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赏析
userphoto

2022.05.06 山东省

关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唐代虞世南的《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2003年7月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35篇诗文 ► 21条名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读诗话:当风流已成为往事58
虞世南的这首咏蝉小诗,托物言志,成就了千古名句,堪称诗中佳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被称为“咏蝉三绝”之一,它妙在哪里?如何赏析?
读虞世南诗《蝉》感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意境之高远!
一只普通的蝉,被写入在诗文后得到唐太宗极力夸赞,成为后世经典
唐太宗李世民盛赞的“五绝”名臣,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读完这首诗便懂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