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做喜欢的事,避免孩子患上“空心病”

假设现在全世界取消了工作,至少会有一半人患上严重心理障碍,这是因为我们中许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1、“空心病”现象,欲望满足后的价值观迷茫

北大心理学者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针对当下许多优秀孩子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却又难以治愈的现实,提出一个概念“空心病”。他说,“‘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大概有这么几点: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据徐凯文教授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残酷现实。

英国诗人说过一句话,“贫穷而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当我们物质匮乏时候,为了活下去忍耐性特别强,对于心理问题无暇顾及,也很少产生心理问题,然而一旦物质极大丰富后,“仓廪实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随之产生出许多层次不同的心理需要。

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就是低层级需要是基础,一旦满足后就要追求高层级需要,比如生理需要满足后,就会追求安全感需要,而后是社会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个人价值需要,后来又提出来还有自我超越需要。

对此,我们可以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但更加积极的说法是,“人是潜能无限的”“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何活着,没有生活追求目标时候,外表看似与常人无异,可是自己心中就会出现“空心病”现象,用我们老祖宗的话说,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其实,这就是价值观缺失的表现,是缺失自我认知的迷茫。

2、家庭教育底线思维很重要

有个高考全省前三名的孩子,原本有非常好的科研前途,可是进入大学第一个月就有自残行为,后来持续治疗效果都不好,考试获得第一名认为再也没有目标可求,最后没能毕业无奈退学,这对家庭还是社会都是巨大损失。

因此,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不是为了孩子出类拔萃,也不是要求孩子光宗耀组,必须认识清楚底线是让孩子起码身心健康。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才会正常的努力拼搏,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耀,真正不畏挑战,出类拔萃去迎接未来,而不是被家庭胁迫着争取荣光。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到了多少呢,尤其这个衣食无忧的时代,大家竞相比较的年代,对此,徐凯文看的非常清楚:

“弗洛伊德时代是强调神经症的时代,很多神经症的产生是因为强大的超我和道德感。而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感已经一步步让位于非常即时的满足,像婴儿般当下获得的名或者利。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有越来越多物质的满足,却越来越多地开始失去自我。这并不是一个居于道德层面的评判,而是我们看到现实的临床现象。”

也即是说,道德“超我”的要求已经让位给现实的欲望“本我”,以至于物欲名利的满足背后,找不到真实的“自我”。

因此,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底线思维,即要让孩子首先心理健康,知道自己是谁,喜欢做什么,做什么事情发自内心喜悦,有积极价值观。

这个底线思维用我曾经的话说,就是一个孩子的优秀主要孩子努力的结果,与父母有关系但不是太大,而一个孩子的糟糕与不幸,则主要是父母不良教育的结果。

当我们思考到最差情形,清楚“空心病”危害,才可能避免最差结果,也才有可能变得积极向上,不断走出最好的自己,这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我们自己生活,都是有益的启发

3、志愿支教者卢安克带给我们什么

卢安克是柴静《看见》一书中的采访人物,写卢安克的这篇文章题目是“无能的力量”。

卢安克是个德国年轻人,这个他的中文名,他出生于1968年,1990年来到中国,后来自2001年到2012年一直在广西一个叫板烈的山村小学支教。

卢安克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不要名,不要工资,完全与村里留守儿童“打成一片”, 采访中有学生这样介绍过卢安克:“他是卢安克,我们都叫他老卢,老卢就是我爸爸。

柴静采访表达的思想,我想是要通过卢安克这个人物,揭示出看似无能为力的一个人,自身蕴含的无穷力量,抵达孩子心灵深处,成为他们童年里最好的朋友,并隐约揭露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对于这些孩子长大后的忧虑。

“无能为力”的表现,就是卢安克完全接纳这些孩子:

“卢安克坐在草地上,七八个孩子滚在他怀里,打来打去。

“男孩子们一见卢安克,呼嘯而上,像小猴子一样挂在他身上,四五个人钻来拱去,以便让身体尽可能多的部分接触到他。

“他(卢安克)没有教师许可证,不能教正式的课程,只跟孩子们一起画画唱歌,生火做饭,修被牛踩坏的橡胶水管,周末也陪着他们,下过雨的泥地里,从高坡上骑自行车冲下来,溅得一身烂泥。

卢安克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异国他乡,不为名利,无欲无求,一心为了孩子,快乐使者付出,而且一过就是十几年。

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媲美卢安克,我想大家都会想到白求恩,毛泽东称其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当然这是修饰词语,远非真实的人性。

柴静笔下的卢安克,是这样写的,“卢安克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4、父母无条件支持是孩子最大幸运

卢安克,这个来自德国的小伙,不为吃穿,不图名利,不远万里,把最美好的20年青春年华献给广西大山里的儿童们,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这才是“大公无私”,这才是“国际主义精神”。

我们在深为卢安克感动的时候,其实都想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人有着什么不一样的故事。

卢安克从小内向安静,他的父亲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辞掉工程师工作主动做了老师。卢安克大学毕业,没有找工作,做了一段时间扛麻袋的体力活,面对父亲说这太可惜了,他回答“只为了赚钱才可惜,工作低贱并不可惜。

后来卢安克跟着别人出海,去了一个无人小岛,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父亲对他说可以寻找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于是卢安克来了中国,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与中国农村孩子们结下不解之缘。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人做几天志愿者活动不难,难的是连续做十几年。

卢安克可以做到后者,当然一定有着心理学解释,我想这解释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寻求自我存在意义。

卢安克生活无忧,面对的就是生活意义问题,这在很多人可能本不是问题,顺其自然,工作结婚生子,可是卢安克恰恰不想这样,换句话说,不同于绝大多数人时,你就是一个“异常人”。

假设我们是卢安克或者类似卢安克的父母,会怎么样呢?又会怎么做呢?

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卢安克的父母,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选择的生活不是常人方式,哪怕远离家乡从事看似卑微无用的事情,但是父母义无反顾的支持,唯一的理由这是自己的孩子,这是孩子喜欢的事情。

我们会因为孩子喜欢做山区志愿者,不谈恋爱,不回家里,能坚定坚持十几年吗,甚至还要为孩子支付生活费用吗。

卢安克父母能做到,我想除了尊重孩子选择,还在于相信这是孩子最好的心灵成长之路。

卢安克父母当然可以劝说孩子找一份得体工作,过上一般人正常生活,但这只是作为父母自己的想法,绝无可能替代孩子去决定,因为心理困惑疗愈,或者说心理健康成长,是且只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亲为父母又如何能够代替呢!

只有严重缺乏安全感,或者极度自私的父母,才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包办替代,从小到大不肯放手,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行使自我自私想法。

也许,当父母做到放手、放心、放下,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孩子就会遵从自己内心选择,走一条只有自己才能走好的人生之路。

5、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不会有“空心病”

有个真实故事,一个很优秀的孩子,毕业后原本考上外地很喜欢的工作岗位,可是父母坚持要孩子回来,且动用关系安排好了单位,最后孩子妥协了,可是回来后郁郁寡欢,竟然不久因病离世,年轻的非常可惜。这当然无法说被迫回来与患有疾病有因果关系,可是相关性必然是有的。

同样有个德国故事,记者采访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母亲,称赞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好总理,哪知道这位总理母亲自豪的告诉记者,自己还培养了一个同样优秀的孩子,记者大吃一惊,赶紧问她这个儿子做什么,母亲说这个儿子是普通工人,但是同样的优秀。

再看卢安克,戴上心理学眼镜看他,我觉得非常好理解,这是一个追求自我心灵体验的人。

卢安克生活无忧,又不为物质所困,这就是“无欲则刚”的力量。他也不是没有欲望,只不过不是常人的冲动欲望,而是追求自然而然的心境,希望影响别人获得平静心灵。

卢安克不是那种自我修行的印度苦行僧,他要通过某种富有意义的生活来证明价值,他在体验中逐渐领会到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用行动交流而非用语言交流。比如他会陪着一个孩子,跋涉两个小时上山,然后一起玩耍游戏,而不是直接告诉要如何有个好心情。

卢安克自称没有社会竞争力,也就是柴静所说的“无能为力”,然而正是坚守这个理念,以及数十年的志愿支教行动,让他赢得无数人的赞叹,这颇似老子两千年前所说的“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

心理学有句话,“强者才示弱”“弱者才逞强”,“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其实这非常吻合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理念。

如果说,卢安克正是老子“道德经”理念的践行者,真是贴切极了。卢安克的支教故事,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在别人看来是多么不堪辛苦,可是在他自己看来才是最好的心理成长之路,我甚至会揣测这也是他自己的独特的心理疗愈之路,因为自我选择的道路正是对抗“空心病”的有力武器,背后父母与家人朋友的支持力量才会发挥作用。

那些在卢安克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我想内心留下的会是无条件的热爱生活,因为至少曾经有个人无条件的接纳过自己,这份珍贵的心灵礼物是亲情都无法比拟的。

这种以心换心的行动,效果就是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说到底,我们做父母的与孩子一样,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也不仅是道理,最需要也最缺乏的是理解与陪伴,是积极与价值,是希望与热情,而这些离不开做一点点自己喜欢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老外,在广西农村支教10年,零工资,却被质疑是奸细,为啥
这个老外曾在中国山区义务支教10年,始终拒绝采访,感动中国
拒绝参选“感动中国人物”,这个给山村免费支教10年的德国人到底为了什么?
央视面对面节目报道了在中国广西山区支教的德国人
在中国山区支教十年的德国人:我一分钱也不要,是中国感动了我!
爱的教育(7)顺其自然,尽量不要给孩子打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