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寻“山鹰之国”的中世纪古城和大海

说到地中海,很多人会想到春暖花开、景色宜人,或者是意大利、希腊等等热门旅游国家。然而,同样是地中海沿岸城市,西班牙南部的阿尔梅里亚却籍籍无名,甚至200多公里长的绝美海岸线也不为人知,反倒在农业种植方面是佼佼者,一年贡献了欧洲一半的温室蔬果产量。

阿尔梅里亚建于一千多年前的腓尼基人之手,罗马帝国时曾用作地中海贸易中转站之一。在当时工业落后的年代,各国之间的贸易除了粮食就是蔬菜瓜果,阿尔梅里亚也因此得名“粮食之都”,几乎整个地中海的农产品都从这里销往全球。

从宜居角度出发,阿尔梅里亚毫无疑问是具有先天优势的:气候温和、日照阳光十分充足,再加上阿尔梅里亚湾属于地中海良港,粮农海运贸易量极大,因而当地民众生活富足怡然自得,经济收入常年位居南欧前列,有着“地中海天堂湾”的别称。

好景不长的是,20世纪地中海各国大力发展海运港口,尤其是地理位置更好的希腊和土耳其,几乎分走80%的粮农海运市场份额。与农业大国对比,阿尔梅里亚在价格方面毫无竞争力,商人纷纷撤离、城市日益凋零,从而引起皇室关注。

在此之前,阿尔梅里亚海运货物主要来自南欧各国种植的农产品,经过转运使得成本高于土耳其和希腊两国,而西班牙本国的柑橘和葡萄等产品占比不足9%。既然农产品种类和数量都不足,那就针对性的自种自销并增加就业率,从而提高性价比、抢回市场份额,蔬果温室大棚从此诞生。

当时的温室大棚叫“集约化农业”,通过合理灌溉节约淡水、综合防治病变虫害、提高室内温度湿度等技术手段,最终达到增加产季和产量的双重目的。西班牙人没想到的是,这项科技含量并不高的温室大棚,在应用后却改变了城市的未来。

1963年阿尔梅里亚第一个大棚落地,以钢架支撑并覆盖聚乙烯塑料膜为主结构,再以恒温设备来控制进口土壤与空气中的湿度。第二年就令西红柿的收获季从两季增加到四季,产量直接上涨310%,且果实甜度口感均比往年更好。

很快,西班牙皇室就将成果公之于众,拨出资金引导渔民上岸转而搭建大棚种植农产品。之所以全部集中在阿尔梅里亚东部30公里外的沿海地区,是因为这片区域的土壤沙化严重,与其继续荒废不如慷慨送给渔民,结果诞生了全球最大的温室大棚区。

虽说这片沙化区年降雨量仅200毫米,但通过顶棚收集后却足以供应大棚农作物的灌溉所需,覆盖区逐渐从沿岸向内陆延伸直至山脚下才减缓扩张。截至2020年1月,阿尔梅里亚共覆盖了2.6万公顷面积的温室大棚,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

从高空中俯瞰大棚区,几乎看不到这片塑料膜下还有5个小镇,从早期的纯渔业村镇发展成现在的塑料厂、回收厂、钢材切割、土壤种子以及灌溉排水等完整供应链,阿尔梅里亚只用了20年,却贡献了欧洲一半的温室蔬果产量。

在成千上万个种植户中,既有单打独斗的家庭手工式大棚,也有全自动化运作的大型公司,他们一年的总利润基本都在15亿欧元以上。换句话说,这些人一年靠卖菜就赚了100多亿人民币,人均GDP从未低于17万元人民币。

当然,10万种菜工中至少有9万名来自非洲和东欧的工人,因为温室大棚内部的温度可达到45℃,夏季甚至超过50℃,因此开出的报酬也相当的高,基本日薪都在33-36欧元之间。这个收入本地人看不上,但对非洲和东欧移民而言却丰厚的很。

​更有意思的是,阿尔梅里亚政府早在十年前就很有先见的严格要求大棚区做好卫生,原来是准备了大招来宣布全球都不可复制的旅游项目:只要在市内消费超过500欧元,可持消费凭证免费前往大棚区参观,并享用一顿管饱的果蔬餐,也算是全球罕见的旅游体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看高考】欧洲蔬菜之都——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绿色奇迹”
全球最大温室大棚区:光种菜工人就有10万
西班牙的“不毛之地”如何变身“欧洲菜篮子”
最后两天报名!来西班牙!一起探寻农业现代化模式!
多国番茄种植情况大汇总!了解一下
全球最大的温室大棚种植区,光种菜的就有10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