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平乐》:称霸政坛20年的吕夷简,让宋仁宗害怕,最终还是倒台
userphoto

2022.10.16 河南

关注

《清平乐》中的吕夷简,老谋深算,在与所有人的对决中,最终都胜出。当年郭皇后被毒死,范仲淹怀疑吕夷简主谋,不断弹劾他。而宋仁宗也知道范仲淹有才,一心为公,但相比于吕夷简来说,宋仁宗还是更需要吕夷简一些,就把范仲淹贬到地方去了,目的是保护范仲淹,知道范仲淹斗不过吕夷简。不过,吕夷简太厉害了,也让宋仁宗感到害怕,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宋仁宗彻底终结了吕夷简的仕途。

庆历二年(1042年)冬天,天很冷,年过60岁的老宰相吕夷简仍是风雨无阻的上早朝。在大殿中,吕夷简的存在就犹如泰山一般震慑着文武百官,那种力量和威严,对官员们来说,比宋仁宗还要强大。20多年来,大宋王朝的每一个重要决策和官员的任免,都脱离不开吕夷简的掌控。

《清平乐》中的吕夷简

今天的这次早朝,似乎与往常一样没什么区别,吕夷简和众臣一起等着仁宗皇帝的到来。只不过,今天吕夷简起得特别早,因为昨晚接到西线军报,说西夏派出特使前来讲和,向宋称臣。于是,整个一晚上吕夷简都没有睡好,就想着早朝皇帝肯定会问对策,就思考了一晚上,早上又起得很早,精神显得有些不济。终于,仁宗来了,吕夷简带着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此时的吕夷简显得精神有些恍惚,以为行拜大礼结束,就站了起来。但是,站起来的吕夷简发现,文武百官仍然在跪拜磕头,满朝的宦官、宫女都在盯着自己,而高坐在龙椅上的仁宗也一脸错愕得看着自己。

吕夷简大惊失色,急忙下跪,跟着大家继续磕头行礼,但明显慢了半拍,文武百官都看得一清二楚,但都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指责吕夷简。散朝之后,吕夷简就前往中书省办公,宋仁宗特命宦官给吕夷简送去炭火和姜汤。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就皆大欢喜了,但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让吕夷简始料未及。

因为,宋朝向来是以儒学治国,非常注重礼制。朝堂失仪,轻则罚俸,重则免官,百官们都对吕夷简少拜一拜议论纷纷,不免有些幸灾乐祸。

吕夷简

其中,有一个叫张弘的举子,听到了这件事情后评价说:“吕公担任宰相很久了,绝不是一个不谨慎的人。这次吕公朝会失仪,乃是老天夺去吕公的魂魄,估计吕公命不久矣。”这本是酒桌上随口一说,但这话却在京城官场迅速传开,百官都在议论说:“快了快了,吕夷简快要倒台了!”

大家之所以这样议论,一个重要原因是吕夷简一直都立身严谨,几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自从他拜相以来,上早朝,从未因个人原因迟到过,甚至每天进入大殿,站立的位置,都是同一块砖,分毫不差。而这次吕夷简竟然在朝堂失仪,一贯正确、永不犯错的吕夷简,竟然会在百官面前出现一次失误,而且是那么明显,这就让人不免浮想联翩了。

果然,办完公事回到家的吕夷简,竟然真就一病不起,几天时间病情加重,根本无法上朝处理政务。

吕夷简病倒了,宋仁宗就发愁啊,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也不可一日无宰相啊。于是,大权都落在了晏殊身上,在吕夷简主政时期,晏殊虽然职位上是枢密使兼宰相,也是一品大员,但晏殊都是站在吕夷简身后。现在也是如此,吕夷简虽然病重,但晏殊在处理一些公务,遇到难以决断的,都会先派人请示一下吕夷简,吕夷简点头之后再呈报仁宗。

因为,晏殊是个明白人,就算吕夷简病重,但依然是朝中一把手,自己还需要夹着尾巴做人。

但是,吕夷简的病情不但未有好转,还加重了,中风了,连右手都抬不起来。宋仁宗听说了之后,还派人送去自己的胡须,转告吕夷简说:“听闻天子的胡须可以治疗百病,朕担忧吕公,特剪下胡须赏赐给你。”

吕夷简当然知道胡须治病是骗人的,但皇帝的恩宠让他感动得稀里糊涂。感动之余,吕夷简也开始反思,觉得自己已经病成这样了,再把持着朝政也不太好,就向宋仁宗上书请求辞去宰相之位。但是,宋仁宗没有同意,只是暂且让晏殊、章得象等人处理日常工作,军国大事方面难以决断的,还需要前往吕府与吕夷简商量,为此,还加封吕夷简为司空、平章军国重事。

宋仁宗不但不同意吕夷简辞官,还对他加官进爵,以示恩宠。但是,一些精明的官员却认为,皇帝给吕夷简加官进爵只是表象,背后却是帝王心术。因为,仁宗皇帝自少年即位,开始是活在嫡母刘太后的阴影之下,等到20多岁好不容易亲政,朝政又被吕夷简把持。从忠诚度方面来说,吕夷简确实是很高,对仁宗是绝对的忠诚。但是,吕夷简掌控朝堂的时间太久了,而且整人的手腕也太高明了,这让年过30岁的宋仁宗,除了对吕夷简有一份尊敬之心外,也难免生有畏惧之心。(吕夷简整人手段:《为啥他能称霸政坛20年?看他“伤人于无形”手段,你就明白了》)

现在吕夷简病重,正是宋仁宗撤掉吕夷简的好时机,但他不想自己出面,自己要当一个好人,坏人让别人去当,宋仁宗一直是这样干的,如废掉郭皇后,当年就是暗示吕夷简出手的。现在要剥夺吕夷简的权力,也需要借别人之手,这点可以从接下来官员对吕夷简的弹劾看出来。

庆历三年正月,陕西转运使孙沔第一个站出来向吕夷简开火,上奏仁宗,列出了吕夷简几大罪状。

1,自宋朝开国至今,有八十年有余,在本朝景佑年间之前,朝廷都不追究上书言事者,不打压反对派,朝堂上准许有不同的声音。可如今的朝廷,却没有一个人敢向陛下进言,这是一件悲哀的事。

2,地方州县官员都是一些年老昏聩的庸才,没有一点朝气。

3,在对外方面,与西夏开展都失败,如今的大宋,可谓是内外交困,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吕夷简。

孙沔指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事实,但如果全都算在吕夷简的头上,就不太合理了。吕夷简上台,确实挤走了很多敢于挑战他权威的官员,如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人,甚至还扳倒了宰相王曾,不分官位高低,一律贬斥到地方。从此,放眼整个朝廷,再也没有人敢挑战吕夷简,关于这一点,孙沔确实是没有冤枉吕夷简。

但是,官员庸碌无为和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还是宋朝本身的问题,是宋朝建国之初的制度缺陷导致的必然结果,如三冗三费、崇文抑武等。一旦地方发生民变,北宋多采取招抚政策,让那些饥民参军。如此一来,官员越来越多,军队越来越多,开支自然越来越多,这些都不是与某个官员有关。

因此,当孙沔的奏章上去后,大家都为孙沔捏一把汗,但是,宋仁宗却是把奏章压下来,当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既没有褒奖孙沔,也没有斥责他。不久,欧阳修、余靖等台谏官纷纷上表,弹劾吕夷简,朝堂上掀起了阵阵“倒吕”浪潮。

而此时的吕夷简,也明白自己的仕途快走到头了,因为宋仁宗没有像往常一样斥责挑战吕夷简的孙沔,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当听闻被孙沔弹劾后,告诉前来探望他的晏殊等人说:“元规(孙沔)说的都是劝我改过的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只是可惜我晚听到十年啊。”

不久,吕夷简再次递交辞呈,宋仁宗就下诏,同意了吕夷简的辞呈,免去他宰相一职,吕夷简时代正式结束了,很快将迎来范仲淹的改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仲淹一生敬佩两人:一位是举荐他的晏殊,另一位只给了他12个字
可敬的范仲淹
宋仁宗视角中的范仲淹
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千古完人?只因他做到了这3点
心高气傲的范仲淹,为何完全变了一个人,让宋仁宗无比失望呢
文韬武略范仲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