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不制姜维是何道理?

对于《三国演义》当中的情节可以说大家都是比较的熟悉的,而最终蜀汉的灭亡也是让人感到唏嘘,邓艾率领两万将士兵临城下,刘禅不战而降更是被不少人所诟病,不过就邓艾大军来说,并不是一路畅通无阻,中途还遇到了诸葛瞻的阻拦,但诸葛瞻并没有能够成功。

诸葛亮剧照

而在诸葛瞻临死之前,曾留下这样的一句遗言,可能大家也有听过,那就是“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也正是在说完这句话后,选择了死亡。他说自己有三个罪名,没有除掉黄浩,这个好理解,没有守住江油,也好理解,毕竟是没能抵御邓艾的大军,而其中“外不制姜维”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姜维剧照

首先还是先来说一下“吾内不除黄皓”

他是蜀汉皇宫中的一个太监,原本并没有多么大的权力,而是在公元246年,董允去世之后,便开始了专权,而之后便是一步步做大,直至公元258年,已经是开始干涉朝政了。而诸葛瞻在公元261年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但是对于黄浩的专权,他没有能够进行遏制,可以说对于朝堂上的混乱局面没有能够治理,这也就是所谓的“内不除黄浩”了。

黄皓剧照

再来说“外不制姜维”

很多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大都是基于演义的角度,毕竟在演义当中姜维是绝对的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的,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诸葛瞻无法接受,毕竟姜维是一个降将,一个降将却可以升任大将军,还是自己父亲的接班人,这也就引起了诸葛瞻的嫉妒。

姜维剧照

但是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诸葛瞻说出这样一句话也绝不是出于对姜维的嫉妒,主要原因在于姜维在升任大将军后,就开始着手北伐事宜,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2年,短短15年的时间,姜维则是主导了9次北伐,其中胜了3次,败了2次,不克而还4次,总得来看,就是徒劳无功。

姜维剧照

并且在这样频繁的北伐之下,蜀汉国内则是出现经济上的困境,毕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境内的治理并没有那么的优秀,虽然费祎大力发展经济,专心养民,但是在其去世之后,姜维这样的频繁北伐之下,也是使得内政情况加剧,甚至可以说是穷兵黩武了。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诸葛瞻所说的“外不制姜维”也就好理解了。

姜维剧照

最后则是“进不守江油”

这句话咱们在上文中也有说过,在邓艾偷渡之后,诸葛瞻在江油、绵竹一带抵御邓艾大军,但是面对邓艾翻山越岭后,疲惫不堪的两万将士,诸葛瞻愣是没有防守住,对于他说的这样一句话,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诸葛瞻剧照

诸葛瞻之所以会说出“内不除黄浩,外不制姜维”的话语,黄浩是专政,而姜维则是穷兵黩武,正是这样的情况下,诸葛瞻才说出了这样的话语。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说诸葛瞻才是蜀汉亡国之根?临死前的遗言,恰恰说明问题所在
诸葛亮聪明一世,却因为看错这三人,断送了蜀汉大好山河
姜伯约 | 《三国演义》为啥把你抬得那么高?
诸葛瞻战死前,为何留下“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遗言?
姜维是蜀汉大将军,手握10万大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呢?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一战,诸葛亮后人壮烈牺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