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同诈骗罪律师: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特征分析

饶为为,法学硕士研究生,湖北利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诈骗犯罪辩护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诈骗类案件的辩护工作。

——力求在诈骗犯罪案件辩护领域做到极致专业!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区别在于合同诈骗罪是利用“合同”的方式进行诈骗。但是,正是合同诈骗罪有“合同”这一外衣的掩饰,使得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对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如何认定的问题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具有什么特征,将直接影响对案件的定性。

对于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特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指合同法上的所有合同。只要在签订、履行过程中利用合同实施诈骗行为的,均应构成合同诈骗罪,而非普通诈骗罪。第二种观点认为合同诈骗罪上的合同指经济合同。第三种观点认为,合同诈骗罪的合同除了合同法中的买卖合同外,还有技术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15种有名合同均可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本文认为,行为人签订何种特征的合同进行诈骗是影响司法机关对行为人的行为定性为合同诈骗罪还是普通诈骗罪的重点问题,必须要理清。对此,应从合同诈骗罪要求的“合同”的内容及性质入手,即“合同”的内容必须反映市场经济活动中平等主体的交易活动以及能体现合同各方的财产关系;“合同”的性质必须存在于合同诈骗罪的客体领域内,这是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基本特征。根据上述概况,合同诈骗罪中“合同”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并不等于民事合同,两者是相互交错的关系。民事合同调节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整身份与财产关系。对于调整身份关系中的婚姻、收养、监护关系等,既不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也不是市场交易场所的一部分,所以它不属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而对于调整财产关系的合同,有合同法规定的 15 种有名合同,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担保合同等,这部分合同以交易各方的财产为主要内容,生存于市场经济下,体现了市场中的交易秩序,可归入为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内。

第二行政合同不应纳入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行政合同是不平等的主体之间,以上对下进行管理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市场交易内容,是基于对行政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合同。行为人利用行政合同进行诈骗本质上侵犯的是行政管理秩序,并不是市场交易秩序,因此行政合同不属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但并非所有行政机关作为主体所签订的合同均不属于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如果行政机关为了日常机关运作与民事主体签订的买卖、物业管理等合同,体现的不是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则不属于行政合同,此时所订立的合同,属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第三对于劳动合同是否也属于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司法实践中有争议,因为劳动与人身权利密切相关,并不是单纯的财产性合同关系,所以其有可能不能成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对此本文有不同的理解,首先,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虽然与其人身权利密不可分,但是从本质上看,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据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是有偿合同,体现了双方劳务与报酬互换的财产关系;其次,若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相对方进行了诈骗,即用人单位欺骗劳动者提供的劳务而未支付报酬或未实现相应待遇,或者劳动者收取了用人单位劳动报酬及约定待遇却未依合同履行劳务,这两种行为都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从而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综上所述,劳动合同也应属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取诈骗手段截取公司货款构成职务侵占罪
刑民交叉型合同诈骗类案件中民事法律关系处理机制新探
公务员法律关系
你签的是劳务合同还是劳动合同?
徐某某诈骗、合同诈骗案
诈骗罪由哪些要件构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