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事谁能知究竟 人间最怕是流言

有事但逢君子说,是非休听小人言。

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

谗言败坏真君子,美色消磨狂少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留下格言警句,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智慧,成为为人处世的箴言信条。明清时期有不少编纂,譬如《菜根谭》、《廖凡四训》、《格言联璧》等等。现代人也有不少编纂。上述诗句就是现代人集句。来自不同语境,但反应一个共同话题:流言!

萨特说:“存在即合理!”南怀瑾先生说:“有其事必有其理。”反过来说,“有其理必有其实。”所以潘庆玉教授《富有想象力》一文中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科学和人文的概念和命题体系,更是人类探索精神的伟大叙事。知识深深根植在人性深处。知识的本质是故事;能力的本质是游戏;素养的本质是实践。”

知识作为人类探索精神的伟大叙事。人类的探索,不仅是对外部空间的探寻,更是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追问。这种追问的结果,或者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或者规律,但大多数追寻的结果:无解!

一、流言与谶语

万事谁能知究竟,人间最怕是流言。

正是基于问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谁能“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扰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结果总是陆游笔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白居易有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最好的结果是交给时间,但最坏的结果也是时间,因为人生太短,有时候等不起,熬不住!

而世上最为奇妙的就是,在事情出现之前,总有一些“流言”,自然,在古代常常童谣或者图谶的方式出现。比如秦始皇时,有仙书和 童谣均传 “亡秦者胡也”;西汉时期汉昭帝当年,泰山有石头忽然自立,柳树叶子上出现什么的图谶:“公孙病已立”。自然,这种谣言都让当时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秦始皇对此有严格的禁令,秦法有“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但依然不能禁止私下的传播。但还是做出了应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论》)

但世界的奇妙就在于不确定性,或者说“天意难测”。秦朝灭亡应在二世“胡亥”身上,“公孙病已”则应在汉宣帝身上(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

人们把这种结果称为“一语成谶”!

学者叶匡正认为,“谣言与真相有一定的辩证关系。谣言的盛 行,往往表明真相的匮缺、信息沟通渠道的不畅,或人们探知真相的成本过高。谣言未必虚假或者诽谤,他更多的情况只是未经证实而已。”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谣言就是有人可以伪造。《太平广记 ·妖妄一 ·骆宾王》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唐裴炎为中书令,时徐敬业欲反,令骆宾王画计,取装炎 同起事。宾王足踏壁,静思食顷,乃为谣日:“一片火,两片火, 绯衣小儿当殿坐。”教炎庄上小儿诵之,并都下童子皆唱。炎乃访学者令解之。召宾王至,数啖以宝物锦绮,皆不言。又赂以音乐妓女骏马,亦不语。乃将古忠臣烈士图共观之,见司马宣王,宾王炊然起日:“此英雄丈夫也。”即说自古大臣执政,多移社稷。炎大喜,宾王日:“但不知谣谶何如耳?”炎以谣言片片火绯衣之事白。宾王即下,北面而拜日:“此真人矣。”遂与敬业等合谋,扬州兵起,炎从内应。书与敬业等,书唯有“青 鹅”字。人有告者,朝臣莫之能解,则天日:“此‘青字者,十二月。鹅字者,我自与也。”遂诛炎,敬业等寻败。

骆宾王是神童,但在政治上并不成熟。用自己的才学制造谣言,把自己搭了进去,最后把自己也葬送了进去。

人为制造的谣言及时再精巧,也会被人破解。就像谋杀案,学过犯罪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难破的案子不是谋杀案。谋杀案虽然嫌疑人处心积虑,不断设局,但还是有不少蛛丝马迹暴露出来。

而谶语的特点就是模糊性,难解或者误解。范文澜先生说:“谶是谜语式的预言”。也就是说,谶要费心思猜才知其结果,更多的是不知道结果。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武则天的:

“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以问淳风,对日:‘其兆既成,已在宫中。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孙且尽。’帝日:‘我求而杀之,奈何?’对日:‘天之所 命,不可杀也⋯⋯虽受终易姓,而不能绝唐。若杀之,复生壮者,多镣而逞,则陛下子孙无遗种矣。’帝采其言, 止。”(《新唐书·李淳风》)

这段文字出自正史,应该属实。不过任凭唐太宗如何聪明,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才人会成为一代女王!

二、诗谶:年年岁岁花相似

除了预示王朝的兴亡以外,历史上还有一些知名人物的祸福与自己诗句有着紧密联系,人们把这些称为“诗谶”。也许因为看透了历史规律,诗谶自唐宋开始。

譬如我们最熟悉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刘希夷。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刘希夷)尝为《白头吟》吟 日:‘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日:‘我此诗似谶,与石崇“自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 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日:‘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 ,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宋王谠在所作《唐语林》中则肯定其为宋之问所害:“刘希夷诗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即宋之问也。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此两句,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囊压杀之。

因为贪图诗句杀人,或者因为自己诗写得好而被杀,这也是中国这个诗的国度独有的文化现象吧。

《王直方诗话》则记载这样的故事:

“苏子美(舜钦)尝作《春睡》诗云:‘身如蝉蜕一榻上,梦似杨花千里飞。’欧公(欧阳 修)见之惊日:‘子美可念!’未几果卒。

苏舜钦写诗本想表达超脱之情,不料居然真的“仙逝”。更妙的是欧阳修,居然根据其诗词认为苏舜钦不久于人世,可见诗谶的观念在宋代十分盛行。

《宋稗类钞》中记述一则秦观事情,故事与此大体相同:

秦少游,驾方回,相继以歌词知名。少游有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其后迁谪,卒于藤州光华亭上。方回亦有词云:“当年曾到王陵铺,鼓角悲风。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后卒于北门,门外有王陵铺。人皆以为词谶云。

秦少游谪古藤,意忽忽不乐。过衡阳,孔毅甫为守,与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饮于郡斋。少游作《千秋岁》词,毅甫览至“镜里朱颜改”之句,遽惊曰:“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遂赓其韵以解之。居数日,别去,毅甫送之于郊,复相语终日。归,谓所亲曰:“秦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未几,是卒。

秦少游之子湛,自古藤护丧北归,其婿范温候于零陵,同至长沙,适与山谷相遇。温,淳夫(范祖禹)之子也。淳夫既没,山谷亦未吊其子,至是,与二子者执手大哭,遂以银二十两为赙。湛曰:“公方为远役,安能有力相及。且某归计亦粗办,愿复归之。”山谷曰:“尔父,吾同门友也。相与之义几犹骨肉。今死不得预敛,葬不得往送,负尔父多矣。是姑见吾不忘之意,非以贿也。”湛不敢辞,既别,以诗寄二子,有曰:“昔在秦少游,许我同门友。”又曰:“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又曰:“秦郎水江汉,范郎器鼎鼐。逝者不可寻,犹喜二子在。”又曰:“往时高交友,宰木已枞枞。今我二三子,事业在灯窗。”今集中载《晚泊长沙走笔寄秦处度范元实》五诗是也。前辈于死生交友之义如此。

自然,这些诗句并非作者主观之判断,更非作者的期望。至于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依旧无解。我们只能称之为“心灵感应”吧!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都是作者所为,大体都可以个解释。不过王熙凤的判词,其中一句相对难解:“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第三句,“一从二令三人木”,解释纷纭,好事者可以研究一番,这里不再赘述。因为是“人为”,大体言之成理可也。

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易经》中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世界总是不停地发展变化之中,天地感万物而化生,势必要用某种方式给人们呈现。至于借助什么人,或者使用什么方式或者途径,则不一而足。

南怀瑾先生认为:“一切宗教都是站在死的一头看人生,所以看人生都是悲观的,看世界也是悲惨的。只有我们《易经》的文化,看人生是乐观的,永远站在天亮那边看。”(2)诗谶中许多诗人常常表现的比较悲观,而人生的结局与诗句出现相似性,也就显而易见。

就人生而言,不妨积极点,乐观点,遇事不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是而已!

注:

(1)叶匡正:微博的谣言与谶语.J.《公关世界》 2013年第6期:56

(2)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第319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往事16——刘希夷:忧郁的情歌王子
初唐诗人知多少?一人一首传世之作!(果断收藏)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赏析
文史知识 | ​傅道彬:周公恐惧流言后
代悲白头翁
一首诗引发的血案:唐诗人宋之问谋杀外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