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魂牵梦萦的府河

魂牵梦萦的府河

作者 ▏方萍

我看文章总是很滞后,那天看到平叔闲谭里的《在母亲河洗澡》一文,心中很是不平静。母亲河——府河,勾起了我儿时的好多记忆。

我的幼儿和儿童时代是在水津街长大的,幼儿的我只记得奶奶家就在东门大桥边。儿童时代的我有了很多的记忆,现在都成为我时常回忆的美好时光了。

成都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生在大西北的宁夏,但父母一个来自“天府之国”的成都,一个来自富庶的金陵。因父母工作很忙,我便来到了祖母身边,即我的老家——成都。

奶奶家就居住在府河边的水津街上,距离东门大桥最多有一百米的距离。因奶奶家就在水津街的北边,府河的南面,打开后门窗,就是府河,便能看到对面猪市街的府河码头。

七十年代的东门大桥下的府河十分热闹。河水清澈见底,所以从清晨开始就有挑担卖菜的菜农将菜担到猪市街的码头边上,用府河水清洗蔬菜上的泥水,以求卖个好价钱;有勤快的主妇端着烧鸡在府河码头的上边(靠着东门大桥)淘米洗菜;码头的下边,也有不少的妇人们刷着马桶;稍迟一点就是提着大蓝子或用脸盆装着被单、衣服的妇人,开始了捶打被单、洗衣服的工作,而且是徐徐不断。

特别是临近过年大扫除时期,捶打被单洗衣服是要排队的,有时个别人因赶时间插队,骂仗就是免不了的。总之,一年四季东门大桥下,猪市街的码头边是热闹非凡。

儿时的我虽然没有像父辈们在府河里学会游泳(因是女生),但听叔父们摆龙门阵时,也知道叔父们是游泳健将。也许人类是从水中来的,无论男女自小都喜欢水,这点可以说明吧。

虽然我不能像男孩子大模大样的学游泳,但这阻挡不了我对水的热爱。平时每天都要找机会从水津街中段的小码头到府河中玩耍一段时间。

尤其是每年夏天没有涨水之前,几乎天天都要在府河中泡上一两个小时。不是与小伙伴手拉手插水过河(从府河的南面插水到北面,再从北面到南面,乐此不疲),就是在河滩里不停的捡东西。

河里有小贝壳、小螺丝、还有许许多多小小的陶瓷玩意(直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这些小小的陶瓷东西是哪儿来的)、看见有鱼(都是小不点),自然就想去捞,如果能逮住一两条,别提有多高兴了……不管怎么,仿佛府河中有捞不尽的宝藏。

府河自然也是男生们游泳的好场所。除了冬季没有人游泳外(当时不时兴冬泳,如果时兴,我估计也会有许多的冬泳爱好者的),其它季节无论河水大还小都有游泳爱好者光顾。

更有一些“勇敢”爱好者在每年发洪水时,府河的水涨到东门大桥桥洞的一半以上,他们穿着游泳短裤,站在东门大桥上,一展风采。这时大桥上的路人纷纷顿足,拥在跳水着身后,有的张大眼睛,有的惊慌失措,有的满脸羡慕,更多是担心的眼神。而每次看见这些勇敢的游泳者,我的奶奶就会朝着东门大桥大声喊着,“碰到鬼了,龟儿子,你们耍啥子能耐嘛”。

这些游泳爱好者开始也战战兢兢,也许围观的人多了,他们的胆子也大了。一个个的钻进了洪水里。在大家期盼的眼神中,洪水上冒出了几个人头,大桥上紧张的看热闹的人们才松了一口气,嘘的一声散了。也有坚持看下去的,等到勇敢者大多从猪市街的码头爬上来后,有翘着拇指的、有的嘴里骂着“背时鬼”、“龟儿子”、“出了事咋个向妈老汉交待哦”最终离去。洪水中剩下的一两个因水流湍急,没有在猪市街码头上岸的,也顺着洪水,沿着府河的北岸从下一个码头爬了上来。

我记忆中的府河两边,吊脚楼林立,密密麻麻的伸向远方……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成都,记忆中的府河……。

前几年我回到成都,专门去看了看东门大桥、府河、水津街……这里全变样了。站在休闲的府河边,寻找着我儿时模模糊糊的家!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经的长寿河街和城内
青口河—母亲河
记忆中的老成都之桥与水—锦江河畔寻梦
成都水东门——(一)东安桥
停泊在水底的故乡
大桥人的母亲河-大桥河(江都大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