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别人为中心,看云识天气,看脸说人话,取决于自己心理健康程度


昨天说到应对大自然变化,我们容易做到以环境为中心,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适应环境理论:从“以环境为中心”到“以别人为中心”,比如下雨打伞、天冷添衣,这时候我们不会抱怨季节变化,而会积极主动应对。

初中课文有个文章叫做《看云识天气》,告诉我们注意观察天空云彩,识别可能天气状况,这是从科学角度让我们观察大自然,平添一份生活乐趣。

由此可以启发我们思考社会环境中人际互动,应该也要遵循这个以环境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才会减少怨天尤人现象。

毕竟,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情境,我们每个人面对的都一样,为何人家人际互动良好,保持较好心理健康水平,换做我们面对同样事情心态迥异呢?

“人比人气死人”,这是一种说法,也是描述,不过没有揭示“气死人”的本质所在,正如我们每天说着“以别人为中心”,很多时候止步于说说而已,这就是鸡汤而非营养。

那么,什么是以别人为中心呢?可以借鉴以自然环境为中心的体验。

外出看天气如何,就是看看天气状况,提前做个预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说话看人家眼色行事,就是要看心理状况,更加心理学的说法是看“心理状态”,这就是察言观色会意。

因此,以别人为中心首先以别人脸色为中心,这就需要观察力,假如我们心情不好,此时有人打扰,还不知趣乱说话,会让我们厌烦生气,说人家不长眼睛。反过来,一个理儿。

看云识天气,看脸说人话,“看脸色说话”,这是基础功夫。

看脸说话是个打趣说话,用专业术语准确些说,是看人家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身体动作”说话,“看表情说话”,这些都是非言语内容,却比语言更加准确表达真实意图。

举个例子,没人喜欢听指责,不是指责内容错了,是语气表达出来高人一等,导致“口服心不服”。陪伴孩子不是专心成为“伴”,仅仅空间上“陪”,自顾自看手机、想心事,孩子感受到的是不在意,这些肢体语言要比口头说爱真实得多。

沟通73855法则给了注解,有效沟通起作用的部分,话语内容占7%、语气占38%、表情肢体这些非语言占55%。

继续探讨,以别人表情为中心,目的是以别人心理状态为中心,察言观色的目的是为了会意,听话听音,观色观心,“看心理状态说话”,这些属于心理活动,表现为不同心理状态。

快速判断对面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把人简单分作三个心理状态,不正常、不健康、健康。一个人处于生气愤怒,是心理不正常;唠叨讲大道理,是心理不健康;专心致志,是心理健康。

这就是区分的智慧,具体化,稳住情绪,可操作,正如那段著名祈祷词,“赐我勇敢心改变可改变,赐我平静心接受不可变,赐我智慧心区分能变不能变”。

最后必须看到,以别人心理状态为中心,终极目的是为了合理应对,促进和谐人际互动,“为合理应对说话”。

区分出对方处于极端情绪中,心理不正常,应对方式是闭嘴不刺激,或者顺着说话降降温。对方处于情绪化表达,缺乏自知之明,心理不健康,应对就是闭嘴不说,或者顺着说,或者提问方式说,替对方表达诉求。区分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活在当下,心理健康,那就放心讲道理,讲政策,讲规则,当然也可以不说、顺着说、提问说。

小结下,以别人为中心就是以脸色为中心、以表情与肢体语言为中心、以判断心理状态为中心、以合理应对为中心。绕了一圈,看似以别人为中心,根本目的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这样说,该好接受一点以别人为中心吧!

当然,以别人为中心最实用的价值,就是把别人可能的不正常情绪、不健康心态,引导转化为健康的情绪与心态,也就是把感性转变为理性,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如此而已。

最后再总结一下,以别人为中心,就是“看脸色说话”“看表情说话”“看心理状态说话”“以合理应对目的说话”,而能否做到这些,取决于“自己心理健康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超过半数职场人处抑郁状态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书单:性格内向,与人交往能力弱?12本书全面提升你的人际相处之道
人际交往中,这7种心理万不能有!
离家出走的高三女生
性格内向≠社交恐惧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