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吧,去找小朋友玩”,对不敢交朋友的孩子,这是最没用的一句话

在我们小区的游乐场,每天傍晚都会聚集一大帮孩子,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小朋友。 有时看着他们在一起玩我会感叹,社交这种能力,有一部分真是天生的。 有一些孩子吧,家长也没怎么引导,但他们天生就是能够如鱼得水的跟所有孩子打成一片。但对有些孩子来说,要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像妞妞,她就曾经“不敢”去找朋友玩,明明很羡慕、很想去,在一边探头探脑,但就是不肯迈出那一步;还有的孩子则会假装很“傲娇”:哼,我才不和他们一起玩呢。

这时候家长最常见的做法,是不停推孩子:去,去一起玩!

如果推不动,就会得出结论:“这孩子太胆小”,或者“这孩子不合群”。

今天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推孩子去交朋友没有用呢?

“胆小、不合群”的真实意思:我不知道怎么做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满屋子陌生人的鸡尾酒会,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你是一个局外人。 我应该找谁搭话?怎么引起话题?怎么把谈话维持下去?他们会喜欢我吗? 那时候,你心里一定很窘迫,恨不得掉头离开。 这就是孩子在加入游戏时的感觉。 他们在那一刻,心里有两重担忧: 第一,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第二,我害怕被拒绝,那样表示我很不受欢迎。 这时候,家长如果仅仅是推着他们说“去吧去吧”,往往没有用 ,因为这没有解决他们心里的担忧。

我们在帮助孩子加入游戏的时候,光有鼓励是不够的,还得给孩子技巧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支持。 还有些家长会说,“不玩就不玩吧,我们自己玩”,这样做又太过消极。因为社交自信是需要一步步积累的。 当孩子在社交中积累了足够多正向的体验,就能建立起社交自信。而“加入游戏”,显然是关键的第一步,是儿童社交中的一个核心技能。

说“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并没有用 有些家长会说,我教他怎么交朋友了啊。我教他走过去,说“你好,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但是没有用。 这确实是我们最常见的教孩子交朋友的方式,但很多情况下对方都会假装没听见,不搭理。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在童年期的社交方式和成人并不一样。 美国的儿童社交专家迈克尔·汤普森博士说: 良好的同龄社交技能并不包括说“请”以及“谢谢”,很多父母把有礼貌和良好的社交技能弄混了; 孩子们很少向对方介绍自己,他们直接就开始一起玩了。他们或许会问另一个孩子的名字,但不会想到要说出自己的名字; 当这些孩子低头不理的时候,这种拒绝并非出于恶意,只是因为那些孩子自己也缺乏社交技巧。 所以,仅仅是介绍自己、询问能不能一起玩,并不是有效的破冰方法。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加入游戏的方法:我能提供帮助 汤普森博士讲过一个例子: 在一个一年级班上,一天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卫走向两个正在一起搭积木的孩子。他先看了一会儿,然后说:“好酷啊,这是什么?” 其中一个孩子解释说,这是一个停车场。大卫说:“那我去拿一些小汽车来。”随后向玩具架跑去,捧了好几辆玩具小车过来,问那两个孩子应该把哪辆车停进哪个停车场,很自然地加入了游戏。 来看看大卫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观察一下对方在做什么,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赞美;第二步:想想别人需要什么,提供帮助。 这也是汤普森对”加入游戏“的建议。 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视角的转换。因为孩子是以“我”为中心的,当他们想要加入游戏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我”要得到什么,而不是我能提供什么。这样的转换,是需要大人来“提点”的。 

前期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妞妞积累了很多加入游戏的正面体验。 有一次我们在北京的酷酷兔乐园玩,几个大一点的小姑娘在堆沙堡,妞妞也很想加入,但是姐姐们不愿意带着小屁孩玩。我就问那几个小姑娘:你们堆的是艾莎公主的城堡吗? 几个小姑娘眼睛一亮:对啊,你看这里还有一条护城河呢。我说:护城河里怎么没有水呢,妞妞你有桶子,你能帮姐姐们装点水来吗? 妞妞开心地去打了几趟水,自然地玩到一块了。 多示范几次,妞妞自己就慢慢有了这样的思维。 一次在我们小区里,几个女孩在挖草煮饭,妞妞主动把滑板车上的篮子拆下来,说,我有篮子,可以帮你们装草。

加入游戏的技巧需要刻意练习 练习社交技巧,就像学习一门乐器,每个人都需要练习。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天生气质不同,所付出的努力也会不一样。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加入游戏,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一种有效的练习方式,就是“角色扮演”。 妞妞上幼儿园之前,为了帮助她适应,我经常在家跟她玩模拟幼儿园的角色扮演,怎么加入小朋友的游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模拟场景。 有时我会让妞妞成功加入进来,让她主导游戏的走向,有时我也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假装没好气地拒绝她一起玩,再和她一起想如何应对。 很多情况下,孩子需要先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然后在真实的场景中练习,循环重复很多次,才能变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告诉妞妞:小朋友拒绝你,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你。也许此刻他们不想分享自己的玩具,就像你有时候也不想分享;也许此刻他们就是想一个人玩,就像你有时候也不想爸爸妈妈打扰你;也许此刻他们不再需要一个人加入,因为每个人都有安排了,他们不想破坏这种安排。 孩子很善于感受,却不善于解释。所以,教育有时就像打“预防针”,帮助孩子以正向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境遇。这样,在被拒绝的时候,他们能不以为忤,依然愿意积极地去尝试。 

现在妞妞非常喜欢、愿意交朋友,也能很自然地融入群体。如果不是写这篇文章,我几乎都要忘了,我曾经为她的社交付出过这么多的努力。 所以也想给有这个困扰的爸爸妈妈们打个气。大家可以看看之前我写的几篇关于儿童社交的文章: 幼儿园里的4类孩子,哪一类容易被欺负?最重要的社交能力是什么?培养解决社交冲突的方法 理解+接纳+方法,不焦虑、不忽视,帮助孩子积累社交自信、体验社交的愉悦感,每个孩子,都可以是有“社交商”的孩子。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下方专辑阅读哦~

后记经常会有爸爸妈妈私信我聊天,说孩子太胆小、不合群、不愿意交朋友,怎么办?

我会先让他们给我讲讲具体的场景。通过和他们一起分析会发现,孩子的胆小不合群后面,总有具体的原因。有些孩子是因为不喜欢别的小朋友抢自己的东西,有些孩子不喜欢被使唤当跟屁虫,有些孩子是别人聊的话题她接不上……找到具体问题,就能具体解决了。

我一直反对用“胆小”、“不合群”这样笼统的的词语来概括一个问题,因为这样大而化之的标签,会让我们被一种混沌的焦虑裹住。心不明则眼不亮,看不见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放掉这种混沌的焦虑,只去想具体问题、具体原因、具体的解决办法,反而会心明眼亮、豁然开朗。这不止适用于社交,也适用于育儿中所有的方面。问问自己,你是一个心明眼亮的父母吗?

最后,记得把我们设置星标,多留言、多点在看,标准姿势走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自愿选同桌:孩子的社交世界最残忍
辟谣:孩子不“合群”就是自闭?天生气质有差别,别急着下结论
孩子不合群?警惕宝宝的“社交恐惧症”,偶然看到这个也吓一跳
不爱跟别人玩,就是不合群?孩子不合群的真相,80%的人都不知道
最毁天才的做法:把不合群的宝贝硬往人群里推
孩子交不到朋友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