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的成绩不好,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你怎么看?

学生成绩的不好,主要责任是老师、家长以外的那个当事人,即学生。老师与家长都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学生,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题目偏偏不提起关键作用的第三者,把老师与家长当作主角给点了出来,是不是本末倒置,将学生成绩不好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和家长?。如果是一个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不好怪老师,难道同班同学都是如此,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话,确实是老师的责任。可以向校方领导提出建议,更换老师。如果真实情况恰恰相反,还是要从自身查找原因。至于家长该不该承担学生成绩不好的责任,他应该承担一部分,子不教父之过嘛。

谁让他生了一个不认真学习的孩子,并且还振振有词,学生成绩不好不是老师、家长的责任还能是谁?假如这个是一个学生家长,对于学生成绩不好,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将个人的观察和老师的看法意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博曾当过老师,也曾是一个学生家长。小孩上五年级时转过一次学,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班主任打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

本人莫名其妙,一个新学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能犯多大的错误?当我坐在老师对面洗耳恭听他谈了三个问题,我一一承诺下来。首先孩子不守规矩,也就是让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没问题向他作出保证。其次说孩子学习不努力,我没有反应。原因是努力不努一个星期时间就下如此评价未免武断。第三是上课时间好说话,这一点家长有义务约束他,但老师还得多费心。

晚上接孩子放学回家,我将老师的意见一一给学生摆了出来,其中着重讲了学习不努力的问题。让孩子暗暗使劲,到段考时考出个样子来。还好,两个月后,孩子段考成绩出来,同年级四百多学生考到前五名。直至小学毕业老师再也没有找过家长麻烦。人嘛生活在社会上,每天接触到的人形形色色,并且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还是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遇事冷静,换位思考就不生气了。至于学生成绩不好,关键还得从学生身上查找原因。

家长、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但不能把责任全推到他们身上。家长有主要责任,其次是老师的责任。若是中学生,学生也有责任。家长是孩子的楷模。一言一行在无形中,你的孩子会去效仿,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自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向导,你的孩子的学习目标和理想,都完全来自于家长的教育,所以孩子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将来有什么志向,家长是航标!

其次是老师的教育。老师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传授学习知识的技能。当然也包括德育,老师课堂上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那么学习成绩老师肯定是常抓不懈。老师上课会照顾到班级的好中差学生,也会在培优补差上下功夫的!但老师是全班学生的学习知识的领路人。不可能完完全全把精力放在一个学生身上。为什么说中学生学习差,本人有直接责任。因为小学生大脑思维还没有形成意识,而中学生大脑思维基本自形成意识。

主观能动性已经形成,思想态度也基本自己能把握。所以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写作业,这个完全是学生自己在掌握。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希望家长配合学校老师,和自己的孩子,找准原因,采取措施尽快让学生成绩赶上来。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好的绝大多数都是自觉、主动学习的学生,他们有自觉性,有自制力,课堂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作业认真完成。

只有自己知道学习的学生才能学习好,靠老师督着,家长看着的学生是被动学习,成绩不会太好。毛主席说过,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变化。一个孩子学习好不好关键靠自己。学生学习好坏老师有一定的责任。老师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如果疏于管理,使其放任自流,只能是越来越差。

因此教师要管教管导,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严格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成绩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与学生的成绩也有一定关系。常言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形成各种习惯。父母有良好的习惯也能影响到孩子,反之亦然。此外家长与学校配合,负责学生在家中学习,完成家庭作业,也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们的最启蒙的老师”,孩子从一出生,第一个见到的是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做好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一个好的父母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人生中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值得我们家长不断去学习,去完善的过程。学生成绩不好,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1,父母习惯影响

现在大多数父母可以说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父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很多父母除了每天的工作外,就是一心扑在麻将,六合彩上,玩手机上等,而对于孩子学习与生活基本上却不闻不问,直接做丢手掌柜,结果在父母影响下,结果孩子学习功课都不会,而父母这些坏习惯孩子都学会了。

2,受父母性格影响

有些父母性格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从不讲什么原因,从小给孩子们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要么性格怪异,性格暴躁;要么性格胆小,沉默寡言,由于孩子养成的孤僻的性格导致孩子在学校也没有什么好朋友,不善于与同学们交际,在学习上有学习上问题也不敢去问老师,造成孩子上成绩直接下降,所以父母性格直接影响孩子个性,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这样暴力的家庭是不可能培养出成绩好的孩子,希望广大父母者引以为戒。

3,受父母之间关系影响

家庭的和谐也重要,夫妻之间,父母之间有问题尽量不要当做孩子面吵架。家庭关系和谐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思想感情,严重地会直接导致孩子们成绩直接下降或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方面希望家长引起充分地重视,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我说三面,我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和充分地重视。

4,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文化程度的影响

现在由于父母工作等原因,照顾孩子的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由于隔代关系,基本上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们大多数也只能起到最基本地照顾孩子基本生活,他们由于文化水平关系,根本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这样孩子家庭作业无法完成,孩子积累的学习问题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严重的后果。

二,受社会影响

1,受“读书无用论”影响

现在社会流传的“读书无用论,金钱论”,也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未来的发展。现在每年大学生失业人数越来越大,大部分家长经常给他们灌输的读书无用论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由于这些流言的存在,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他们对自己学习失去目的,失去兴趣。

2,受网络的影响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展,手机与电脑基本上每个家庭的标配,受网上新鲜,好玩的游戏等影响,孩子也都一心扑在这些网络游戏上,加上父母对于自己对这样事件本身的不节制,使孩子受影响很深,孩子们深受其害,直接导致后果就是孩子们的书本与功课丢在一边,孩子们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三,受教师态度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与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是外部因素。

本人当过几年教师,平心而论,具体状况本人大致有所了解,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教学,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对于他们的贡献我们不应该否认,对于他们的精神予以更多地提倡,教师不仅仅教育学生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作人的道理,好的老师带出来学生,不光是学习好,在思想,道德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但是现在极少数老师也是“人在朝中,心在汉”,混工资的大有人在,又加上不良风气地进入校园,教师迟到、早退、缺岗、不认真工作,在位不在岗的老师大有人在等这些情况也存在,我们也非常痛恨这种现象,因为这样的老师行为是对学生学习极不负责的行为,它已经完全违背教书育人的宗旨,丧失了教书育人的资格,它已经破坏了教育的本质,玷污了整个教师行业的声誉,我们大家应该予以谴责。

四,父母的责任是关键,是内在因素。

在成功的父母眼里,他们看到的大多是孩子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优点和进步,在父母的夸赞下,孩子的优点会越来越大,如果家长经常这样做,他的孩子今后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失败的父母眼里看不到孩子优点,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与不足,它就像一个个“窟窿”。在他们严厉要求下,窟窿被越捅越大。孩子的缺点被越

放越大,时间久了,孩子的缺点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所以在父母眼中,孩子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父母这样做法不可取。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我们各位家长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取的过程,到最后不断完善的过程。

最后要说的是,父母不能把孩子全部丢给老师和学校,要从自身做起,要从自己行动上起表率作用,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感染孩子,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帮助他们成功地度过叛逆期,使他们健康成长。

最近在辽宁大连市发生的未成年儿童伤害事件反映了我们教育的缺失,值得我们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予以深思。

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体,任何一方面都不可以缺少。在学校,老师不光教育他们知识,还要教育她们做人的道理;在家庭,父母也是孩子们最好的启蒙老师,家长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的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的统一的整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不配合的学生!(再忙也要读一读!)
中学老师质问家长:孩子学习不好,凭什么责任都在我?
2019年愿老师是真正的教师,愿家长是个有责任的父母,愿学生先学做人
老师仅仅是个老师
班主任透露: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教师的“救世主”心态要不得,尤其是义务教育,更要正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