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丢失的儿子“小毛毛”,到底找到了没?贺子珍晚年道明详情

前言

1984年,距离毛主席逝世8年,刚刚走进大众视野的贺子珍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春意刚过,上海市委紧急打来了电话,李敏一家匆匆南下。

此后几天,贺敏学一家和李敏一家天天去看望贺子珍,病情起起伏伏的贺子珍就这样离开了人间,李敏感慨:“妈妈受苦了。”

图 | 上海市委书记慰问晚年贺子珍

陪伴毛主席走完长征路

长汀的十月,秋雨连绵,老天爷就像是一个小孩子的脸,说下雨就下雨,毛泽东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雨丝,心中惆怅不已。

这是贺子珍和毛泽东结婚的第6个年头, 毛泽东大病一场,可现在药物奇缺,只能让老中医开点中药。

贺子珍手里端着中药,小心翼翼地走到床前说:“润之,趁热热了吧,不然越来越苦。”

毛泽东像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接过碗来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他问:“子珍啊,小毛怎样了?”

小毛指的是毛岸红,毛泽东对这个孩子尤其关照,天气寒冷,小毛毛也患了感冒。

贺子珍摇摇头说:“不知道怎么了,昨天晚上小毛毛哭了一晚上,不睡觉。”

“不行就先看看医生。”毛泽东放下碗,点了一支烟。

“子珍啊,你辛苦了,生了孩子以后,身体不好不说,上山采药还崴了脚,现在小毛毛又生命了,哎,这个家全靠你了。”

毛泽东的一句话让贺子珍委屈地哭了起来:“人若倒霉,病都来欺负。”

其实比起来两年前,贺子珍的生活已经好转,以前毛泽东在党内的职位被人排斥,工作上不顺利,生活上也不顺利,真是两头难。

贺子珍想了想,坚定地说:“润之,你还想吃什么,我去准备。”

毛泽东摆了摆手,顺手拿起来一张报纸看了起来,贺子珍给他盖了盖被子,回家看望小毛毛了。

看着贺子珍远去的背影,毛泽东感叹万千,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子珍跟着我,受苦了。”

毛主席是一个坚强的人,据工作人员回忆,他一生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泪:

第一,听到穷人的哭声会流泪;第二,得知跟随自己的警卫员牺牲了,会流泪;第三,听说自己的妻子贺子珍身负重伤生死未卜,担心地落泪了。

还没多久,红军面对诸多困难,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商量,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史称长征。

但当时规定,尽量不带孩子,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一方面是为了不拖累部队。贺子珍说:“孩子怎么能没有娘啊,况且小毛毛都两岁了。”

“这是中央的规定,带着孩子怎么打仗啊。”毛泽东解释说。

“我不走了。”贺子珍一想到可怜的小毛毛,就不停地悲伤。

“时间太紧迫了,还是交给毛泽覃和和贺怡吧,他们会留下来打游击。”

得知自己的妹妹要留下来,贺子珍心里放心了一点,随后便通知贺怡来家里,把小毛毛领走。

临走那天,毛泽东托人给小毛毛买了一袋糖果,算是最后的告别。

贺怡来接小毛毛那天,小毛毛正在哭,似乎是知道要和爸爸妈妈告别。“毛毛,来让姨妈抱抱。”

图 | 毛泽东在苏区时的留影: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毛泽覃也对贺子珍说:“嫂子啊,您放心吧,这又不是上刑场,有我们在孩子就在,不会让孩子饿着的。”

贺子珍擦了一遍又一遍的泪说:“谁看都比不了娘看啊。”贺子珍在毛毛的脸上使劲亲了几口,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不一会,瞿秋白牵着一匹马给毛泽东送来了,还把一件毛衣递给了毛泽东。毛泽东说:“这怎么行,你把毛衣给了我,你拿什么御寒啊。”

瞿秋白坚持说:“征途漫漫,再见不知是何时,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毛泽东接过这件礼物,感觉沉甸甸的。

残阳如血,秋风瑟瑟,毛泽东骑着快马,朝着远方奔去了,站在出发队伍中的人,默默看着远行的红军,默默敬了一个军礼。

至于小毛毛,一直在毛泽覃家里生活,但由于战争频繁,毛泽覃出门前,曾把孩子交给老乡抚养。

图|影视剧里,给爸爸扇扇子的小毛毛

这年12月,毛泽覃率领队伍转战闽赣边界,曾把孩子又交给一个老乡,但是在1935年,毛泽覃在一次和敌人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

贺怡虽然是毛泽覃的妻子,但是当时并不知道毛泽覃曾把小毛毛托付给谁,从此小毛毛便下落不明,一直没有找到。

新中国成立后,在多方努力下,这个孩子才终于有了点线索。

贺子珍坚持寻子,贺怡不幸遇难

在三个孩子中,最有希望找到的就是小毛毛,因为当时小毛毛已经2岁多了,也有了一定的记忆。

第一次有线索,是在毛主席在西柏坡时,贺怡曾来过一次,他高兴地对毛主席说:“在江西丢掉的小毛毛,已经找到了。”毛主席高兴地说:“在哪找到的。”

贺怡便把自己在江西寻找的一些细节告诉毛主席,毛主席听了贺怡说的时间和年纪等,觉得和当年的情况均不相符。

图|贺子珍姐妹

无奈之下,贺怡只能再去南方寻找,当时贺子珍已经回到了祖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贺怡从江西方面又打听到一些消息,说有个孩子是当年红军留下的,贺怡迫不及待地带着自己刚领回来的儿子去查看。

按天她坐着吉普车到江西吉安打听线索,可是在途中突然遇到了车祸,贺怡不幸遇难。同行的还有曾碧漪。

曾碧漪痊愈后,曾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便把这件事和毛主席说了,得知贺怡遇难,毛主席悲痛地说:“不要找了,就让孩子留在民间吧。”

而贺子珍得知妹妹去世,更是悲痛交加,从1949年到1953年,贺子珍一直没有再提及孩子的事情,直到那年春天,又有了线索。

江西省委通过多方努力,最后终于在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个红军留下的孩子,养父叫朱盛苔,养母叫黄月英。

根据他们介绍,这个孩子当初就是红军留下的,现在叫朱道来。江西省委赶紧把孩子的照片,和养父母说的一些细节告诉贺子珍。

贺子珍认真回忆了当年的情况,他认为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小毛毛。

第一,据黄月英说,他们是在1934年10月收养的孩子,和当年长征后的时间差不多,时间上对得上。

第二,当年贺子珍临走的时候,曾个小毛毛留下了一件小棉袄,黄月英说,她养孩子的时候,孩子也是穿着一个小棉袄。

第三,江西省委还把孩子的血型给了贺子珍,贺子珍去医院经过血型对比,和孩子也完全吻合。

由于当时没有更先进的技术,所以无法断定这个孩子就是小毛毛,但从一些时间点上,基本对得上。

不久后,贺子珍便让黄月英带着孩子到上海,亲自去看一看。据说贺子珍第一眼看到这个孩子的还是,哭着说:“这个就是我的小毛毛。”

可能是情到深处,贺子珍已经认定了这个孩子就是小毛毛,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让毛主席也认一认。

毛主席看了这个孩子的照片,只是说了一句:“这孩子很像年轻时候的毛泽覃。”但也无法肯定就是小毛毛。

随后组织上还把朱道来送到上海,让贺子珍照顾了一段时间,本想着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半路有杀出个程咬金。

原来,有一个老战士,也说这个孩子是他们遗留下的孩子。原来,当年长征前,他们也曾把一个孩子交给老乡抚养,甚至也留下了小棉袄。

事已至此,就突然僵住了,怎么办呢?毛主席得知后,感觉到了这件事的复杂性,他说:“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那就交给组织上抚养吧。”

为了不伤害两个母亲的心,组织上把孩子送到了北京读书,并由中组部副部长帅孟奇负责照顾朱道来的日常生活。

当时朱道来被安排在北京师范大学南二附中,这里有很多都是烈士的后代,朱道来在这里读书思想进步很快。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经常名列前茅,甚至还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国防科研单位,也算是学有所成。

但遗憾的是,在60年代末,朱道来被检查出癌症,最后在南京不幸病逝。

从此,小毛毛便成为了一个谜,贺子珍对这件事也十分痛心。

伟大的母亲

贺子珍和毛主席共有6个孩子,新中国成立后,陪伴在身边的只有李敏一个人了。

让贺子珍痛心的其实还有毛金花和廖瓦。

毛金花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养育的第一个孩子,1929年红军打龙岩的时候,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一个女娃,毛主席给孩子取名毛金花。

但当时红军要马上转移,贺子珍给孩子留下15银元就交给了当地的老乡。

据说毛主席很想念这个孩子,战士们曾缴获到一个发卡,他一直装在口袋里,贺子珍想要毛主席都不给,他说:“这是我留给咱家闺女的。”

可是到了1932年,邓子恢告诉贺子珍,他们去打听过毛金花的下落,毛金花已经失踪了。这件事一直是贺子珍的心病。

图 | 杨月花

一直到1973年,根据贺子珍提供的线索,说当年毛金花的脚脚踝处有颗较大的痣,右膝盖前有俩较小的痣,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个女孩,比较相符。

这个女孩叫杨月花,工作人员认为,不管是容貌还是行为举止,和毛主席以及贺子珍,都有点相似。

通过走访调查,通过杨月花的经历,很多老前辈觉得,这个杨月花很可能就是贺子珍女儿毛金花。

所以组织上安排杨月花去上海面见贺子珍,但因为贺子珍病重没有见到,只见到了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贺敏学看到杨月花的容貌,感慨不已。

随后,杨月花还被带去了北京,但因为各种原因,最后还是没有和毛主席相见。

还有一个叫廖瓦的男孩,贺子珍1937年去了苏联后不久,便生下了这个男孩,当时莫斯科的天气很冷,廖瓦得了重感冒。

不久,这个孩子因病夭折,贺子珍心里痛不欲生,她是很喜欢孩子的。

1984年初,贺子珍病重期间,老战友侯政多次去看望她,两个人聊起来当年在长征的事情,突然又说起来了那个只看了一眼的女婴。

贺子珍问:“这几年有没有那个孩子的线索?”侯政感慨说:“线索很少,估计是找不到了。”贺子珍点点了点头:“哎,要是活着,也有40了。”

贺子珍先后生育6个孩子,除了李敏,不是失踪就是夭折,作为一个母亲,谁能理解这种痛苦呢。

后记

1984年4月15日,李敏和孔令华接到上海的电话,说贺子珍病重。刚刚大病一场的李敏马上赶赴上海。

李敏来不及听医生介绍病情,径直来到贺子珍的病床前,李敏说:“妈妈,您还好吗?我来看您了。”

贺子珍奇迹般地睁开眼睛笑着说:“你们都来了。”李敏以为贺子珍情况好转了,这几天一直陪着贺子珍说话。

贺子珍含着微笑说:“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李敏高兴地说:“您身体还好呢。”殊不知,贺子珍的这句玩笑,成为了她最后一句话。

4月18日晚上,贺子珍突然陷入昏迷,家人一直喊叫都叫不醒,医生马上进行抢救,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19日下午,贺子珍离开了人间。

贺子珍去世后,邓小平亲自定下贺子珍的丧礼规格,他说:“贺子珍的骨灰要放在一室,我们中央领导人都要送花圈。”

图 | 贺子珍晚年

一室指的是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这里都是存放中央领导人骨灰的地方,可见邓小平对贺子珍的肯定。

或许,贺子珍生前最惦记的,估计就是那几个孩子吧,贺子珍晚年多次和李敏回忆当年的一幕幕,还是小毛毛的样子,李敏曾说:“妈妈很坚强,她吃了很多苦。”

其实在杨月花心里,她已经把贺子珍当成亲生母亲了,但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走完了她74年的辛酸路,离开了人间,杨月花肝肠欲断。

她可能有所不知,贺子珍生前很想看看这个女儿。

伟大的女性,伟大的母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8年,贺子珍在莫斯科给主席写信:我生了个男孩,长得很像你
76年毛主席逝世,贺子珍拉着亲生女儿的手大哭:你爸爸他好可怜啊
贺子珍生育了六个孩子,为何只知道李敏?其余五个去了哪?
毛主席10个子女的结局,长子牺牲,3人活到老,失踪孩子都没找到
毛金花???
杨月花:疑似毛主席流落民间的长女,一生未与父母相认,今已93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