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露后这样做,祛一身寒气,把阳气补给脾肾,消除大病隐患

秋分后,天气明显变冷,就连江浙一带都感觉到了森森的凉意。

这时候,我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了。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为时过早,现在天气还不冷。

之所以对降温不敏感,别人觉得冷你却感觉不到,不一定是你身体阳气旺盛不怕冷,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的体温超过气温时,人往往感觉不到热而只会感觉冷;但现在明明气温低于37°,为什么仍有人感觉不到寒意呢?

多半是体内的“寒冷”,已经超过了外界的寒冷,所以感觉不到气温的变化。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身体一直处于寒湿、阳虚状态,感知力很弱,甚至麻木不觉,病邪进来了都无法及时觉察。

这种状态如果长期持续,很容易有大病隐患,尤其是脾肾阳虚的人。


脾肾阳虚导致的
慢性疾病和大病隐患


脾肾阳虚,主要是由于平素气弱体虚,或年老体弱,阳气不足,或脾阳虚日久,波及肾阳,导致脾、肾阳气均不足。

普遍有胃口不佳、腹泻、无力排便、水肿、手脚冰凉、腰腹冷、耳鸣、精力下降、健忘等症状。

脾肾阳虚为什么容易有大病隐患呢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气不足,相当于生命的小火炉烧不起来,没有力量温煦、运转。

中医的脾,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生痰之器,脾阳虚则体内生出大量的痰湿。而肾是水液代谢最主要的地方,肾阳虚则没力量把痰湿排出,都留在以内堆积。

时间久了,痰湿凝结,形成包块囊肿,甚至结节肿瘤

痰湿还会堵住血管,容易脑梗;血管失去阳气温煦,老化脆化,引起脑出血......

如何避免这些疾病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我们不妨用祛寒湿、补阳气的食材,自制一些温阳祛寒的“宝贝”用于日常,让脾肾的小火炉重新旺起来,样人才不容易生病,尤其不生大病。

眼下秋已过半,寒露天气更冷,可以尽早吃起来了~


自制肉桂茶


肉桂是温肾之要药,它温热效应强,有把热气引导到下焦的能力,能真正补元阳。

《本草求真》谓其:“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凡沉寒痼冷、营卫风寒、阳虚自汗、腹中冷痛、咳逆结气、脾虚恶食、湿盛泄泻、血脉不通、胎衣不下、目赤肿痛,因寒因滞而得者,用此治无不效。”

现代研究也发现[1],肉桂的主要成分桂皮醛,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缓解肢体疼痛的作用。

我们再添加一些帮助脾胃运化的食材,可以做成一款肉桂暖身茶,很适合阳虚体寒之人日常饮用温暖身体


肉桂暖身茶
【材料】肉桂2克、小茴香2克、山楂2克、山药3克、牡蛎壳1克、桃仁1克、红糖1克
【做法】
1.将以上食材晒干、磨粉;
2.将磨好的粉用细纱布过滤一遍,剔除渣滓;
3.将细粉盛入杯中,加入300毫升的热水,将粉搅拌均匀后温服。
中医认为,散剂的有效成分析得出快,脾胃能更好吸收

小茴香:能暖丹田,是化解腹部冰冷、疼痛的良药,与肉桂合用,能帮肉桂补命门不足;

山楂、桃仁:活血化瘀、消食化积,改善痛经、月经颜色深等月经问题;

牡蛎壳: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汗止酸,能够搭配肉桂“坠火”,对虚火上炎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最为管用,而且还可跟山楂一起软坚散结,消除腹部的痰瘀结块;

山药:最得土气,能滋润脾土,可以缓解山楂的破瘀之气,为脾胃打好基底;

红糖:用来暖脾胃、甘缓止痛、养血活血。


其中,肉桂、小茴香合红糖,能辛甘化阳;山楂合红糖,则酸甘化阴。温阳为主,还有阴中求阳之效,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整方补阳不上火,引浮火归元,化瘀不伤正气。温暖中下焦,补足肾脾的“暖气”

很适合阳虚体寒、血瘀、下元虚寒、虚火上浮的人群,有腹部冰凉、痛经、手脚冰冷、易受风寒、虚火导致的口舌生疮、眼睛肿胀等症状的人也可以常服。

这个肉桂暖身茶,可以自己居家煎煮或磨制,也可以选择调配好的成品。

广告


这款茶用的是古法老红糖,味道很是正宗、醇厚。成条的包装既适合储存,也适合外出携带,热水一冲,随时都能温暖自己,爱护自己。

注意:孕妇、幼儿慎用,月经量多者在例假期间不用。

姜醋糕

除了肉桂,能温阳祛寒的还有姜。

老话说:女子不可百日无姜。生姜是助阳之品,有祛寒、除湿、活血、健胃等好处。着寒受凉了,热热地喝一碗姜汤,发发汗,寒气就出去了。

脾阳弱的人,尤其要多吃姜

但是姜味辛辣刺激,很多人吃不惯。不妨搭配一些其他的药食同源食材,中和一下姜的辛辣,做成小巧易取的姜醋糕。



自制姜醋糕

【材料】生姜30克、新会陈皮20克、米醋50毫升、红糖30克、红枣10克、鲜山药50克、茯苓10克、芝麻5克、花生10克、糯米30克

【做法】

1.将生姜榨汁备用,山药、红枣蒸熟后捣成山药枣泥备用,陈皮热水浸泡后切成碎末备用;

2.将茯苓、芝麻、花生一起研磨成粉备用;糯米单独研磨成粉、炒熟备用;

3.将山药枣泥、陈皮碎和茯苓+花生+芝麻粉掺合,加入适量米醋和红糖粉,搅拌均匀,然后同碗一起上锅蒸15分钟;

4.姜醋糕团蒸好后,把大碗取出,放到温凉后取出来,撒上糯米粉,把粉充分均匀地揉进姜醋团中;

5.把姜醋糕团搓成长条,然后切成长短一致的小段,就可以装盘食用啦。


  • 生姜,温中散寒,祛除寒湿,能有效缓解腹部寒冷、疼痛,

  • 陈醋,酸收性温,能帮助把阳气收藏在体内;

  • 红枣、红糖,养血暖胃,活血散寒;

  • 山药、茯苓、糯米,健脾益胃,补生阳之基;

  • 芝麻、花生,补血润肠,还丰富口感;

  • 新会陈皮,燥湿化痰,使得全方不滋腻碍胃。

整体有补有行,有散又收,有温阳不上火、补而不壅塞的特质

这个自制的姜醋糕,特别适合阳虚、上热下寒、湿气重的人食用。

腹部冰凉、痛经、手脚冰冷、易受风寒、口舌生疮、面部长痘、腹部胀满、舌苔厚腻等症状的时候,也可以常吃。

这个姜醋糕,时间充裕、厨艺不错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嫌麻烦或没时间做,也可以选择调配好的成品。

广告

点击上图,陈皮姜醋糕带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姜醋糕用是姜中上品——产自云南的高山小黄姜,也就是中医所用的“药姜”

小黄姜的“姜黄素”、“姜辣素”都高于常见普通生姜,它鲜香辛辣,纤维细少,质地细密,是制作姜醋糕、姜汁红糖的优质原料。

更有非遗老陈醋的浸润、调和,陈皮的香味,融和醋的酸爽,和姜微微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软、糯、香、甜

每一个糕都是单独小包装,开袋即食,每天2~3颗,养生又解馋。吃完后胃部明显感觉升起一股热气,身体毛孔舒张,微微出汗,身体很是受用、舒适。

注意:有急性感染、炎症时暂停服用。

吴茱萸贴小腹、脚心

脾肾阳虚的人,除了摄入温阳散寒的药食外,平时还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肚子和脚底。

在阳虚的人中,有一部分属于上热下寒体质。这些人经常是头、面、咽喉有咽肿、眼红、头胀等热象,而下身寒冷,中医称之为“上热下寒”。

其本质是中焦瘀堵导致上下不通,心火和肾水不能相济导致。用手触摸中焦肠胃一带,能摸到条索状的硬块


这个时候,一味清火是没用的,要“打通中焦+引火下行”二者结合,才能够真正破解上热下寒、上火溃疡的难题。

这时候,单纯的按摩收效甚微,需要搭配一些中草药来调理。

吴茱萸性味辛苦温,入肾经、肝经、脾经、胃经——这都是连接头与脚的经脉。所以很擅长下气泻火、温补肾阳,是中医里引火归元、引火下行最常用到的中草药

《本草纲目》里有吴茱萸贴足之记载:

“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行者,似不然也。



自制吴茱萸足贴
【材料】吴茱萸3克、白醋适量、抗过敏胶布一卷
【做法】
1.将吴茱萸晒干、打成粉末备用;
2.将吴茱萸粉加入适量白醋,揉搓成龙眼大小的小丸子;
3.晚上睡前将吴茱萸丸压扁,贴在双脚脚心,然后用抗过敏胶布固定即可,次日早上取下,温水清洗脚心。

为什么要敷脚心呢?

因为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

把脚卷起来,足底前1/3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涌泉穴。

涌泉为肾经之井穴,肾中精气的源头在此,把吴茱萸足贴在此穴,引虚火入肾。这样一来,上半身的虚火得以消除,肾阳也得以温补。

但光用足贴还不够,打通中焦才能更好地引火下行,需要搭配腹部贴一起使用

腹部贴由吴茱萸、法半夏、厚朴、生姜制成,参考吴茱萸足贴的自制方法,可以自制一份腹部贴。



  • 方中法半夏、厚朴,擅长行气消积,调理中焦的阻滞,为经典理气剂半夏厚朴汤之主药,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效。

  • 生姜能温中散寒,对调理上热下寒、中焦不通导致小腹冰凉、易腹泻、腹痛等问题很有帮助。


将腹部贴于神阙穴,可以帮助贴打通中焦

神阙穴在脐中,脐为胎儿气血运行之要道,如神气出入之宫门。腹部贴于贴在这里,对中焦肠胃问题、还有元气虚弱等都有帮助。

腹贴通中焦淤堵,足贴引火下行,这样“双管齐下”,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上热下寒、虚寒者尤宜,口舌生疮、脸上爱长痘、长粉刺、咽肿、眼红、头胀、腰膝乏力、手脚冰凉,小腿、小腹觉冷、易腹泻、痛经、心烦气躁难以入睡时皆可用。

如果觉得制作麻烦,也可以选现成的足贴、腹部贴来用。

广告


注意:对成份过敏者、穴位局部皮肤有损伤者慎用;孕妇、3岁以下儿童慎用。

以上这3种方法,都是温和的调理法,普通人能用,脾肾阳虚的人可以长期使用。

借助中医药的智慧和力量,养护好我们的脾肾阳气,先天后天之本稳固,帮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从容前行。




[1]陈一,钟正贤,黄凤娇.中药肉桂的药理研究(第一报)——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药通报,1981(05):32-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布谷运用“三焦次第疗法”治疗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叶天士通阳法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之【曾辅民医案】
大学医学医科中医中药《中药学》教学课件:第七章 温里药
温里药
高血压是“累”出来的!中医脚底敷药,让阳气充足,血压下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