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都会背诵的“离离原上草”,其中离离二字,该如何理解,知道的并不多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一首“送别”,是唐朝诗人白居易,16岁时参加科场考试的命题诗作。题中“赋得”二字,是当时应试,聚会等命题诗作的标准题目格式。正因如此,这首诗的题目,才看起来如此古怪,似乎怎么念都不通顺。

唐朝当时,此类诗作,通称为“赋得体”,因为其要求严苛,佳作极少。白居易的这一篇诗作,后世称之“赋得绝唱”,其中前两句,更以其朗朗上口,而又寓意深刻,被节选进语文教材,如今几乎我中华一国,人人能诵。

“离离原上草”,这“离离”二字是啥意思,历来众说纷纭。相对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经》中的出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此处是形容草木,庄稼繁盛的样子,另一种说法则是借“离”字双用,充分表达出孤寂,悲苦的情绪。

哪一种说法更切合诗中本意呢,这可真不好说,毕竟白居易全诗字义并无明确指向性,而历来各家解说,也是各执一词,并没有定论。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回到这篇诗作的写成背景,以及白居易个人的简略经历,来尝试解读。

白居易家世寒,虽也是书香门庭,祖上一直也没做过什么大官。16岁后,白居易开始游学长安,并把“赋得”一诗作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连同其他诗文一起投到当时的名士顾况门下,以期望获得赞誉。

这个顾况也是有意思,大概平时收到此类诗作不少,见他年纪轻轻,又不是什么豪门出身,说话就带着些轻慢的味道,“长安最近米价又涨了,在这里长住,也是不容易呢”,这是借着白居易的名字,有意调侃。话音刚落,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不禁大为赞赏,“若是能写成此等上佳之作,要住嘛,也就不难”。这个顾况,倒也是个率真有趣之人。

由此,白居易名扬四方,开启了他最终成为中唐诗文大家的一生。白居易此后的人生际遇,因与本文无关,就不浪费笔墨了。不过有件事是必须说的,就是他后来提出的诗歌理论的观点,“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以果树的生长,比拟诗歌之中,“情,言,声,义”之间的关系。

白居易认为,“情”是诗歌的根基,词语,语声,则是主干,核心则是所要表达之“义”。无论唐宋,诗词都是要唱诵的,词语的声调是否,节奏是否优美,合拍,也是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虽然我们今天已经不再“唱诵”诗词了,但是所谓“朗朗上口”,其实正是这一标准的体现。说起来,最具大众传播度的诗词,往往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具备音乐性,节奏感强,比如李白的那首《静夜思》。

进而,白居易又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应该脱离现实,只有紧密贴合于时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看诗,听歌之人的共鸣,成就上佳之作。

那么,《赋得古原草送别》写成,白居易生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就在白居易出生十几年之前的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仿佛一夜之间,大唐由极尽繁华的盛世,转瞬落入谷底。虽然8年后“安史之乱”平定,但随之而起的“藩镇”乱斗,如疽附骨,成为大唐甩不脱,挣不出的梦魇,直到耗尽整个帝国最后一丝气力。

虽然并没有亲历盛世,但在当时整个大唐,伴随着白居易的成长,那种“繁华如梦”的破灭感,深埋在心底里的不甘心,以及历经战争,离乱的悲苦,对世事沧桑沉浮无常的慨叹,种种复杂感情交织,弥漫在整个社会中的情绪,很自然的,也会成为他人生的底色,诗歌创作的主题。

“送别”一诗,开篇两句紧扣命题中的“草”,离,八卦之一,离为火,从形态上看,火苗是向上的,用火苗来形容草长得快,长得旺。所以离离原上草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草原上的草,像火苗一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得又快又旺。“离离”这里有一词双关,既表现草木茂盛,也表现生命脆弱。接着又似在感叹生命之脆弱,无常。浑然天成,似在描画野草的生命状态,又似有着发自心底的不屈与倔强。

第三句笔锋一转,同样切题,却由“草”转移到了“古原”之上。“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繁华逝去,过往云烟的那一份唏嘘,很自然地就让人联想起杜甫《春望》一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四句再转,转到“送别”,句中“王孙”泛指亲友,这里不展开解释了。“萋萋”一词,既是表现草木茂盛,也是借指心绪的激荡。到此,全诗首句与最后一句相呼应,“离离”对应“萋萋”,两个词同样都是表意草木茂盛,也都同样别有所指,全诗情感渐进伸展,浑然一体。

送别,这个平凡的字眼,在白居易身处的时代背景下,意义格外不同。战乱,始终是他们的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与此相关,亲友相别,或流离四方,或从军沙场,几乎是每个人的人生常态,是他们逃不掉,躲不过的悲苦。

白居易诗中首尾呼应的“离离”与“萋萋”,不仅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情绪,同时也以两个“叠词”的使用,让全诗有了音乐性,节奏感,带给人更强烈的画面感。

同时,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不屈,顽强的生命力,不甘于命运拨弄的强烈情感,如同发自心底的呐喊,吼出了深埋在大唐当时,以及我们这个命运多舛的民族的倔强,才是他打动无数人心,直至千年而下,如今众口能唱的原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居易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的“离离”到底是啥意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