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攻破汉城后,发现李奇微睡衣特意挂墙上,彭德怀:不好!停止追击

一、

1950年12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指派李奇微来到朝鲜战场接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初来乍到的他随即对整个战场局势做出预判。

1951年1月,自以为对志愿军的行动规律与作战策略了如指掌的李奇微,将所有兵力集结在汉城周围并构建了5道防线,

战斗开始后,由南朝鲜防军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被志愿军迅速撕开,接下来的战斗对志愿军而言更是势如破竹,本以为防守如铁桶一般的李奇微,根本想不到志愿军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攻入汉城。

当志愿军侦察兵找到李奇微的卧室时,早已人去屋空,可墙上的一件睡衣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彭德怀在得知情况也第一时间来到了现场。

原来,李奇微离开前特地在挂睡衣的墙边写下了一行字:“第八军团司令向中国军队司令致意!”

经过片刻思考后,彭德怀立马做出指令:“不好!立刻停止追击,原地休息!”

在指令发出之后,最先发作的便是苏联驻朝鲜大使,当时的很多将士也都认为,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美军的好时候,为何向来英勇无匹的彭司令会做出如此决策?此时的他又到底在顾及什么?

实际上,当年朝鲜战场上,彭德怀与李奇微的较量也就是在此时开始的,而这一次的高手对决也注定了美军在与志愿军对抗过程中占不到丝毫便宜,妄图在朝鲜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李奇微终究只是痴心妄想。

彭德怀是如何识破的?

在李奇微之前,指挥美军第八集团军作战的正是沃尔顿·沃克,这位出自美国西点军校的将领一直拥有着傲人的战绩,就连勇猛异常的德军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让人吃惊的是,沃克将军来到朝鲜战场后却被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沃克将军指挥驻朝美军以及韩国陆军,两支部队在兵力与士气、装备上都不尽人意,而沃克将军的军事才能也就没有办法更好的施展,即便如此,他还是率部抵御了所有朝鲜部队的进攻。

等到志愿军来到朝鲜战场不到2个月之后,美军却直接损失了24000人的兵力,战线一度被推回“三八线”南北地区,这是沃克将军此前万万没想到的,他也因此不敢再轻视志愿军分毫,还诚恳建议麦克阿瑟放缓行军。

偏偏此时的麦克阿瑟依旧刚愎自用,在他口中,志愿军不过是从中国来的农民兵,美军两个月来的接连失利只是志愿军捡了便宜而已。

当志愿军33师将中线韩国第二军团击垮后,沃克将军在撤退途中发生车祸,而他本人也在此次事故中丧生。

事实上,当时的沃克将军已经深刻认识到志愿军的不可战胜,可惜的是,麦克阿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杜鲁门总统这边也无法再从他这里得知朝鲜战场的真正局势。

此时,连连败退的美军开始考虑是否就此退兵,杜鲁门总统做出的第一个动作便是将李奇微派到朝鲜战场并接替沃克将军的职务,实则也是为了通过李奇微全面了解朝鲜战场的真实情况。

二、

对于李奇微而言,这一次的任命正是他军事生涯中第一次重要任命,即便美军此时占据下风,他也仍旧希望能够借此机会立下战功。

除此之外,李奇微一直对麦克阿瑟的指挥才能感到不满,他的到来对于麦克阿瑟而言也是一次极大的挑衅,这也是当时美军内部的巨大矛盾之一。

在全面考察战场局势后,李奇微得出的结论是:美军只是暂时的士气低落,只需要一场胜利便可以改变眼前的困局,志愿军更是不足为惧,美军此时更不需要和志愿军进行和谈。

另一边的麦克阿瑟也很清楚李奇微突然到来的真实原因,为了保住自己的战场地位,也为了不与李奇微发生正面冲突,他同意了李奇微便宜行事的权力请求。

就这样,李奇微开始在朝鲜战场上对美军有了指挥权,不过,与其说此时的他渴望带领美军扭转战局,不如说他急于快速立功并回国邀功。

如此,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那个场面,志在必得的李奇微,他建造的5道防线对于志愿军形同虚设。

眼看着与志愿军决一死战的计划落空,李奇微把南朝鲜军队当做替罪羊,认为对方软弱无能才导致志愿军的趁虚而入,可此时的他也做出了另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赶快从汉城安全撤出,否则,自己也极有可能成为志愿军的俘虏。

就这样,撤退之前的李奇微在卧室房间里留下了那一句话:“第八军团司令向中国军队司令致意!”

看到这,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此时的美军已经落得下风,志愿军士气大振且在形势一片大好时,完全有实力乘胜追击,为何彭德怀在看到李奇微卧室墙上留言后改变进攻策略?

三、

其实,如果此时的彭德怀下令志愿军乘胜追击,才真的是落入李奇微事先设计好的圈套,而他留在卧室墙上的字偏偏暴露了这一阴谋。

在普通人看来,李奇微留下的这句话只不过在挑衅彭德怀,甚至有点失败后死要面子的味道,可在彭德怀看来,这句话恰恰暴露了李奇微撤退时的真实状态,不但不慌乱,甚至有一些有备而来的味道。

换言之,李奇微似乎早就预料到他所构建的5道防线会被志愿军轻易击穿,又或者说,他是想让志愿军浅尝甜头之后,再掀起更加有力的反攻,毕竟,轻而易举获胜的志愿军也不见得能够避免“骄兵必败”的结局。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感觉这场对决有着《空城计》的意味,至于李奇微到底有没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暂且不谈,彭德怀则做到了有如司马懿一般的心思缜密。

实际上,这场对决与《空城计》并不相同,当年诸葛亮险中求胜的关键恰恰在于司马懿对他的了解,他笃定司马懿不敢相信自己会铤而走险,可这一次的彭德怀与李奇微之间并没有多么深入的了解,要说此时的两人甚至连面都没见过。

也就是说,李奇微在尚未了解彭德怀作战喜好时,绝对不会轻易和对方玩心理战术,此时他做出的每一个战斗决策都将决定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命运,无论如何,李奇微都不可能在这个紧要关头和彭德怀开玩笑。

如此看来,志愿军能够如此轻易撕破美军5道防线,恰恰是李奇微的有意为之,汉城失守恰恰是他抛给志愿军的诱饵。

当彭德怀识破李奇微的真实意图后,断然做出原地休息的指令,而这一决定也引来了苏联驻朝鲜大使的质问:“美军现在打败,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为什么这个时候不再继续行军,反而要休息,等美军重振士气后可就不好打了。”

对此,彭德怀只是安抚对方前去休息,却没有说明自己的真实用意,不过,他也对接下来与李奇微的对抗做出了更加周密的部署。

在志愿军大部队原地休整之际,彭德怀指派第63军组成小分队继续乘胜追击,也只有这样才能刺探出李奇微的真实意图。

夜晚时分,小分队突袭联合国军,而联合国军此时也已对小分队形成正面、侧面包夹之势,而这恰恰就是李奇微的“霹雳行动”,此时,他要做的便是利用联合国军雷霆万钧之势以及“磁性战术”彻底歼灭前来追击的志愿军。

为了保证战斗取得胜利,开战前的李奇微就对参战的美军第八集团军25师师长威廉·基恩严肃强调:“威廉,听着,这一战你只许胜不许败,如果失败了,所有的将领都会被撤职,听清楚了么?如果这一战还不能战胜志愿军,你就准备好退休吧!”

事实上,这起战斗对于志愿军而言的确是一块极难啃的骨头,短短一个小时内,美军就向志愿军发射了高达4500吨炮弹,好在,小分队首领蔡长元做出了正对应对。

他先是将自己的189师分成200个小组,随即组成200个据点,就这样,美军在对抗中被迫分散火力,从先前取得的有利地位变得措手不及起来,当志愿军小分队其他师也纷纷消防189师之后,美军彻底因此被迫停止进攻。

眼看着自己的作战计划又一次被志愿军破解,李奇微再一次打起歪主意,他将麦克阿瑟当成替罪羊,声称美军战斗失败都是因为麦克阿瑟的错误判断,还向杜鲁门汇报麦克阿瑟妄图窃取他的战略战术,就这样,本就对麦克阿瑟心怀不满的杜鲁门总统直接下令由李奇微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在联合国军取得绝对主导权的李奇微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之前笔者也提到了,李奇微向来对麦克阿瑟的战斗策略颇有微词,这一次,他终于有机会与彭德怀正面较量,此时的他依旧觉得,自己完全有可能指挥联合国军卷土重来。

为了保证战斗胜利,李奇微免除威廉职务并指派范佛里特接任,之所以范佛里特会在此时得到重用,恰恰是因为李奇微看中他“战斗狂魔”的特质。

在范佛里特率部与志愿军展开厮杀时,志愿军随即发起铁原阻击战,这样一位不顾部下死活且总能给敌军以重创的范佛里特,偏偏受阻整整13天。

就在美军反攻无果的过程中,他们眼中的志愿军仿佛与铁原融为一体,任凭美军消耗上万吨炮弹也无法撼动志愿军分毫。

这一次的李奇微再也找不到替罪羊,以身试法与彭德怀带领的志愿军对抗后,他也得出了一个深刻的结论:在他之前的两位联合国军司令绝非等闲之辈,可美军众位精英无论如何都不能战胜志愿军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志愿军的无比强大,强大到美军无法战胜的地步。

当然,回看历史,我们也不能盲目否定李奇微的军事才能,虽说他仅在朝鲜战场上指挥了一年多的时间,可由他创造的“磁性战术”、“绞杀战术”还是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毫不夸张地讲,李奇微的确是当年志愿军最头痛的联合国军首领。

所谓的“磁性战术”,就是在作战中如磁铁一般吸引志愿军以及朝鲜军队,无论志愿军准备迂回还是游击打击,美军都选择后撤应对,而这一撤退的举动也是“磁性战术”策略之一,那就是美军总会在撤退过程中和志愿军攻击部队保持20公里左右的距离。

如此不依不饶的战术,不但可以让美军有效摆脱志愿军的打击,可志愿军却总是很难将美军一网打尽,甚至为了追击美军而不得不改变事先部署好的战斗阵容。

除此之外,当志愿军在追击过程中将补给消耗殆尽后,美军便可以趁势展开反攻,这也就是李奇微创造的“绞杀战术”。

简单来说,这一战术就是要美军主力在与志愿军对抗过程中相互做好配合,做到稳扎稳打的同时,其他美军兵力还可以抄近路占据有利地势,继续配合美军主力对志愿军进行精准打击,这样的策略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志愿军造成惨重打击。

除此之外,李奇微的战略还有极为阴损的一面,在三、四、五次战役中,他故意将南朝鲜军队以及其他联合国军摆在战斗阵容前部,美军主力则被安排在最后,既能最大程度保证作战的自主性,还能保证美军在危急时刻的安全撤离。

如今来看,当年面对卧室墙壁留言的彭德怀,他的知微见著真的令我们惊叹,在不清楚李奇微作战喜好的情况下,彭德怀不但做出了正确的指令,还以最小的代价刺探到李奇微真正的战斗意图。

要说这一场对决堪称战斗高手们的精彩对决,兵不厌诈也好、一往无前也罢,当年头顶“细菌将军”称号离开朝鲜战场的李奇微,心中对志愿军的态度绝非憎恨,而是深深的敬畏,毕竟,在全世界面前所向无敌的美军,居然在装备落后的志愿军面前占不到丝毫便宜,不怒自威的中国风范油然而生。

文章最后,笔者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大揭秘,希望大家永远铭记一代名将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攻入汉城,发现李奇微的睡衣,彭德怀:不好!立刻停止追击
他扭转了朝鲜战争局势,彭德怀称他是最值得重视和尊敬的对手
志愿军危急时刻,63军死守14天,志愿军逃离被全歼宿命
致命的陷阱,10万人民军6天全线溃败,彭德怀却一眼识破美军诡计
李奇微败退汉城时,把一件旧睡衣挂在墙上,彭德怀大惊:停止追击
苏朝都要求志愿军打过三七线,彭德怀怒斥:我不是来朝鲜打败仗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