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与创新--青青的博客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与创新
By  青青 发表于 2009-4-21 8:28:00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与创新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信息技术新课程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论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理念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教学的一种生命的体现。信息技术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素养基础的教学理念,但在我们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觉得教师比较注重计算机软件本身的操作以及教学任务的达成度,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下的信息技术教育重技术、轻人文,重教材、轻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孩子们身心健康面临“虚拟世界”的挑战,人们期待入情入理、喜闻乐见的信息技术教育。

2.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的交流,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新理念。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很多,效率很低。

2.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教学任务的达成度,导致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生知道这样做,却很少有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样做的思维过滤,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气氛,缺少学生的参与,缺少相互间的交流,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3.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关注的内容比较单一。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评价多,学生评价少;终结性评价多,过程性评价少;评价仅仅起到甄别功能,而没有起到交流、互动、反馈、促进的作用。评价时大多是有关作品评价标准,缺少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思想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而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得到了全面的改进,既有对学生的评价,也包含了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对课程的评价。

4.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缺少对自己教学的再加工的认识。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能促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使教学能高质高效的进行,从而使教学达到优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关系,这就不仅要和本学科教师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和其他教师加强合作,以期达到深入了解学生的效果。学习,未来的教学,新内容层出不穷,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这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需求。教师发现问题需要反思,提出问题需要反思,解决问题需要反思。没有反思就不会进步,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不断成熟,因此,反思尤其重要。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为了更好地参与新课程改革、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切时贯彻新课程精神,按照新课程要求设计教学,成功地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出全面而又富有鲜明个性的新人才,我们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与创新”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与创新”研究,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增强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具体目标:

(1)解放思想,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素养基础的教学理念。

(2)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认识,促使教师积极探索新教法,同时促使学生开展新学法。

(3)创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个性能力的发展。

(4)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容易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本课题研究内容,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应用能力。

(5)多途径多角度开展教师间的教学互动,快速有效的开展学习,有利于共同成长。

(6)积累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案例与反思,有利于教师的快速成长。

2、研究的内容和策略

(1)以人文教育为主题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什么是人文呢?简单地说,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而人文教育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不断健全的教育,是叫人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新课程理念越来越重视对人的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做人才。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能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能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努力成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和谐的人。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什么是合作学习?其本质又是什么?当代合作学习理论开创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杰克布斯等人则认为,“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最有效地协同努力的原理和方法。”.,杰克布斯等人使合作理念又提升了,合作的功能并不仅只限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远在小组之上。课堂中,讨论、交流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一种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策略,教师应该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每一个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都应该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而不是功利主义地予以理解和应用。

(3)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和谐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提供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构建信息技术和谐课堂。

(4)课堂教学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构建课堂教学平台,便于学生交流、丰富学习内容、积累教学资源,提供网上评价快速反馈信息和过程积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性。

(5)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新课程倡导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重点评价学生的“学”转变;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评价时,在内容上还必须注重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区别。

(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追问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行为进行不断追问,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下一轮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措施

五、预期成果的表达形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悦读| 这位老师坚决不做的四件事,令人深思!
小学信息技术创客课程的开展与实施
“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例”的界定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山西太谷县课堂教学“24字模式”解读
构筑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