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窦文涛和蒋方舟,同一件事,不同结果:大人的一句话,就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做企业管理的朋友聊天,聊到彼此的工作,他说他刚刚帮一个公司老板解决了他头疼的问题。

我说挺有意思,聊一聊。

他说那是个小企业,员工总共十来个,老板特别强调执行力。而这个老板一直觉得自己公司员工爱偷懒,执行力不行,于是,老板就给员工们都设置了非常细的KPI,从上班严格的打卡,到小时报告,都用过了。

结果,工作效率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陷入了老板认为员工执行力不行-老板不停卡节点-员工疲于奔命,为了KPI而KPI-工作产出不高-老板认为员工懒惰-更加严格卡节点这样的恶性循环。

我问他问题怎么解决的?

他说他跟员工和老板都详细聊了一圈,最终发现问题并不是员工的能力或者态度问题,而是老板的期待和认知问题。

说白了,当老板认为下属是优秀的、负责的,给到了下属信任和适当的激励,那么受到信任和授权的下属,心中会形成自我肯定的正向力量;但如果老板认为下属能力很差,态度不行,总是偷懒,很多时候,下属会真的变成工作能力和效率都不行的那个人。

他说他做企业优化,除了大家认为的公司制度和流程的优化之外,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捋顺上下级之间的期待,让主管能更多的信任和授权下属,从而让公司走向正向循环。

我当时就说,哎,这跟教育也很像啊,越觉得自己的娃不行,他可能真的就哪哪都不行,越信任自己的孩子,反而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都会超出家长的期待。

于是,我们就聊到了罗森塔尔效应。

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提出的。

1968年,罗森塔尔带助手们来到一所乡村小学,在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要保密,免得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数的20%。

8个月后,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但其实,校长和学生都不知道的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有去看这个测验的成绩。

我的朋友说,企业管理里也有罗森塔尔效应,是哈佛商学院教授李文斯就把罗森塔尔效应引入到管理学中,结果发现这个效应仍然存在并且发挥很大作用,并且,他说他见过太多的企业,太多这样的案例,员工的能力高低,有些的确是能力问题,但跟老板或者主管的期待和激励也有很大关系。

我俩的聊天,让我想起很早之前看圆桌派,有一期节目里窦文涛蒋方舟他们聊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蒋方舟说自己上幼儿园那会,有一次放学等妈妈来接,特别想尿尿,但是老师不让尿,因为老师已经拖过地了。就这么一直憋着,终于等到她妈妈来,结果她往教室门口走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一路走一路尿,这一路就听到老师在就在后面骂她。

蒋方舟说这种羞耻的感觉持续了很长时间,特别憎恶自己,直到很大了才觉得这件事情不是自己的问题。

窦文涛听了蒋方舟的故事,说自己也有一个小时候在学校尿裤子的情况。

他说自己读书时是一个比较害羞胆小的人,第一次参加一个演讲比赛,因为过度紧张,演讲到第三段的时候忘词了,窦文涛说当时感觉特别尴尬和害羞,结果一股暖流顺着左裤腿就下来了,于是他落荒而逃。

后来老师找他聊天:窦文涛,你虽然那天表现不算太好,但是你背诵的那两段声情并茂,我推荐你再去参加区里的比赛比。

就是这样简单的鼓励,窦文涛鼓起勇气加区里比赛了,结果拿了第二名。

从此以后,他对自己就逐渐有了自信,也愿意上台分享,最后也顺其自然的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

其实,蒋方舟和窦文涛的故事,也体现了罗森塔尔效应。

同样都是尿裤子,但这次的经历给他们带来的心理感受完全不一样。

罗森塔尔后来把自己这个实验总结为,权威性谎言。

“权威性谎言”意味着:在校方那里,罗森塔尔是权威,而校长之于学生,校长是权威。权威随便说一个谎言,最终这些学生就会按照谎言的走势去发展。

权威说这个学生有前途,这个孩子就真的有前途;权威说这个学生没戏,那这个学生就真的没戏。权威嫌弃一个学生,那学生到后来都会自己嫌弃自己。权威喜欢一个学生,那学生也会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

这么想想人类的心理活动也挺有意思的,不止儿童如此,连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也会被“权威”左右和干扰。

或许,归根结底,这跟人类是群居性动物有关系吧。

我最后问我的朋友,我说你们有没有不成功的案例?

他说有啊,有时候,跟老板说了要信任和授权员工,老板也说没问题,但信任仅仅浮于口头,实际行动中仍然时时刻刻在提防和考验员工,仍然是发自内心的不信任,他说这种情况优化失败的几率挺大的。

这跟养娃何其像啊?

有些家长会说,我给过我孩子信任啊,但是他没有变成我想要的样子啊,他仍然是个熊孩子啊。

这就说到了核心问题,你给孩子信任是为了实现一个目的,还是真心的认为如此。

如果你真心的认为一个孩子好,哪怕没有任何语言上的夸奖,你打心眼里透露出来的态度和情绪就会让这个人感受到;同样的,如果你厌恶一个孩子,哪怕在言语上多么夸奖他,但是真实的厌恶也是隐藏不住的,一定会被或多或少的感受到。

换句话说,你的老板是皮笑肉不笑的夸你,还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你的工作,你是很容易感知到的。

孩子也是如此,说白了,孩子不傻。

对于一个小小的生命来讲,我们就是他们的权威,我们在言语或实际行为里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成为孩子们的未来。

我身边人都觉得小胖特别讲道理,那是因为在我眼里,我一直都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尊重,所以他也尊重我的想法。

而有些熊孩子之所以熊,可能也是父母以及周边的权威认为他就是“熊孩子”,他就越来越是熊孩子。

所谓的“权威期待”,那是你意识里,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状态。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窦文涛问蒋方舟:要是到35岁还没结婚呢?蒋方舟的回答亮了
窦文涛:孩子的灵慧会随着成长而泯灭,蒋方舟:坚持读书
窦文涛对谈蒋方舟,讲述那些猪一样的队友,笑的我肚子疼
清华才女蒋方舟和才女徐静蕾的聊天对话,窦文涛沉默了!
李玫瑾:养好孩子从6岁之前斗勇,12岁之后斗智
蒋方舟陕西坐驴车, 车夫竟是窦文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