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肇星:最怕对中医有偏见


作者/魏敏 ⊙ 编辑/王超


导读“爷爷告诉他中医药其实很简单,就是‘有进有出,有动有静’”。“李肇星在联合国参与的会议不计其数,‘因为几乎没有运动时间,我就在别人很多好的讲话后使劲鼓掌,权当锻炼。”李爷爷对中医的理解真是妙哉,我们的李老爷子也好可爱,那个“肚子炎”,哈哈哈,您去看看……




李肇星:最怕对中医有偏见


“民族医药要为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做好事。” 10月28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千人大礼堂座无虚席,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学会会长李肇星把中医与外交联系在一起,以睿智、幽默的演讲方式讲述了他与中医药(民族医药)的难解情结。


谈童年:爷爷留下浓浓中医情


“我小时候有病治疗,无非就是爷爷给我扎针、推拿。”


李肇星的老家青岛胶州湾,解放前经历了长期的列强抢占,“那时候,我的家乡非常贫穷,十几个村庄没有一个医生,没有一所医院,有病只能依靠中医。”


“附近村庄的人都靠爷爷这么一个业余中医给治病。”


爷爷告诉他中医药其实很简单,就是‘有进有出,有动有静’,其实传递的就是辨证结合、辩证统一的思想。简单8个字潜移默化融进他随后的工作生活中。


50多年的外交生涯,李肇星在联合国参与的会议不计其数,锻炼身体成了最奢侈的事,“因为几乎没有运动时间,我就在别人很多好的讲话后使劲鼓掌,权当锻炼。当然,还有中医讲究的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


谈舆论“对中医不应有偏见”


妙语连珠、生动诙谐,李肇星在小事上显露的是他对中医药的态度。


3年前,李肇星在飞机上看到一份报纸,上面报道了中国南方某省知名教授写了一些对中医药不公道的话,说中医不科学,没有用处。


“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人一定是脱离群众的,肯定对中医药无知。我最怕的是对中医有偏见,又无知。”李肇星说,当时他就在飞机上写了一篇批评文章,提出对中医不应有偏见,尤其是公众人物,这样做是不对的。


“因为当时气得肚子疼,就用了笔名‘肚子炎’,后来这篇文章还发表了。”


话音未落,全场掌声和笑声同时响了起来,大家无不为李肇星的风趣幽默所折服。


谈发展“中医药要与时俱进”


解放后,党的政策要求中西医结合,相互促进。李肇星认为,民族医药要推向世界,要实现大合唱,让全国各民族医药卫生人员团结起来,保持谦虚态度,继续艰苦奋斗。


“中医走向国外有很好的基础。” 1985年,李肇星到法国出差时发现,仅巴黎一个城市学中医的人就有3000多。中医药在国外很受欢迎,要在好的传统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学习张仲景、华佗、李时珍……也要参考学习外国优秀医学。


他说,我们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医药卫生也是这样,民族医药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医学传统,也要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医学医药文明成果,让全世界各族人民活得更健康。


“做中医和做人一样,先做好人再做好医生。”李肇星最后一句结语博得全场久久掌声。(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魏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博鳌论坛】李肇星:中医外交作用大,最恨对其存偏见
徐贻聪大使:“中医外交”大有可为
徐贻聪:让中医药走出国门,成为“公共外交”的锐器
中医不火没天理,中医药最根本的出路在这
畅销书讯
李肇星:开会靠鼓掌锻炼身体 手上有穴位(央视2015-3-2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