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农”发展进入黄金期〔三农在线、中国农业新闻网〕
“三农”发展进入黄金期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日期:( 2012-02-26 ) 我要评论

    “这是我今年最体面的‘年货’!”河南省正阳县真阳镇李通村32岁的种粮大户黄磊,一边擦拭着场院里披红戴花的拖拉机,一边笑得合不拢嘴地说。这台东方红拖拉机是国务院奖励他的龙年特殊“礼物”,全村人别提多羡慕他了。黄磊作为种粮售粮大户代表之一,参加了去年底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他承包了2283亩耕地,依靠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筹资60多万元购买各种农机设备,实现全程科学种田,去年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达到2180吨,收入435万元。 

  黄磊依靠科学种田、规模经营带来了好收成,这是2011年广大农民的一个缩影。 

  回首“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三农”发展,几多自豪,几多艰辛。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历尽坎坷的一年,更是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提速、全线飘红的一年,也是农民顺心、农村祥和的一年。 

  2011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一串金灿灿的数字,有力地佐证了“黄金期”的定论: 

  57121万吨!这是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这一年,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八连增”,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亮点。 

  6977元!这是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年,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增量超过千元,创历史新高。 

  畜牧业生产和“菜篮子”产品稳定增长,棉油糖、果菜茶等实现新世纪以来首次全面增产;农田水利建设迎来历史性机遇…… 

  成就振奋人心,过程彰显努力。粮食生产是在“七连增”的高基数基础上,在年初北方地区冬春连旱、年中南方部分地区旱涝急转境况下,在管理国内通胀预期任务加重、国际粮价不断波动背景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感慨地说: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基础上,广大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目共睹,政策得力是关键。2011年重农政策出台频率之密、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超出以往。在夏粮生产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在50天内召开4次常务会议和2次专题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首次开展了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令人欣喜的是,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了9884.5亿元,而实际投入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对农民的“四补贴”更是增加到了1406亿元,比2010年增加180亿元。  

  国家还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让农民真正种田托底。 

  从年初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水利建设,到贯穿全年的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政策因素始终发挥着引导推动的重要作用。 

  科技给力是基础。黑龙江省大庆市长安村农民张伯青就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他满脸喜悦地说:“真没想到,膜下滴灌这么好使,今年玉米产量至少翻一倍。”张伯青的感受,道出了亿万种田农民的共同心声。 

  2011年,科技催生的“良种良法”发挥威力。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继续在全国800个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为配合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实施,分作物遴选出2011年主导品种150个,主推技术80项,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推广力度,有力促进了产量提高。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科技支撑和服务推广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抗灾有力是保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多次强调,气象条件复杂,成了近年来粮食生产面临的常态。“抗灾夺丰收”成了粮食生产必须要牢牢把握的一条原则。 

  2011年冬春,夏粮主产区接连大旱,令人忧心。党和政府带领全国粮食产区干群合力抗旱,再加上关键时刻的降雨,夏粮在抗灾的基础上取得“八连增”的好成绩。秋粮生产也不是一帆风顺,面对局部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各地各部门立足抗灾夺丰收,坚持做到了科学防灾、主动避灾、有序抗灾、高效救灾,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2011年农业农村的好形势,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站在粮食生产“八连增”和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快”的高起点上,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产品市场波动剧烈,能否持续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让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以上?如何保持农民收入增幅在7.5%以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我们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进程中,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重大任务,谋划新发展,寻求新跨越。 

  2012年的现代农业发展,值得期待,催人奋进!  记者 李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丰收了,更需保护积极性
粮食为啥能“八连增”
中国农业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农村部: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农业部:力保粮食总产超万亿斤 -期货频道-和讯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