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脉来怠缓无力,弛纵不鼓,多是湿病或脾胃虚弱
userphoto

2022.11.30 山西

关注

缓脉,去来小快于迟。《脉经》

缓脉,脉经说是比迟略快那么一点,这说明缓脉接近于迟脉,与迟脉有些类似,但并非迟脉。从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脉经所说的缓脉是指脉率而言,也就是指脉的迟数,这是指脉的至数。至数类的脉象由慢到快分别有:屋漏——迟——缓——数——疾——釜沸。其中缓脉为不快不慢一息四至的正常至数(60-70/分钟)。

古人是这样形容缓脉的:

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杨玄操

如微风轻柳梢。——滑伯仁

古人直接以象解象,让人一目了然。缓脉就像微风轻轻吹拂过的柳梢,那个劲是轻微的,舒缓的,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不微、不弱。这是正常的缓脉。

缓脉有两种,一种是平缓脉,脉来平缓,一息四至,应指均匀,这是有胃气的一种表现,多见于平常人。另一种是脉来怠缓无力,弛纵不鼓属于病脉;例如《伤寒论》说到太阳中风的脉象是浮缓,以浮为主,浮中夹有缓的感觉,就是脉管有些松弛无力,相当于松脉,应指力道稍弱,所以有时这种太阳中风脉也叫浮弱。就是正气略虚了的象,所以会感觉弱一些。

缓脉如果不仅仅是至数的缓,如果还夹带着脉管的松弛,一般都是病脉了。缓脉作为病脉多见于湿病或脾胃虚弱病。一般来说浮而缓是风邪,沉而缓为湿邪,缓而细是湿痹,缓而弱是气虚。

以下摘自《濒湖脉学》:

体状诗: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颭清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主病诗: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

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者蹒跚足力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17)
中医脉诊之迟脉类:迟、缓、涩、结
本刊精选|仲景微汗法刍议
【中医经典】——《伤寒论》195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4)痉湿暍病脉并治第二●湿病篇
名老中医经验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