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天地】白玉芳 | 父亲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简介

 白玉芳,女,甘肃庆阳人,大专文化,中学教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喜好文学、书法、摄影,散文诗歌论文散见于《陇东报》《庆阳教育》及生活杂志和微信平台。对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独到的思想,现为庆阳市心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父亲和他的女儿们

常常有人问我:“姊妹几个?”我不知道是悲楚还是自豪,详细地说明:“我们姊妹六个,我们六个姑娘,我们没有兄弟。”别人很吃惊地像没有听明白似的,还问:“你父亲没有儿子?”“是的。”我简单的肯定,内心便复杂了起来。

父亲是上个世纪20年代出生的人,在兵荒马乱、国难迭起的困境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据母亲说,她和父亲结婚时才15岁,19岁时生了第一个孩子,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我的大兄长在一岁半就夭亡了。母亲说起此事,双眼充满了忧伤和悲戚,同时骂起了“短命的儿子”

大姐是1949年生的,她的健康成长成了我们姊妹的“拦马墙”,之后,二姐三姐都相继出生,母亲此时有些生气了,她不解地问,她怎么就能连续生三个女孩儿?于是给三姐起了个很能体现愿望的名字——巧转。不久,天随人愿,梦想成真了,母亲就在195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生了儿子.母亲至今还给我们夸耀她儿子长得如何俊美,母亲边说边用手在自己的脸上比画着:天庭如何饱满,地格如何方圆,又是如何的聪明懂事。但“好的命不长”,母亲这样说,我的二兄长又在近两岁时夭折了,母亲凄楚的再次声泪俱下。是母亲的命运让亲邻有了悲悯之心吧,在他们的帮助下,母亲为自己又抱养了儿子——我的三兄长。据母亲说,那漂亮可爱惹人疼的小样,是我们姊妹中的“人样样”。但病魔的黑手又将他无情地掠走。母亲说父亲将孩子送在荒野冰冷的地壕里时,父亲不忍心把孩子放下去。母亲说到这些不幸的往事时,老泪纵横,悲戚万分。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像祥林嫂一样,就这样重复着她的不幸往事和痛苦感受。我无数次地倾听,无数次地体验。每当母亲说起那些辛酸苦涩的经历,父亲听到后,闷闷地抽他的旱烟,安慰母亲说:“说那些干啥?我没有儿子,但我有女儿。”但母亲带着仇恨似的哭声骂道:“十个戴花女,抵不上一个跛子儿。你就知道爱你那包死女子……”父亲听着,看着我们说:“我娃乖,走,跟爹走。”我们跟着父亲干活去了,逃避了母亲有怨有悔的责骂。

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1963年以后,母亲连续生了四姐、我和小妹,至此,母亲的生育使命完成了,但终究没有养育一个“顶天立地”“顶门立户”的儿子。母亲说,到生了我和小妹的时候,她已经绝望了,也因为她没有奶水,于是打算把我和小妹送给别人,但父亲说:“我娃命苦,送给谁我娃的死活谁能体谅?你给我留着!”于是,我和小妹就注定成了父亲的老五老六。

母亲一辈子最感激父亲的事就是:她生了“一堆女子”,父亲从来没有鄙视过责备过辱骂过她,自卑是她自己的事,而父亲从来没有嫌弃过她和她的六个女儿。

在那个年代,国家贫困,社会落后,人们愚昧。大姐,二姐、三姐常常深怀感激和悲愤地说,那时,父亲为了我们姊妹的温饱,受尽了别人的歧视和委屈。大姐常给我们姐妹说这样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一次,父亲为了我家的吃粮问题,拿着粮袋去向村长诉说自己的困难,希望得到救济,但村长用鄙夷的态度对父亲说:“我知道你把生产队当作养老院,你想破罐子破摔!”还有一位叔父扯着嗓子骂父亲:“你把生产队枪了算了,你吃多少拿多少你怕什么?”大姐说,父亲当时无奈地忍受着,脸色蜡黄,说道:“不管你们咋说,我娃得吃饭。”村长和叔父认为父亲后继无人,有债无子,父债谁还?所以,以尖酸刻薄的态度对待父亲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我能想象到父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酸楚、痛苦。

母亲经常说,拉扯三个大姐时她和父亲最艰难,不但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更要承受精神的折磨。我能想象父母是怎样的与命运抗争,在苦难中挣扎。我记得小时候,母亲从不出门给别人行情带礼,母亲说过一句话:“我不如人。”母亲的意思是她没有儿子,就矮人几头,因此她怕见人。母亲曾经说过,二姐夫三姐夫当时是退伍军人,且有公职,所谓的公家人,常常带着姐姐回来看望父母,村里有人夸姐夫的俊美孝顺时,一位生有四个儿子的伯母刻薄的说道:“女婿再好也是女婿,总比不上儿子。”母亲说她听后难过极了,总感觉一辈子对不住父亲。

父母就是这样的承受着世俗和命运的压力,所有的人都有男尊女卑的愚昧思想,但只有父亲没有,父亲依然爱女如子,所以,父爱铸就了我们姊妹至高的尊严和为人的信心。

岁月不因人们的态度而停止不前,渐渐地,我们都大了。在那么穷困的时代,三个大姐都在父亲的竭力供给下,都识文断字。到我和四姐小妹读书的时候,情况就好多了,因为有三个姐和姐夫的支持,父亲的日子就没有那么难熬了,父亲说过,不管怎样,我们的书非念不可。

全村上学的同伴很多,我印象中人家情况都比我们好,人家父亲有的在外工作,有的有点手艺,更重要的是人家父亲都后继有人,家丁兴旺,所以,我似乎认为儿子是财富的象征,我就认为我家最落后贫穷,但是,全村只有父亲把六个姑娘都供给的上过学。那时候,即使每期学费只有一元两元,但都要东挪西借。记得曾经为一元五角的学费我哭着等父亲去借,借回来后我才去报到上学的。就这样的穷困,我和四姐完成了学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家成为全村唯一一家出两个女大学生的家庭,我和四姐有了金榜题名的光彩,父亲的门楣因此闪亮了。

父亲的艰辛随着我们的分担在递减,生活宽余了,因为我们都成家立业了。父亲要盖房子、要种地,继续过他的日子,心劲就像当年养育我们一样上进。我们出钱出力,抢种抢收,女儿女婿一大帮人马,把父亲的活儿常常做在别人的前面。父亲的新房盖起来了,粮仓满了。农村人是没有周末这个概念的,但父亲有,他常把活计安排好,等待我们承诺的周末回来给他完成。因此在田间干活时,村里人都称我们姐妹为“杨门女将”,母亲不再自卑了,父亲自豪了,我们也感到骄傲了。

父亲渐渐地老了,不能像原来一样率领他的女儿女婿劳作了,真的累倒了,那年父亲70岁。他患严重的脑血栓,偏瘫了。于是,我们就把年老力衰的父母接进了城。父亲的医疗生活需用,我们姐妹争先恐后地提供,加之有母亲的悉心照料,父亲享年80岁。

父亲在冬至后的第十天离开了他呵护一生的女儿们,父亲的离去,有似大厦已倾,我们姐妹顿感自己成了离群的孤雁。当苍白枯瘦的父亲平静的躺在棺木里的时候,我们姐妹瘫软在地,五脏俱裂,肝肠寸断,泣血饮泪,呼唤着父亲,痛不欲生。顿感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女儿,一切幸福在瞬间消失殆尽。

曾经的日子,我们和父亲就这样互相安慰着,支撑着跨过了命运的鸿沟,父亲就这样走过了人生的坎坷和曲折,也走过了生命的美丽和精彩。今天,我们用苍白的文字和清淡的泪水是无法抒写流泻尽我们姐妹对父亲的无限的感激和无尽的怀念……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为父亲能做的还有什么?姐妹们将对命运不剂的父亲的感念变成了送终时至高的礼仪。那天,由于我们姐妹多在外谋事,前来祭奠的亲朋好友和车辆接队而来,更重要的是父亲生前的为人厚道,远亲近邻倾家出动前来悼念他。出殡时,我们用八抬棺轿的方式将父亲的灵柩稳稳地缓缓地送向墓地,我们在充满忧伤的哀乐声和滚滚的泪水中,将辛劳一生的父亲依依不舍地送走了……

葬礼的隆重,场面的宏大,多少人惊叹不已:一个农民,一个膝下无子的老农,竟活的比有子有孙的人幸福,离去的这么体面。人们都说,乡下这样庄严肃穆的葬礼在方圆几百里还是第一家。在酬谢酒宴中,我们姐妹带着深深的谢意向来宾敬酒时,满座宾客无不称赞我们姐妹的忠孝,父亲的生前好多亲友,都像得到了安慰,他们给了我们最慈祥最温暖的笑容。村里前来帮忙的祭奠的婶子嫂子们感动地满含泪水给我们说:“你们把你爹养活得好,抬埋得好,你爹比有儿子的人活的好多了。”我们姐妹无言,个个早已泪流满面,在泪光中,我们看到了父亲终生不屈的期盼,也看到了父亲终生的缺憾……

现在,父亲走了,但我们和父亲一起走过的岁月是我们姐妹一生永不磨灭的记忆和怀念。

主编:高梁

编委:贾录会 刘小荷 王宁伟 

      王新荣 张满珍 唐静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亚凌:我不再是我,因为你
直观断命法
儿子独自赡养母亲20年 老人突获400万拆迁款 4个女儿争当孝女
50多岁老年夫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莫非,母爱,真的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
香港电影 >> 花姊妹风流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