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家写“丑书”需要理由吗?古人的观点可能会影响你的看法

“丑书”是指书法家写出来的字很丑,很难看,不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那么大众的审美情趣是什么?大多是以魏晋书法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而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就是大众审美的代表性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对字形是否好看、笔画是否到位等来衡量书法的好坏,这一标准是从唐代李世民开始的,可以说,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是李世民推广开来的,从此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丑书”与“尽善尽美”是一对矛盾,丑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有的人认为是清朝人们在尊碑的时候开始的,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清朝的确是提倡写“丑书”,但他们挖拙的并不是清朝的“丑书”,而是南北朝时期的。在那个时候,由于楷书系统尚未建立,而旧的隶书系统已经被打破,人们在一个很长时期都在书写这一种“丑书”,它应当是一个书风,维系了多少年的时间。

这个时期的书法应当是魏碑书法的前期准备。杨守敬在《楷法溯流》中说:“南北朝碑碣所存不过数十通,惟造像不可纪数,乡俗鄙陋,不尽大雅制所,然天真烂漫,风神超逸,良由去古未远,故执笔者皆有篆隶意。”他的意思是说,南北朝真正的碑碣并不多,但造像却无法计数,这些都是民间作品,但它们却散发着天真烂漫的艺术气象。南北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造像?这还要说一下那个时候的社情与民情。

我们知道,南北朝是社会尤其是南北文化分化的时期,由于佛教盛行,时人为了超度亡灵,大多数家庭都要在亡灵坟前立下文字记载的墓志,以纪念前人的功德等。这些家庭不论贫富,都家家效仿,但朝廷有所限制,只准官员或有地位的人才能立碑,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种做法是被当作一个不正行为,所以,他们就会把墓志和亡人一起埋进坟墓里,这种做法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造像出现的原因了,恰恰这种做法保护了那个时期的的“作品”,否则后世可能也就见不到这么多的墓志和造像了。另外,由于一般家庭很难请到“书法家”来写墓志,只能是民间的一些“会写字”的人去写墓志,而刻工也是根据自己的“情趣”去刻写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南北朝大多数墓志、造像都有“天真烂漫”的艺术性。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狄平子《六朝造像精华》中说:“六朝字体在篆隶之间,其古拙之趣有非唐人所及,墓志中固多佳构,而新奇古逸尤以造像小品最耐玩味。”这些意思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南北朝书法继承了篆隶书法的遗韵,包括笔法,在书体转变的过程中,它却散发出迷人般的艺术性和烂漫气象是其它任何一个时代所不具备的。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在清代的书法家们为什么要提倡尊碑思想。这个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书法在元代外族统治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一直萎靡不振,虽然仍有个别书家如赵孟頫等人力挽狂澜振兴这一现象,仍没取得巨大成就,而清人就以复古、重碑的思想让书法回归到本质上来;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书法家针对当时的书法流弊提出了书法本质的自然、古拙、巧拙思想,例如傅山提出的著名的“四宁四毋”就是要求书法要达到它的自然属性,进而实现书法的意态之美。

书法中的自然属性和意态之美是什么?首先它是中国哲学文化的表现。“道”、“儒”思想都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根源和归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曲则全”、“枉则直”、“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等都是道家哲学,书法家们往往把“道”的思想融合在作品中,并以“无为”、“放逸”之心来衡量书法的优劣,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要把书写与大自然浑然合为一体,如庄子所说:“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南北朝是佛教盛行之时,多有墓志于世,但书法亦遵从人的佛教思想,风格、品格、气象自然也就顺应其变了。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他也是一名禅师,他的书法“以为百家法,故举用旧法,非不能用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于绳墨之外矣”(苏东坡语),意思是说智永的书法在继承了百家之法后,仍有禅意在其中了。

前面我们分析了南北朝和清代书法家所追求风尚以及所谓“丑书”产生的根源以后,自然也就明白了书法中所蕴藏的朴拙自然的艺术之美了。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它无论在任何朝代都要体现出这一文化精神,不论是“美的”,还是“丑的”,这一根本始终是无法改变的。“丑书”是书写时最容易创作的一个方法,它最能把其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用笔法的、墨法的、笔法的、结体的体现出来,并且这些变化着的矛盾关系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也许这些原因才是当代人“大胆”书写“丑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对于这样的观点,你觉得如何?请在留言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大家一起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太一智慧书画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明君:刀斧之下的“篆隶笔意”:清代碑学建构中的误读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5)
书法简史(三):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
魏碑体算是楷书吗?
当代北碑体创作刍议
创作| 魏碑学习漫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