢之内,治法是健脾疏肝。

治疗实证需要降浊阴出四肢从六腑排出。

因为胃主降胆主出,所以实证要调胆胃,把胆胃调好了,浊阴自然降出四肢之外,治法是降胃利胆。

这样就将治四肢病转化为治左路的肝脾病,或者治右路的胆胃病,治肝脾或者治胆胃就简单了,从而化繁为简。

无论多么复杂的四肢病,都按此思路辨证论治,不会再有不知如何治疗的时候了。

先看清全局是什么情况之后,才知怎么处理局部为佳。即兵法所云“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局部看正确,而全局看错误,此乃临床常犯错误。局部看后项痛,用葛根汤对呀,吃完了不但后项痛没好,又新增肩痛。

我一见众人讲用葛根汤就怕,赶紧聊“病在肝,俞在颈项,病在肺,俞在肩背”。

【辨证常犯之错】局部看正确,整体看错误;表面看正确,本质看错误;眼前看正确,将来看错误。

昨晚截屏,此人年龄不大,以开合枢分析的非常好!

以前他有时问我五运六气的问题,现在不问了,估计学精了!

他呀,用不上四十岁,即能成为大医!小小年纪,众人皆迷糊,他独清醒,必成大医!

以前所聊的都不算神技,望而知之是神技,经典《内经》称“望而知之”为神,就是神技!其它说神技,是自吹!先看《春秋繁露》中的“五行义篇”,之后我抛砖引玉聊此神技。

舌诊,脉诊心里没体系,零散记忆,指下就乱七八糟。浮中有沉意,直线思维一听这太难摸了,辨证思维一听太好摸了,没彻底浮到顶就是“浮中带沉意”,心火没上炎,肺也正常,胃也降,全知道。

一诊寸脉,脉都窜到鱼际了,直线思维阳盛,辨证思维这是阳被关闭在这里而不降,谁干的?阴呗,阴格拒阳于此,人不行了,不用治。

知其雄,守其雌,就是辨证思维干事。直线思维干事就去找雄。心里想摸浮中带沉意之沉,而指下去摸是否浮到顶。

这是反复辨证思维诊脉。

我遇一位老板,舌长腐苔,这治那治没治好,他自己动手特制个刮板,经常刮腐苔,不刮不舒服。

让我诊脉,右关指下有个“豆”,有力按不住,胃有郁火!我让他张嘴,他就哈哈大笑了,并说:“你看出来了。名不虚传”。

一盒牛黄清胃丸,腐苔永远没了。

1,气虚定性症:气短懒言,倦怠自汗。

如果在加上心的定位症状:心悸,面色㿠白,就是心气虚证;

如果加上肺的定位症状:咳嗽,吐稀白痰,就是肺气虚证;

如果再加上脾的定位症状:腹胀,便溏,就是脾气虚证;

如果再加上肾的定位症状: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就是肾气虚证。

2,心的定位症状:心悸,面色㿠白。

如再加上气虚定性症状:气短懒言,倦怠自汗,就是心气虚证;

如果再加上阳虚定性症状:形寒肢冷,舌质暗淡,就是心阳虚证;

如再加上虚脱定性症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就是心阳虚脱证。

由上述两项可知:

(1)辨证时,先定性后定位或者先定位后定性,都可以。

(2)只要将五脏与六腑定位症状,以及正气不足与邪气有余定性症状全都背熟练,就掌握了辨证诊断核心,可谓是一技在手可以诊断无数疾病!

【温经汤】此方以黄元御学术审视,用途极广,并且好用!方中人参,干姜,茯苓,甘草,此为升脾第一祖方黄芽汤,总也不用岂能称为祖方?这就用了一次!

当归,阿胶补肝血,脾是血之源,脾虚则血海会不足要补,血补足了之后则肝升无后顾之忧。

现在可以用桂枝,吴茱萸辛散去疏肝助升。

麦冬益心液润肺,丹皮将血中热掏出来,为降作准备。万事俱备,用半夏降胃,用白芍敛降肺气。

中府穴手太阴肺经的募穴,这个中府穴的话它的名称的有能力的话就考虑他是中是与外相对,就是内部的意思是气血物质来自于脏腑,本穴为肺经的首穴,气血物质主要来自于中焦产生的胃气以及大脏腑当中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他的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气态物,气压低,温度高,所处为三部九侯之天部,以肺气和脾气为主。

温经汤,不是为治病而治病,而是以复天道之运行去治病,高!

它的功能作用将大脏腑系统的气血物质已水湿气态物的形式向人体体表系统输送,以提供人体体表所需的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

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以调节改变大脏腑和体表系统的温,压水平。

你中府穴为分界线将大脏腑a与手臂b分为两部分,a b同热或脉大者泻之,ab同寒或脉细者补之灸之。a热b寒者提插通之。

病案,刘某,男,二十七岁。自述胸腹闷胀约一周,查中府穴压痛明显,用泻针法,针后症状消失。

比喻人体的胸腹大脏腑即时一个大澡堂中府穴则像一个墙上开着的窗,由于里面热外面凉,里面的湿热之气自然的就会由窗而出,并不断的散热冷却。这个窗实质上就是一个澡堂水湿之气的募聚之口。

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各个脏器,其中又以脾肺二脏所供气血为最,同时具有脾肺,二经气血的特征,故而称为手足太阴之会这个穴位名称的意义就是收募大脏腑中的气化之气输供手太阴肺经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脏气者,不能自至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其二说明了本血气血物质的特点,气血是由胸走手,气血物质是由内走外,外者为阳,为气故,本穴气血物质中以气为主这个病人胸腹闷胀脉象浮数之症,以脉推之应有表热,但却无热。

脉之浮者当责其肺,脉之数者当责热,此人表虽无热内却有热,胸腹是人体一容器,内热则水湿多气化,气涨则肺胀,故胸腹闷胀。

中府为气化之气外出通道,泻之则得气出,故能针道病除!是怎么把中医弄丢了?心烦少眠用夜交藤安神。

经复腹痛用元胡止痛,有热用柴胡清热……,这思维是对症用药,自然把中医弄丢了。

黄元御50多岁就去世了,他是被吓死的。有一位王爷儿子病了,求皇帝派御医给治,皇帝让黄元御去。黄元御进王府即听见有人申吟,问王爷是不是你有病的儿子?

王爷答:是!黄元御说:不用治了,肺已经烂了。

王爷把他儿子杀了,取出肺子一看,真烂了。

于是把黄元御吓病了,不久就去世了。

细辛味辛,辛则疏肝助升,肺与脾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用麻黄宣肺助脾制水。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对于湿诊断,古人云:“头如裹,身如缠,腰重如带五千钱”,腰有坠胀感就是“带五千钱”。

文蛤汤,有麻黄,一见麻黄认为要有表证,所以不用。

其实理解错了,麻黄宣肺助脾制水。胀,这是气滞经典定性症状,肝负责行气,要找肝。

所有疏旰药疏不开肝郁时,用细辛。

指迷伏苓丸,按“浊阴归六腑”经旨用,不用记所谓指征,指征常常指沟里去了。

香附女科日记,每天传播中医、女科科普及养生保健知识,每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诊断与治疗四肢病之思路,并附病例分析》肖春宏老师
少林禅医分享穴位作用-八类穴性表
穴性括要
人以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素问》五脏病机在临床的应用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六(卷首缺) 脏腑气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