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压力产生与应对理论:人生苦难重重,直面现实而不回避才是王道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开篇说道,“人生苦难重重”,并揭示这是一个伟大真理。

稍微想一想,可以理解,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也就是压力重重,表现在感受上就是困难重重。

那么,压力如何出现,又是怎么导致疾病的,以及我们如何预防应对压力呢?

津巴多教授给出了答案!

先看压力产生以及后果的理论公式:压力源——压力——疾病,下面给予解释。

压力每人都有体会,从天灾人祸到日常小事,表现到心理上、生理上,就是行为不当、情绪不良、认知不合理,以及身体上各种不适。

压力源,顾名思义就是导致压力的来源,津巴多教授归纳为这几种:

1、短期压力源,特指天灾人祸重大压力,时间短暂,强度大,破坏性强。

2、长期压力源,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倦怠、情感倦怠、人际关系、日常琐碎事情,特点是长期存在,强度不大,但容易温水煮青蛙。

这个区分类似情绪中的激情与心境,但属于压力事件。

压力,是由于压力源导致的身心感受,心理痛苦,生理不适,其发展过程为三阶段,谐音为“该死”。

1、警觉期,压力源导致压力感受,引起生理唤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开始集结抵御,开始消耗心理能量。

2、搏斗期,压力源持续存在,生理资源持续消耗,心理能量全力维持,看似势均力敌,但是心理耗竭严峻。

3、衰竭期,持续压力之下,无法坚持下去,最后心理能量消耗殆尽,出现死亡,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看,如何应对压力源与压力,缓解压力有那些因素,应对压力有那些策略

降低压力源影响,有5种缓解压力因素:A型B型人格、控制点、复原力、乐观主义、坚强性。

1、A型人格的人,特点是没有耐心、完美主义、充满攻击性与敌意,遇到压力源也就是容易“小刺激大反应”,如路怒症,反之B型人格比较温和,会大刺激小反应。这类似两种不同脑电波,一个紧张,一个放松。

2、控制点,内控型的人倾向自己能控制事情走向,外控者认为听天由命,显然人格不同导致压力源效果不同。

3、复原力,从压力源刺激中恢复心理正常能力,比如吵架后,有人雨过天晴,有人怀恨在心。

4、坚强力也称为坚强3C,即把压力源认为不是威胁而是挑战,不是投降而是投入,不是习得性无助而是控制。

5、乐观主义,也属于积极归因,即认为压力源是暂时不是长期,是情境不是个人,是特殊不是普遍,如受挫可如此认知。

压力源一旦出现,导致压力是必然的,上述缓解因素只可以缓解压力,注定不能消除,因此接下来还要应对压力。这就是减低压力影响,应对身心疾病的策略,也有5种。

1、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即以情绪处理为中心与以问题处理为中心,二者不是颠覆而是并存,事实上情绪是自我核心,慌了不打粮,稳定情绪再面对问题解决掉。

2、社会比较,即向上比较还是向下比较,也是并存关系,向上找出好榜样学习,向下缓解情绪说明自己不是最糟糕。

3、积极情绪,既然情绪是自我核心,向前看必须的,“我能帮你什么”。

4、发现意义,压力感中积极关注,这是积极归因之后的当前行为策略,比如共情表达,比如凡事发生太好了,比如沂山之行各种意义。

5、认知重组,意味着看法不断改变,比如咨询结束感觉不错,随后反思效果不好,再反馈还是不错。

最后,无论应对压力源问题,还是压力问题,还是要归结为“积极生活态度”,有4种,包括人际关系良好、体育锻炼、饮食与睡眠。这些都是实打实可操作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意识。

压力是个现实问题,人人都有,但面对同样世界同样压力,为何人与人差别如此之大?我们扪心自问一句,我的人格模式与应对策略是否还有改进余地,如何保持觉察才可以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疗愈:压力耐受技巧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为什么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年底“情绪病”的人格归因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讲座(3-4)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