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乱与卷、降本增效的三重压力下企业数字化该何去何从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的必答题,每家企业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版本,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却具有着相同的建设场景,那就是:前期如盲人摸象般的乱,多年以后堕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卷,乱与卷是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特别是在当前,企业数字化建设面临着来自于降本增效的三重压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之乱:
1. 管理之乱:
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技术,但其技术价值的实现源于管理,但当前企业最大的问题往往是技术背了管理的锅,技术不是解决管理问题的万能良药,甚至还有可能还是造成新的混乱。而造成这些源于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管理侧的能力问题,比如在数字化项目实施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数字化无战略、无目标;
  数字化无组织;
  组织架构不全;
  权责不清;
  责任不明;
  流程不通;
  人员管理、数字化能力不足;
如果以上问题得不到改善,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数字化转型建设断点多缺乏连续性与持续性,轻则孤岛化、重则项目烂尾,而企业领导还想当然的认为这是系统的错,然后进入一个重复建的怪圈。
所以在数字化建设前期打通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需要横向打通各应用系统数据,让数据流转起来;纵向打通运营管理,让企业各个环节协同共生;因为只有通,才不会痛,而痛,则意味着不通;但在缺乏数字化深度认知的前提下打通谈何容易,不仅需要高层的意识,更多是共识,否则带来的就只有混乱:
   目标乱;
   需求乱;
   流程乱;
   功能乱;
在如此混乱的状态下,信息部门即使每天疲于应对也难以体现其价值,反正成了背锅侠。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数字化转型建设的前期阶段,大部分的企业领导总是以投入成本投入来衡量数字化价值,由于数字化价值显现慢、不直观,也造成了大部分企业领导难以看清数字化的本质,在短时间内认为数字化无用,无价值,停留于眼前状态与价值,而忽视改进与升级,造成业务需求层面与技术满足层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这些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项目往往活不过几个月,数字化转型的热情,往往保持不了六个月。
这就是数字化转型建设管理之乱造成的后果,因此在企业需要做的工作有:
 定规划;
 明路径;
 达共识;
 转意识;
 现需求;
 梳流程;
 通数据;
2.技术之乱:
技术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组织不健全、技术能力不足,同时随着数字化建设进入深水区,各种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有: 
  系统多;
  功能多;
  流程多;
  平台多;
  数据多;
  接口多;
  孤岛多;  
正所谓有因必有果,这就是前期数字化盲目建设种下的苦果,在管理孤岛还未打通的前提下系统孤岛与数据孤岛进一步加剧,技术的乱造成的后果就是数字化建设成本随之增高,在大量的资金支出下数字化的价值更加难以体现,让管理者感觉“鸡肋感”十足,继续技术上投入感觉是无底洞,不做系统难以正常应用,同时又带来新的项目建设风险。
此时的技术之乱表现为:
投入乱
  数据乱
  接口乱
此时企业要做的工作就是
 定制度
 定标准
除了技术上的困扰,大部分传统企业此时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数字化建设不易、运营更难!主要表现的问题是:
  应用难
  推广难
  执行难
如果企业此时还不在运营管理上下功夫,提升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能力、制度的保障能力、执行能力,那么数字化的价值体现将进一步被降低,让企业领导失去数字化建设的信心。
如果企业正处于业务高速发展的风口下,数字化的那些投入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经历了风口期的盲目建设,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建设也回归理性,趋于谨慎,当前在生存压力下,大部分的传统企业管理上都开始起来,成本与价值成为了企业最关心的话题,于是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可能面临的局面就是:
1.由于企业经营业务不断萎缩,在内卷模式下,业务部门数字化需求停滞,数字化团队将面临无事可做的局面;
2.基于人力成本的压力,数字化团队极有可能会被降薪,而降薪则意味着团队成员的被动流失
3.内卷模式下,给予数字化方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制定的将更加严苛
此时降本增效已经是企业的主要任务,在此模式下,各种卷会进一步加剧,在此模式下,数字化团队可能被裁撤,项目可能会被暂停,数字化建设投入会被压缩,那么在降本增效模式下企业的信息部门该如何做?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
老杨认为:要拒绝躺平!直面困难才是唯一选择。
第一,在有限人力模式下,以价值为中心开展数字化建设,规避开发时间长、复杂、业务管理混乱的项目,因为这样的项目周期长落地风险大,难以体现价值,极易成为背锅侠,即技术背了管理的锅;所以效率即价值
第二,多深入业务场景,了解业务需求,针对性的解决业务痛点,痛点即价值
第三,数字化团队内部运营管理需更加精细化、标准化、制度化,过程管理需更严格,管控即价值
第四,最好以数据形式展示成果,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数据即价值;
第五,对内服务在及时性、质量方面需更加严格把控,因为服务即价值;
那么企业信息部门的员工如何以“降本增效”为中心开展工作呢?
老杨认为应该从想、做、学三方面:
1.想;即:
    多想一点:
   为公司多想一点
   为项目多想一点
   为团队多想一点
   为家庭多想一点
   为自己多想一点
2.做;即:
    多做一点:
   做计划周全一点
   预案多一点
   策略多一点
   担当多一点
   亮点多一点
3.学;即:
    多学一点:
   多学一点管理思维
   多学一点数据思维
   多学复盘
总之一句话就是:想到要做到,做到要闭环到,闭环到要复盘到,复盘到要改到,改到要精进到;多想一小步,做到一大步。
切记,信息部门员工五大忌:
忌躺平、忌消极、忌犯错、忌扯皮、忌推脱
面对团队缩编、投入减少,在乱、卷、降本增效的三重压力下CIO应该怎么办?
老杨认为此时CIO面对的压力已经不是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而是在降本增效的高压下如何保团队、保生存,CIO要记住:
不能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和“不能用老思路寻找新机会”
CIO更不能选择躺平,在企业新的挑战模式下要有探索并不断尝试的勇气,否则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当然,有时候你的努力也许不会达到预期的结果,但尝试越多,成功的可能就越大。打破常规,甚至改变你的工作习惯,看看你是否能找到数字化转型的新方法。
在企业降本增效模式下,CIO要严于内部管理,除了让团队每一个人有成本意识、管理意识、数据意识外,还要具有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在高度不确定下,面对企业数字化建设项目减少与萎缩,CIO也要利用此机会精炼团队,淘汰技术、能力不合格者、与文化价值观不一致者;同时在项目建设上,要集中资源建设优质项目,打有把握的仗,做有价值风险低的项目,切忌“什么都想做”,到处抓项目想体现能力、体现技术、体现价值,这样做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内容回顾:

      “湘江数评”的老杨是谁?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破局之道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要盲目跟风瞎折腾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四大难点

     为什么说软件公司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路上的坑主

     来自数字化转型深处的100个灵魂拷问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塑造神话还是制造笑话

     为什么企业数字化转型越做越扯蛋

      信息化与数字化概念之争有意思吗?

      没钱没需求干个锤子的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十个必需

      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五大转变

      浅谈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七大问题

      什么是伪数字化?

      是谁干掉了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做了数字化,管理效率还是低下

      数字化转型从知己知彼开始

      企业数字化建设“三不五要”原则

      企业数字化转型向标杆企业学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物预测R包之pRRophetic
Excel教程:公历日期转农历的6个公式
Zlibrary | 全球最大电子书资源网站最新网址 新手使用指南
KEGG数据库倒闭了吗
电脑🖥️键盘上所有英文键的意思
潘长宏制作的四款GIF翻页图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