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利用P波形态判断房速的起源点?

       尽管成功消融最终决定详细的多手段的标测,但是体表心电图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使标测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P波形态由病灶起源的位点和房性心动过速期间心房激活的模式决定。P波通常被描述为等电位的、正的、负的或双向的(正负的或负正的)以及切迹。

在解释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时有几点很重要:

精准的定位取决于心房结构没有明显异常、无心房外科手术或消融病史。

获得P波的精确图至关重要,尤其是初始向量的方向,不要受到前面T波或QRS波群的影响。刺激迷走神经、腺苷或心室起搏可能有助于观察。

定位心房病灶时P波的空间分辨率在解剖上仅有17mm。因此仅通过P波无法区分邻近的病灶。

左心房或右心房起源

       在消融手术前鉴别起源的心房非常重要,因为涉及到是否需要穿刺房间隔,以及手术中风险和成功率。P波形态的一些特征有助于判断房速起源于右房还是左房。V1导联P波负向或正负双向预测房速起源于右房,相反,V1导联P波正向或负正双向预测房速起源于左房,该法则的特异性和特异性均比较高。aVL导联P波正向或双向预测房速起源于右房,但是,一些右上肺静脉起源的房速,aVL导联P波也为正向。I导联P波负向提示房速起源于左房的特异性为100%,但敏感性较低。邻近房间部位房速的P波形态要比源自游离壁的P波窄,但是根据P波形态无法可靠地区分房间隔的左右房侧。

界嵴起源的房速

       界嵴房速大部分起源于界嵴的中上部,由于P波向量方向由右向左,所以绝大多数房速P波在Ⅰ和Ⅱ导联上直立并增宽,在V1导联起始正向而终末负向。aVR导联P波倒置对鉴别界嵴起源而非右房前壁起源房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好。V1导联P波双向(正负双向或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律时P波均为正向),I、Ⅱ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提示界嵴起源房速。虽然界嵴上部和右上肺静脉解剖位置邻近,使得二者的P波形态有重叠,但可以通过比较心动过速时和窦性心律状态下V导联的P波形态来区别。对于右上肺静脉起源房速,V1导联P波在心动过速时是直立的,而在窦性心律时是正负双向的。而界嵴上部起源房速,在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律时,V1导联P波均表现为直立。下壁导联P波极性决定房速起源于上、中或下界嵴(即起源于上界嵴的P波在下壁导联呈正向,起源于中界嵴的P波呈等电线或双向,而起源于下界嵴的P波则呈负向)。

  

三尖瓣环、右心耳及冠状窦口起源的房速

       局灶性房速可能来自三尖瓣环周围的任何部位,其特征表现为V1、V2导联P波倒置,在随后的胸前导联逐渐过渡为直立的P波。非间隔部位起源房速,心电图V1导联P波呈负向;靠近前下部位,全部胸前导联P波负向(见下图);向上靠近间隔部位,心电图表现为从V1导联P波倒置向前侧壁导联P波双向、直立逐渐变化。其他的P波特征包括在aVL导联P波正向、I导联P波直立或位于等电位线上。

       右心耳起源房速多见于心耳侧底部或心耳顶部,由于在解剖上与三尖瓣环上部位置邻近,因此也表现为V1、V2导联P波倒置,随后的胸前导联逐渐过渡,直到V6导联P波为正向,下壁导联P波的特征为振幅低的正向波。

       冠状窦口起源房速的P波形态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性,即在Ⅱ、Ⅲ、aVF导联呈深度倒置(负向)。V1导联P波通常是等电位、正向或者负正双向的,在胸前导联具有多变性。aVL和aVR导联中P波则一定是正向的。

房间隔起源的房速

       房间隔起源房速的P波形态是多变的,并且左侧和右侧位点存在重叠。

前间隔房速(起源于膜部间隔以上),心电图V1导联P波呈负正双向或倒置,下壁导联P波正向,房速P波比窦性P波窄约20ms。

中间隔房速(起源于膜部间隔以下至冠状窦口以上部位)、心电图V1导联P波双向或倒置,下壁导联P波呈负向。

后间隔房速(起源于冠状窦口周围或以下),心电图V1导联P波直立,下壁导联P波倒置,aVL、 aVR导联P波直立。

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部及无冠窦起源的房速

       二尖瓣环上多个位点已证实为房速的病灶,但多数位于左纤维三角相邻的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部。来自该部位房速的特征是V1导联呈负正双向波,在aVL导联P波呈等电位或者负向,下壁导联呈低振幅或等电位的。由于解剖上接近,起源自无冠窦房速的P波形态非常类似起源自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部的房速。

肺静脉和左心耳起源的房速

       肺静脉开口是左心房房速最常见的起源位点,它位于左心房后部。包括V1导联在内的全部胸导联P波为正向,几乎所有肺静脉开口起源房速的P波在aVR导联为正向,在aVL导联为负向或等电位。与右肺静脉相比,左肺静脉起源房速的P波在V1导联具有更宽的切迹(见下图)。右肺静脉房速的P波在Ⅰ导联中总是正向的。在下壁导联中,上肺静脉房速的P波总是正向的,而下肺静脉房速的P波可能是负向的、低振幅正向或者等电位的。由于上下肺静脉非常接近并且存在显著的解剖变异,区分上下肺静脉房速比较困难。

       左心耳紧邻左上肺静脉,因此有相似的P波形态。若P波形态在V1导联和下壁导联宽阔直立且有切迹,在Ⅰ导联P波呈深的负向波,则提示病灶位于左心耳见下图

冠状静脉窦体部起源的房速

       冠状静脉窦体部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内、距离窦口几厘米的局灶性房速的特点是,与冠状窦口相比起源偏左、偏后,因此V1导联P波形态宽且直立。下壁导联P波也呈深倒置,aVR导联P波为正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电课堂】刘世明教授: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定位局灶房性心动过速
【心脏电生理】十一、 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诊断和消融治疗
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鉴别局灶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
【心电文章】杨延宗、洪丽老师:肌袖性心律失常及其P′波特征
【心系列186】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心律学】李述峰教授: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