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重在家庭,要通过家长自我成长来影响和引导孩子成长

国家“双减”教育政策推出来,减少学生负担,减少课外培训,说明加强家庭教育更加重要。心理讲座要体验,一枪打四只游戏。

一、家庭教育本质是什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正常的,认清家庭教育本质是基础,可以让家庭教育发挥有效作用。

1、家庭教育重在家庭还是重在教育?

教育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种,区别在于前者重在教育,是老师讲道理,后者重在家庭,是家长讲心理,道理是讲逻辑的,直接、迅速、给出明确答案,心理是讲关系的,间接、缓慢、引导找出答案。举例,踢门事件和交友事件。

为何家庭教育不能讲道理?在于家庭环境、心理状态、有效导向、道听途说,可以说道理和心理反着的,比如内向孩子、孩子告老师等故事。

2、家庭教育中孩子更了解父母还是父母更了解孩子?

家长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孩子在学校最看重什么?孩子懂道理比家长少吗?

3、家庭教育以自己需要为中心还是以孩子需要为中心?

家庭教育讲心理为何难?因为以别人为中心很难。认知心理疗法,事情一旦发生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影响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其看法”,大脑额叶皮层和情绪边缘系统关系,情绪脑双回路系统。

二、家庭教育如何进行?

“管住嘴迈开腿放开手”,“先做人再做事”,“做好家长就是做好人”,这说明家庭教育涉及个体与关系两个因素。

讲心理是讲关系,那么谁来讲关系呢?做好家长就是做好人,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志铭故事。

家长如何在教育中讲心理?达克效应,自我成长四部曲,比如打羽毛球不让着孩子是无知,接受急脾气多倾听是自知,有示弱意识是觉察,尊重孩子意见是习惯。

接受自我局限,先接受再改变。

全过程情绪管理技术训练。

三、家庭教育如何检验效果?

4、你爱孩子吗?如果是的话,请举例至少5件事情。

爱是动词不是名词,是心理不是道理,是具体行动不是口头承诺。爱孩子就是看家长实际做了多少爱孩子的事情。

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出指导,我们可以反思具体做了哪些事情来满足孩子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爱和归属、尊重、成就感话语权等。

5、如果回答上面问题,接下来还要继续追问,作为家长你觉得孩子爱你吗?如果是,也要举例至少5件。

因为爱孩子要以孩子为中心,也就是以孩子感受爱为中心,我们做的不是孩子渴望的,就不是爱,起码没有效果,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含义。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做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爱是农业,需要点滴入微,因人而异,人性化,爱不是工业,不能简化标准化,物化。让孩子感受到爱,这才是家庭教育根本。

6、回答了以上问题后,家长已经做非常好了,还是提醒一句,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爱,是立足长远还是暂时安好?

亲子之爱不同于其他的爱,就是以分离为目的,孩子总是要远走高飞,家庭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孩子心智成熟,有利于未来个人发展,而不是满足于当下的舒适。

这点会有很多误区,表现出来之一就是家长习惯化思维“不打不成才”,多批评才能不骄傲抗挫折,这样看似是为了孩子长远,问题在于自尊才能自信,一味打压与否定就会打击孩子自尊,安全感无法满足。

再一个误区做法,只要孩子当下喜欢的需要的,不分对错是否有益长远,一味全部满足,即时满足,那就类似培养脆弱与自私,缺少了延迟满足的心理能力培养。

小结,做好家长不容易,做家长需要培训,需要在亲子互动中不断学习,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借助陪伴孩子成长这个机会,作为学习提升人际关系的机会,不断提升自我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师大教授:18万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后,3个建议给家长
问题孩子的背后通常有一个糟糕的亲子关系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10个表现,家长一定要知道#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抖音短视频
校长要学会“教家长做家长”
家庭教育沙龙|你知道吗?唠叨是一种畸形的'爱'。
2-16岁孩子必经三个叛逆期,如何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