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凝视技术为何让我们感动


  • 凝视是两个灵魂之间的连接

1989年,三位心理学教授做了一项神奇的实验:他们找来了84对彼此不认识的男女大学生,安排他们互相观察对方各部位2分钟。

结果显示,参与者在互相凝视对方的眼睛2分钟后,会对彼此产生更高水平的激情、喜爱和感情上的联系。

结论:凝视是两个灵魂之间的连接,是最深层次情感的释放、融合。建议大家玩玩这个游戏,看你能坚持多久?

有朋友分享与家人凝视,“我试过,3分多钟,已经泪流满面”。

有人分享,“大学军训时候,有这么个环节,大家都熟悉了,就忍不住笑”。

还有朋友推理,“对视五分钟会爱上对方”,心理大咖李克富特地来个心理激荡,“是对视五分钟爱上对方?还是相反,爱上対方才能对视五分钟?”

我也趁机分享个人体会,“在孩子读小学时候,我看过这类文章,和孩子实验过,坚持对视好长时间,真的有益于关系提升,起码是个有趣活动。而对视较长时间的诀窍,在于比赛看谁可以坚持时间长。感受很别致,开始会忍不住笑,然后会郑重凝视~”

其实,如果你做过这个实验,会知道持久凝视后不仅仅是看眼睛,而是对内心深处的认知、情感、思维全方位的触动。

  • 凝视的魔力为何如此厉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凝视对方就如同看到对方的心灵,反过来我们被人家凝视也是如此,会有穿透感深入骨髓。

凝视的魔力为何如此厉害?我觉得可以从下面4个角度解读。

1、感觉适应。

凝视首先是视觉感受,首先看到对方眼睛和面容。这个视觉过程是把物理刺激变成大脑能懂的神经信息,专业术语叫做换能。换能之后的视觉进入大脑,形成感觉印象。

我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就是这样一点点感觉到的,实践体会是我们对刺激的变化最敏感,而后就会温水煮蛙,出现适应现象,这就是“感觉适应”。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们开始都是新奇感觉,慢慢的不再看见对方,变作熟视无睹。

凝视,打破了这个感觉适应。

2、知觉贴标签。

感觉之后就是知觉,知觉是对感觉的解释。

我们见惯了家人熟人,慢慢贴上一个特定标签,比如这是爱闹腾的爱人,不努力的孩子,不友好的同事,等等。

这个贴标签就是解释。一旦有个固定解释,我们真的就是看不见变化了。

凝视,让这个贴标签得以反思。

3、记忆不是停滞的。

感知觉后,我们对人事物认识就会固定化,这有利于我们认识更多世界,但是也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印象记忆。

可是,我们时刻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可是记忆却留在当初。

凝视,让记忆得到重启。

4、面对现实思维。

凝视的作用,就是规则明确:不能逃离,要直视,要坚持,不说话,任何想法意念都可以都在心里。

于是,在这个较长“无语泪凝噎”对视中,无数感受纷纷而来,扰动了感觉适应、贴标签、记忆停滞以及逃避。

5、情感打动。

看到的是看似对方眼睛,是对面这个人,其实看到的是彼此关系,如我们之间相处如何,有什么伤害,有什么美好。

进一步说,看到的是关系里的自己,如我如何忽视了对方,我有过什么难过,我曾经多久忽视了对方,我如何让自己好好热爱世界。

凝视感受技术,感动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持久以来忽略了链接世界的那个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
秋风掀起的记忆【情感美文】
感知力
初秋
贴标签
人性论,开启休谟与爱因斯坦的百年约定——哲学思考录(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