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阴阳治失眠:桂甘龙牡汤

    人免不了生病,而生了病如何治确实令人头痛。其实,历经数千年临床检验的传统中医中,有许多简便而疗效灵验的方剂,应是治疗当今奇难重危疾病的绝好选择。今天【廉验方药】栏目面世,就是立足于宣传一段时期来因种种原因被埋没的中医中药,遵从经典,唤醒医魂,使此由中华民族智慧结晶锻造的瑰宝重放光芒,更好地呵护国人的健康。欢迎在这方面有造诣的朋友多多赐稿。      作者/ 时习之       失眠一症,不少人都经历过,大都采用安定之类的安眠药来催眠。久而久之,使用安眠药会形成依赖,甚至成瘾,一些患者于是与安眠药成了“好朋友”。这种现象特别在中老年患者中十分普遍。其实,这是种有害的选择。因为安眠药久服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引起诸如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浮肿、蛋白尿、血尿及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肝肾功能损害及肠胃反应。有的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智力减退,血压下降等蓄积中毒等症状,由此应用安定类安眠药药治疗失眠还是得小心为妙。       其实传统中医治疗失眠方子多,疗效好。比如《伤寒论》里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即是其中代表方。此方很简单,只有桂枝、龙骨、牡蛎、炙甘草四味药,以桂枝入心助阳,以甘草补养心气,以龙骨、牡蛎收敛浮越之气,具有调和阴阳,潜镇心神之功,主治由于心阳损伤引起的心神不安,烦躁惊恐等症。只要辩证准确,用之临床,可谓灵验如神。去年4月26日,上犹县一位女患者因失眠骚扰不安而向笔者咨询。她介绍说,自己长期以来睡眠很差,特别是最近一个多月,入睡更为困难,吃较大剂量安眠药也无济无事,晚上最多只能迷迷糊糊睡一个小时。昼夜不寐已成为常事。由于长期失眠,加上安眠药的副作用,她经常感到异常烦闷,长吁短叹,情绪低落,懒言懒动,思虑过多,悲伤欲哭,神疲乏力。虽然坚持每晚10时就睡觉,但入睡困难,且伴头部胀痛,双手抖动。而越睡不着越感到心烦,夜晚二、三点钟时不得不起来走路消烦,仿佛有“夜游症”一般。病人显消瘦,时天气已热,一般人都穿一件单衣,而她还得穿保暖衣裤。她说,平时总感到四肢厥冷,特别是两肩胛及背部更容易受寒。食欲很差,食后常感到肚子胀,大便先干后稀。43岁时就开始停经。这位患者症状可谓复杂,其实简言之,就是阳不入阴导致“不得眠”。对此只要采取调和阴阳,交通心肾,潜阳归精,就可畅达神机,宁心安神。结合舌脉,笔者推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干姜、附片、枣仁等试服。       病人临时住在赣州亲戚家中,换了个环境,而卧房又临马路,车水马龙喧闹不已,原做好了整晚无法睡的思想准备。谁知当晚服药后,竟然能安睡约四个小时。而且顿觉烦躁减轻,情绪好转,头也不再胀痛,病人大喜,说已经一个多月没能安睡这么长的时间了。为巩固疗效,此后在上方基础上做局部加减续服6剂。病人再不受失眠症折磨,胸闷、心慌等也消失,往日枯黄的脸色亦渐荣润。

只是觉得睡眠质量略欠深沉,颈项部仍有胀痛感。经年老疾,算来只花了50元左右治愈,病人由此惊喜万分。      当然,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并非只治失眠。因此方调和阴阳、潜阳固涩功效确切,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惊悸、眩晕、遗精、滑精、感冒等证都相当灵验。 此方诸多妙谛,细读便知。若读者感兴趣,不妨思考一下如下问题: ①   失眠症为什么不能长期靠服安眠药催眠?  ②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为何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此例中为什么要加干姜、附片呢?                                45例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的临床观察

中国期刊网 2018年05月09日

      [导读]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常见难以入睡和入睡后难以有效维持睡眠为特征。


      (鹿寨县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市 鹿寨县 545600)

      【摘要】目的: 观察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穴位埋线组28例给予桂甘龙牡汤合穴位埋线; 对照组17例服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汤剂。2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评估各组临床疗效及停药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自身配对比较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两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比较P<0.05;睡眠中断平均次数、每周失眠次数P>0.05。已改善症状的复发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的疗效较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汤剂效果明显,尤其能改善平均入睡时间和平均睡眠时间,但两者对已改善症状的复发率没有差别。

      【关键词】失眠;心肾不交;桂甘龙牡汤;穴位埋线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常见难以入睡和入睡后难以有效维持睡眠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诱发患者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失眠症能够消弱人类的免疫机制,影响人类身体机能的恢复,使患者表现出精神上的沮丧、 不安、焦躁等[1]。笔者运用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2015年 5月 至2017 年 12 月鹿寨县中医医院内一科门诊失眠患者共117例,其中符合心肾不交型病例45例。将45例随机分为中药-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运用spss17.0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平均睡眠时间、平均入睡时间、睡眠中断平均次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病程在6个月及以上属顽固性失眠者:(1)患者主诉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2)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3)睡眠紊乱造成患者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其日常生活的个人功能活动;(4)不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器质性因素,如神经科或其他内科疾病或服用某种药物。

      1.2.2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心肾不交型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顽固失眠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心肾不交型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6岁至60岁之间;未服用镇静催眠药及中医镇静安神类药物;自愿参加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坚持治疗。

      1.4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病程小于6个月;正服用镇静安神类药物;由其它疾病导致失眠者;患有心、脑、肾、肝脏等急重症及躯体器质性疾患;有精神疾患者;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孕期、哺乳期妇女;对中药及埋线过敏者;服用其他药物可能导致失眠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1)中药穴位埋线组: 桂甘龙牡汤: 桂枝10g、肉桂10g、炙甘草10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随症加减: 急躁易怒者,加白芍15g,栀子3g; 易惊醒者,加茯神20g,五味子8g; 入睡时间长者,加夜交藤30g,合欢花10g; 睡眠小于2小时者,加酸枣仁20g、莲子15g;梦多者,加素馨花10g,法半夏10g,秫米20g;疲倦乏力者,加白术30g,党参20 g。上方加水800mL,浸泡 20min 后,煎煮取汁400mL,每次200mL,每天2次,睡前空腹温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瓜果、油腻食物。穴位埋线取穴:丰隆、内关、足三里(双侧)。方法:取出羊肠线用消毒剪刀剪成长度大约1 cm线段(内关处取0.6至0.8cm即可),置75%酒精中浸泡备用。用一次性不锈钢注射针头(8号)做套管,28号不锈钢毫针做针芯。镊取一段羊肠线,穿入准备好的套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垂直皮肤方向刺入,进针深度至患者有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埋置在穴位皮下层或肌肉层。出针后,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压迫针孔片刻,用创可贴覆盖保护,防止感染。根据以上的操作方法依次将线埋入所有穴位。每周治疗1次。埋线后每日可于埋线处按摩10 min,以增强羊肠线的腧穴刺激作用。

      (2)对照组: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汤剂:熟地20g,山药15 g,山茱萸10 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0g,肉桂10 g、黄连5 g,其余同上。

      2. 2 观察症状及评分

      观察症状参照上述诊断标准: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睡眠中断平均次数、每周失眠次数等,其中无症状者 0 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

      2.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疗效标准制定: 临床痊愈: 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 显效: 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但<95% ; 有效: 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 ,但<70%; 无效: 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配对比较



4 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两组组处理对治疗顽固性失眠均有效,但桂甘龙牡汤效果较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汤剂好。前者能改善缩短平均入睡时间、延长平均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断平均次数、减少每周失眠平均次数,而后者仅能减少睡眠中断平均次数、减少每周失眠平均次数。另外,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已改善症状的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别。

      顽固性失眠属中医"不寐"、"不得眠"等范畴,主要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从中医理论来看,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胆、脾、胃、肾、肺、大肠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阴不敛阳,而心肾不交是该病机的具体表现。心肾不交主要指肾阳不足,心火独亢,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阴阳水火失于既济的关系。故《辨证录·不寐门》云“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于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原属水,过于寒则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然则治法,使心之热者不热,肾之寒者不寒,两相引而自两相合也。”笔者思此中之理,善于运用仲景经方桂甘龙牡汤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性失眠,常见佳效。方中桂枝温通心阳以助君火,又用甘草补益中气以加强中轴这一升降枢机,令水火之气得以既济。加之方中重用龙骨、牡蛎以镇敛心神,配合桂枝甘草汤使用标本兼治,故能起佳效[3]。同时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内经曰“胃不和则寐不安”故以补发取双侧胃经之足三里,助中轴升降;又据个人经验选取了丰隆穴,运用泻法以化痰助眠;另外选用了手少阴心经之内关穴,平补平泻,双向调节,令针感逆传至手臂或者缓缓传入胸中,可取佳效。两者合用改善了失眠,又有较好的持久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歙斋医案专题:桂甘龙牡汤加减治疗自汗多汗心悸多年医案(附:大剂量山茱萸应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胡希恕医案52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82)
桂甘龙牡汤
水结脐下,气冲奔豚!(至简经方:苓桂甘枣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