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记忆》(二十九):回忆在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
编者按:
从2020年4月16日开始,文艺朝歌陆续推送《红色记忆——淇县革命回忆录资料汇编》,让我们一起走进炮声隆隆、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共同感受这片遍布红色基因土地上的光辉与荣耀。

向曾经在朝歌大地上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致敬

回忆在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

柳林,男,1947年3月任淇县县长,1948年12月调离淇县。

我是1947年3月调淇县任县长的,到四八年十二月调到五专署任办公室主任。当时五专署在林县任村住,专员是李毅之,副专员程光武,我到淇县之前,是安阳县副县长,正在地委参加武装会议。会议结束的时候,地委书记陶鲁笳同志找我谈话,说明了当前形势,准备进行豫北战役,解放汲县、淇县,要我担任淇县县长。我就这样接受了新的任务,和我同去的有我当时的爱人石森和一个警卫员,还带了一头骡子。
一、区划问题
我到淇县时,汲淇县刚刚分开,当时淇县只有三个区,即原汲淇县四、五、六区,我记忆是按地名分区的,黄洞区、庙口区、土门区,就这三个区。后来,没多久,我们打开了淇县城,我们又建立了一、二、三区。一区是城关区,二区是北阳区,三区是西岗区。五区还是庙口一带,六区包括庞村一带,四区全是山里的老解放区。当时虽是这样划了区,我们并不能全部行使权力,因为还有敌人,北阳和西岗的一些村庄我们就去不了。西岗区当时区公所也不在西岗,而是在北边的迁民、郭庄。区公所不固定,主要是当时的环境恶劣,敌人常来袭击。好在当时区里也没几个人,区委书记、区长带几个工作员,走到那里那里就是区公所,换人换地方是经常事,区公所也是武装机构,天天和敌人斗争,打起仗来,把东西一背就走了,打完仗回来把东西一放就成了区公所,那时不讲什么办公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办公的东西。
二、当时的斗争形势
1947年4月3日,我军解放了淇县城,但我们也不敢住在城里,没几天,又被敌人占了县城。有的同志说淇县城是七进七出,总之是我们解放后,又多次被敌人占领,不久敌人被打跑,又回到我们手里,从四七年到四八年,敌我处于拉锯状态。我们开始主要活动在铁路以西一带。“九四”出击后,铁路以东我们的活动也多了。
敌人主要是杨富匪徒,还有高永清,他们主要活动在淇门、皇甫村、板桥等地,这些属于淇县、浚县、汲县三县的交界处,敌人利用这些三角地带活动。他们基本上控制了西岗以南的地方,有时也向西岗以北奔袭。杨富很坏,到处烧杀掠抢,广大群众对杨富会队仇恨很大。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游击区的保长,都是两面派的。有些保长主要为我们办事,给我们送情报、收粮食,白天不敢送,晚上给我们送,我们称他为革命的两面派,当然敌人来了他也得去应酬。有些保长则忠心为敌人办事,对我们欺骗应付,他们是反革命的两面派。对这样的保长,我们当时也利用他,让他把一些假情况报告敌人,结果给敌人帮了倒忙。
三、关于县委、县政府的机构情况
我刚来时县委、县政府都驻在黄洞村,好几个月后才搬到庙口,县委住庙口西边一个小村,在路北一个高门楼里,县委会住的是个四合头院,组织部在西屋,宣传部在东屋,县委领导和办公室住北屋。县政府住在庙口街西头,也是在路北,县政府的院比县委大一点,住有几个科,路南还住了些人,我住在县政府院的北屋,房子不大,里面有个套间。
我记开始副县长是程希海,好像没多久他就调走了,我只记财粮科长牛生堂,民政科长凌云,其他科长记不清了。县委组织部长霍云桥,宣传部长张冀凯。张冀凯原是区委书记,分县后我和县委书记赵抱一同志研究了一下,经地委同意担任了宣传部长。和云普同志主要抓县委办公室的工作。公安局长马芳,县武委会主任李秀文,救联会主任范仁杰(救联会还是沿用抗日时救国联合会的名子),县妇联会主任石森,后来石森还到黄洞区担任过一段区长。
四、关于冶陶、桑园整编
1947年9月下旬,我和范仁杰、乔浦三人参加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冶陶整编会议,地址是河北省武安县冶陶村。刘峰同志当时是沁阳县委书记,也参加了冶陶会议,冶陶会议结束后,他又参加了桑园整编,并担任了淇县县委书记,领导了淇县的整编学习。冶陶会议一共开了80多天,我算了算,来回共三个月。冶陶会议是中央局召开的,会议贯彻了全国土改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揭发批判了土改中各种错误,总结了经验教训。主要领导人徐向前、腾代远、杨秀峰等同志都参加了会议。会议从十月初开始到十二月下旬结束。在会议中进行了三查三整。三查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即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对参加会的每个人教育很大。
冶陶会议后,五地委在林县的桑园村召开了整编会议,这就是我们说的桑园整编。共办两期,第一期淇县组由刘峰、乔浦同志领导,我留在县里坚持工作。第二期我去参加领导。桑园会议也同冶陶会议一样,进行了三查三整。
五、几个具体情况
1、汲淇县分开后,淇县没有县大队,也就是说县里没有武装,只有区干队和民兵,这也是杨富匪徒猖狂的原因,不过当时分区四十九团常有一个连在淇县活动,还有林县民兵常驻淇县,给我们很大支持。
2、淇县前线指挥部,指挥长柳林,副指挥长我记是副县长阎绍柯,政委崔光华,参谋长武巍,任务主要是对敌斗争。这个指挥部在“九四”出击前就建立起来了。崔光华同志到淇县,我记是地委派来帮助工作的,后任指挥部政委。
3、赵抱一同志是1947年8月奉命南下的,赵走后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县委书记,县委会的工作暂有组织部长霍云桥同志主持。十月份郭延俊同志才到淇县任县委书记。
4、扩军工作。我记当时经过动员,在参加大反攻,保卫翻身果实的口号下,几百名青年踊跃参军,有父送子、妻送夫、哥送弟的热烈场面。这些新战士补充了分区四十九团、五十二团。在这次扩兵运动中,黄洞村是参军人数最多、发动最快、搞得最好的村。
5、生产建设方面,由于当时处于游击战争环境,每到夏、秋收粮季节,为防止敌人抢粮,就组织民兵联防,劳武结合。号召群众实行互助,快收、快打、快藏、快运,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既保护了群众利益,又支持了革命战争。
为了发展生产,我们从1948年起,即有县政府拿出一部分公粮搞以工代赈,发动群众参加修民主渠,在修渠上杨瑞文同志都是直接参加者,具体情况可问他们。

(赵树人根据发言记录整理)

(一)序言
|(二)老红军访谈录之冯志清谈话记录
|(三)老红军访谈录之杜松山谈话记录
|(四)老红军访谈录之杨青山谈话记录
|(五)老红军访谈录之张恒谈话记录
|(六)我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吴丽泉)
|(七)我参加革命情况的回忆(谭贺庭)
|(八)回忆我的父亲——介明堂
|(九)党的地下组织“奇训区委”
|(十)关于“奇训”区委一些情况的回忆
|(十一)关于“奇训”区委一些情况的回忆 
|(十二)回忆中共卫西工委会和四县边区工委会的活动情况(上)
|(十三)回忆中共卫西工委会和四县边区工委会的活动情况(下)
|(十四)冀鲁豫战略区淇县平汉铁路以东地区革命回忆录资料选编
|(十五)四县边办事处改为卫滨县抗日民主政府      
|(十六)关于卫滨县及五区建立问题座谈会记录
|(十七)卫滨县始末
|(十八)李翰轩同志的回忆
|(十九) 淇县劳动人民看见了曙光
|(二十) 我早年参加革命和在淇县工作的回忆
|(二十一) 我在淇县革命的情况回忆

|(二十二)淇汤县一些情况的回忆

|(二十三)我在豫北进行革命工作的情况回忆

|《红色记忆》(二十四)我对汲淇县、淇县革命工作的回忆

|《红色记忆》(二十五)回忆我在汲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

|《红色记忆》(二十六):回忆我在汲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忆艰苦的八年抗日斗争生活(下)
巾帼也逞豪——女八路何挺寿张县历险(作者:王堰)
《红色记忆》(二十一) 我在淇县革命的情况回忆
红军南方游击区战史(51)大别山红旗不倒(五)巍巍金刚台
三名突围战士如火种开花拉起队伍,铲恶霸打据点,创建琼纵三支队
鄂皖大迂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