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建亮:《淇水汤汤》之二董老汉献酒 黄贵妃生女

第二回  董老汉献酒   黄贵妃生女

黄贵妃生女雷开得令,催马上前一探究竟。老远看见,为首的两人分别骑跨在骏马之上。
雷开高声喊道:“何方贼人,敢拦我王师道路?”
骑白马者哈哈大笑,在马上拜曰:“雷开,远途劳顿,辛苦辛苦!”
雷开听声音好生熟悉,定睛一看,原来是太子殷郊和二殿下殷洪,自知失言,脸涨得通红,急忙掉转马头,带二人去见帝辛。
殷郊、殷洪下马,跪地稽首,向帝辛道:“父王千里远征,辛苦了!”
帝辛大悦,挥手道:“快快起来。”
殷郊、殷洪起身至帝辛车旁。
殷郊道:“听闻父王回朝,我与二弟一夜未眠,为早些见到父王,四更即出城来,不想在此得遇父王。”
闻仲道:“二位殿下跑这么远来迎大王,足见一片孝心。”
帝辛喜道:“我儿长大了啊!”
过了沧水,又行不到一个时辰,便隐约可见王都南门。城门外鼓声震天,群臣列队迎接,道路两旁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民众。
帝辛的车驾行至一棵大槐树下时,一个身着对襟短衫的老汉,抱着酒坛正奋力向前挤,嘴里不住地喊着:“大王,大王!”
帝辛闻之,摆手问道:“何故?让他近前说话。”
老汉抱坛而入,伏在帝辛车前,口呼“大王万岁”,随后高声道:“上次大王征有苏回还时,我董家的米酒刚刚封窖,想献酒未曾赶上。今大王伐夷凯旋,正好我家米酒开窖,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了。今日特奉上米酒十坛,以表我等殷民的忠心。”
帝辛命左右奉上老汉的酒,接坛开塞,尝了一口,啧啧赞道:“还是家乡的美酒清香味正、绵甜甘醇啊!”遂仰头饮了半坛,高声道:“着实不错,着实不错!其余几坛赏给将士们吧。”
及近南门,群臣跪地,山呼“万岁”。帝辛挥手,群臣起身。
传令官喊:“请微子上前答话。”
微子上前。帝辛问道:“今日该祭哪位先王?”
微子回道:“该祭帝小辛。”
帝辛道:“好,待孤回宫,沐浴更衣。你们速去准备,日中时献俘祭祖。”
微子称“是”。

传令官又喊:“请少师比干上前答话。”

比干上前。帝辛道:“卿和杜元铣回去准备,明日早朝,孤与你们商议一下当前政事及将士行赏事宜。”
比干称“是”。
帝辛又回头道:“闻太师,你率将士们先行回营,歇息一日,待明日论功行赏后,再表功回乡。”
闻仲称“是”。
将士们入南门,各归其营。
宫门口,姜王后及二妃已等候多时。见帝辛车驾至,姜王后疾步上前,盯着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帝辛左看右看。
帝辛笑曰:“怎的,不认识孤了?”
姜王后微微一笑,努着嘴道:“黑了,瘦了!看大王,也不知道爱惜自己。”
帝辛拉着姜王后的手道:“孤知王后爱吃獾肉,田猎后特留下几只,关在笼中,明日让人烹调与你。”
姜王后心甜似蜜,道:“亏大王还记挂妾,快回宫沐浴更衣吧。”
帝辛笑曰:“怎么,想孤了?”
姜王后面色绯红,道:“众人皆在,大王说话也不知避讳些。”
帝辛嬉笑道:“知也,知也!”说着,又拉起黄贵妃的手道:“爱妃有孕在身,怎的也出来迎接?”
黄贵妃娇嗔道:“不是怕大王忘了妾嘛!”
帝辛刮了一下黄贵妃的鼻梁道:“忘不了,忘不了,孤怎会忘记自己的枕边人呢?”说完,帝辛又握住杨贵妃的手臂道:“贵妃的腰疾可好些了吗?”
杨贵妃道:“好一阵,歹一阵,勉强走得动路吧。”
帝辛扶着杨贵妃,边走边说:“爱妃要注意身体,睡前多泡泡脚,让宫女多给你揉搓揉搓。”
杨贵妃道:“谢大王关心,妾谨记便是。”
帝辛收拾妥当后,便随近侍朱升赶往小辛宗。
小辛宗位于王宫东南,和大乙宗一样,也是坐北朝南。进门为一照壁,上有祥瑞图案;院内立有石兽,植有松柏,四周环以红墙;最北侧是庙堂,为茅草顶、夯土墙的庑殿式房屋。
帝辛在群臣的簇拥下进入宗庙,摆好各色祭品,焚香祈祷。祈祷毕,回头问微子:“敌酋无敄的人头还没有送来吗?”
微子正欲应答,就听外面有人喊道:“人方头目的人头到!”随着话音,一黑壮大汉提着血淋淋的人头走了进来。礼官赶紧用铜盘托住人头,递给帝辛。
帝辛接过铜盘,郑重地放在小辛牌位前的几案上,朗声道:“先祖小辛在上,受德在这里给您报喜了。予出征九个月,踏平了林方,剿灭了人方,并带回一颗鲜活的人头来。现东夷安定,四海宾服,予没有辜负先王的期望,请先祖放心。”语毕,伏地叩首,举爵浇酒。
礼成,君臣欢喜而出。
次日,帝辛容光焕发,早早就上了朝。坐定后,便向群臣道:“孤在外这些日子,朝中情形,传谕官陆续报了不少。诸位爱卿辛苦了!今孤已归来,有事尽管奏来。”
比干首先奏道:“自大王出征后,我等在朝臣子皆牢记大王教诲,谨遵大商法令行事。据开春后的人口簿来看,我大商目前在册人口为七百八十万,是商初的一倍左右。王都常住人口十四万,与上年基本持平。大商人丁兴旺、国运兴隆,实乃君之福、民之祉也。大王这次伐夷,功比尧舜,有成汤之遗风、武丁之神威,举国仰望,应造鼎以记之。”
帝辛道:“善。”
比干又说:“去年秋季多雨,东部方邑发生涝灾,秋粮减产,勉强征粮七百万石。为战事,支出粟稻一千三百万石,差额已从储备库中支取。为鼓励开垦荒田,恳请大王从明年起,改按亩征粮为按丁征粮,以扩大种植田亩,充盈大小粮仓。”
帝辛道:“此计甚好,可另行商议,从长谋之。”
箕子出班,道:“臣在司天台观天时,发现农事节气较月亮运转又有错节,根据十九年七闰之规律,奏请在年底置第十三月。”
帝辛道:“历法以合农时,方能便于种植,此事依父师所言便是。”
微子道:“臣观祖乙、祖丁、武丁、武乙四宗皆已破败,虽作修缮,但仍进风漏雨、脱土掉草。敢问大王,是重建还是继续修缮?”
帝辛郑重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祖乙、武丁二宗墙已裂纹,有坍塌之险,就重建吧。祖丁、武乙二宗虽破,其墙尚固,加以修缮即可。”
闻仲道:“大王自继位以来,伐有苏、征东夷,四夷拱手、八方恭服,如今已坐拥八百镇诸侯,发展成邦畿千里的大国。王都以沬为名,不足以显我大商王威。臣奏请按大王日前所言,将沬邑改为朝歌。”
帝辛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商容首先道:“朝歌者,朝阳初升、歌舞升平之意,系太平盛世、兴旺发达之相,臣附议。”
比干亦道:“朝歌之名,有喜迎朝阳、高歌黎明之意,其意吉祥,改之甚好。”
帝辛笑曰:“那就诏告天下,改沬邑为朝歌吧!”
黄飞虎道:“自帝乙二十年迁沬以来,哦,哦,不,自迁朝歌以来……”群臣闻之皆笑。黄飞虎顿了顿,接着道:“王都自迁此地以来,仅筑宫城、王城两道城墙。而王城之墙,其东西不过四里,南北也不过六里,俱不符王都之威仪。臣奏请借战俘之力,在淇水南筑淇水关,在淇水西筑青龙镇,在沧河北筑玉门关,使王都得磐石之安。”
帝辛道:“卿言甚好。此事由元铣、飞虎具体操办,麦收后即可动工,务必在两年内完成。”
殷破败道:“从这次征夷来看,兵器在征战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奏请大王增加制器工匠,扩大兵器生产,多以铜器、骨器装备大军。”
帝辛道:“卿所言极是,制夷之道,胜在弓强剑利,此事便交由闻仲、破败督办吧。”
杜元铣道:“臣与少师商议,此次东征,将士们出生入死,甚是劳苦,宜重赏。奏请武官皆加俸一级,出征将士皆赏粟十石、羊十只、猪十头、贝二十朋。阵亡兵将,兵卒恤牛一头、羊二十只、猪二十头、稻谷二十石、贝五十朋,将官视级别而逐级递加。”
帝辛道:“善。闻太师功劳最大,加俸三级,赏田一万亩、战俘五千个;封晁田、晁雷为威武大将军,殷破败、雷开为神武大将军,方弼、方相为镇殿大将军,各赏田两千亩、战俘一千个;封韩荣为汜水关守将、张凤为临潼关守将、陈梧为穿云关守将、陈桐为潼关守将、张桂芳为青龙关守将、窦荣为游魂关守将。将士除值守者,从即日起畅饮三日,领赏歇息。之后,各归其位,族兵和方国之军各回各家。”

众武将叩首谢恩。

帝辛又道:“封黄飞虎为武成王,微仲为男,共同掌管新收土地。黄飞虎暂不回封地,由其子黄天化代管封地事宜。命微仲从即日起甄选史官、乐工各十名,冶铜、制器、制车、制陶、织工、皮麻匠等各百户。带黍、麦、粟、豆种子和桑蚕种子,耕田、翻土、做工、酿酒等器物若干,即日赶赴东夷,教民以礼仪,授民以劳作,示之以桑蚕,范之以纺织,使东南之土得以开化。”
微仲领命。帝辛正欲再言,忽见宫女慌张而入,扑地道:“大王,不好了,黄娘娘她……她……”
帝辛急问道:“贵妃她怎么了?”
宫女结结巴巴地说:“黄娘娘她,已难产一个多时辰。”
帝辛猛地站起,向群臣道:“孤去看看,有事明日再议吧。”遂散朝,奔向西宫。
西宫内,宫女们频繁进出,忙作一团。
帝辛正欲进殿,却被姜王后所阻:“宫内有秽,大王不能入内。”
帝辛只得在殿外踱来踱去,六神难安。
过了一会儿,一个负责接生的医女慌忙出来禀报:“看来是不能两全了,敢问王后是先保娘娘还是先保……”
姜王后打断道:“当然是先保王族血脉。”
帝辛怒目姜王后,诘问道:“王后所言何意?贵妃性命要紧,先保贵妃!”
姜王后辩道:“王嗣关乎王脉国运,当为紧要。大王何惜此一妾?妃嫔如缺,来日亦可再补。”
帝辛叱道:“众妃将一生托付给孤,倘若弃她于不顾,孤岂不成了薄情之人?”
医女惶惶而退,又入殿中。
不时,即听到婴儿啼哭。宫女出报,为弄瓦之喜,帝辛的心也由焦转喜。
可是没过一会儿,医女又慌张而出,道:“恕奴婢无能,娘娘血流不止。”
帝辛闻言,一脚将医女踹开,大怒道:“真废物也!要你何用?”撩帘而入。
殿内,黄贵妃仰卧于榻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帝辛见之,顿觉心痛,疾步上前握住黄贵妃的手,安慰道:“没事的,没事的。有孤在,一定没事的。”
黄贵妃缓缓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说道:“妾无能,生了个女儿,让大王失望了。”
帝辛安慰道:“何望之失?孤已有三子,正盼一女呢!”
黄贵妃用尽全力笑了笑,道:“妾怕是不中用了,望大王以后厚待武庚和这个孩子。”
帝辛闻听此言,不由得攥紧了黄贵妃的手,道:“众妃之中,孤最喜欢你。上天有眼,一定会助你渡此难关的。”
黄贵妃道:“妾命自知,唯一事相求,请大王恩准。”
帝辛急道:“勿说一事,一万事也依你。”
黄贵妃气息微弱地说:“妾一生钟爱淇水,欲为此女起名淇妮,如何?”
帝辛道:“此名甚好,如此便是。”
闻言,黄贵妃慢慢合上了双眼,只留下淡淡的泪痕和笑容。
稍后,在武庚等人的恸哭声中,黄贵妃的遗体被移至白虎殿,放进棺椁。整个宫中结白。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阳 孟津河白鱼入舟
第三十四集 商朝失三贤
《比干的世界》第23章 逸闻轶事 第3节 出师未捷身先死
微子与微山湖
国王与补鞋匠互换身份 轮回的迷梦残酷无比
摘了帽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