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看金瓶梅 | 第五十三回:真假疑云——金莲和陈经济究竟上手了没有?

点击收听本文音频

作者

樵髯

不知不觉,评金已到了五十三回,时光也来到二零二二年的春节。朋友们,你那里有年味了吗?

上周,笙歌姐在详评《金瓶梅》第五十二回文末,已预告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可能是“陋儒补入”。

“陋儒补入”这四个字,来自沈德符编写的《万历野获编》。沈德符提到《金瓶梅》时这样说:

然原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有陋儒补以入刻。无论肤浅鄙俚,时作吴语,即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一见知其赝作矣。

翻译一下就是,付诸印刷时,发现丢了五十三回到五十七回,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时候有个“陋儒”补写出来,让《金瓶梅》得以完整存世。

注意,这是陈述一个事实,不是推测一个结果。后面提到的文字不是理由,而是对陋儒补刻功力的嘲讽。

沈德符的这番话还是有可信度的。

一是他生活的年代,和《金瓶梅》的写作时间大致重合。

二是明朝嘉靖、万历时期,不少作家是沈德符的父祖及他自己的知交、朋友,信息来源基本可靠。

三是他十分喜欢搜集“琐事轶闻”,这不仅表现在《金瓶梅》上,也表现在对《玉娇梨》、戏曲家汤显祖的创作情况的记载上。

四是他有着深厚的辨“赝”能力。

这里有个故事。

一个经营古董的巨商,手头有一部《新唐书》,自称是真正的北宋年间刊刻的初版本,索价很高,也不轻易示人。沈德符知道后,前往求观,他约略翻了一遍,就认为这部书决不是北宋时版本,而是南宋末年的产物。

古董商不服,与之争论。沈德符说:“这很容易鉴别。”他指着书上的一个“诚”字说道:“这个字为什么缺笔?它显然是为了避南宋理宗的名讳。宋理宗原名贵诚,后改名昀。北宋时期刊刻《新唐书》的书坊老板又怎么能未卜先知,预知一二百年后理宗的名字而提前避讳呢?可见是做了假。”一番话说得那古董商哑口无言了。

对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有异样感觉的还有张爱玲。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自序》中说:

我记起当时看书时,有那么一块灰色的一截,枯燥乏味而不大清楚——其实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的地方使人迷惑。“游东京,送歌僮,送十五岁的歌女楚云”,结果都没有戏,使人毫无印象,心想:“怎么回事?这书怎么了?”正纳闷,另一回开始了,忽然眼前一亮,像钻出了隧道。

不愧是张爱玲啊,描绘得这么生动!但她不是从沈德符这儿知道的,她是从研究中国小说的汉学家派屈克·韩南那里听说的。之前她还一直庆幸至少《金瓶梅》是完整的,知道后就很震动,很遗憾。

现在我们来捋一捋第五十三回中“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的地方,朋友们不妨拿出书来对照一下:

一是大家都知道,西门庆愿意和和尚道士打交道,但很厌恶姑子,见到姑子在他家就很恼火。

第五十一回,西门庆直接去了上房,姑子们赶紧躲开,但还是被西门庆看见,西门庆便问吴月娘:

“哪个是薛姑子?贼胖秃淫妇,来我这里作什么?”

看他形容讨厌的薛姑子,贼、胖、秃、淫,竟莫名好笑。

这个薛姑子,帮着陈参政家的小姐和一个小伙偷情的事,就曾犯到他手里。他深知姑子们走家串户,不干好事,担心这些人带坏他的家眷,所以总没好气。然而到了本回,却突然性情大变,对姑子客气起来了,不仅表示要把王姑子“接来”,后还对接来的王姑子一连说了两个“依你”。

有点像谁?原谅我不厚道地想起贾琏对凤姐。你要行什么事,都依你、依你。语气有娇宠、也有无奈。但要让西门庆对王姑子这样说,很是别扭,而且之前的讨厌、愤恨、防范的心理也都消失了。

二是应伯爵好像也不如之前滑头伶俐。二十三日早晨,应伯爵来西门庆家,和西门庆一起吃饭,明明有时间,偏不提黄四李三的事,后来和常峙节一起来,一来就开口说起此事,然后就没了下文。

《金瓶梅》无一处闲笔,像这种啰嗦、不知是何意的文笔,显然不像出自笑笑生之手。

三是潘金莲在这一回中和陈经济勾搭成奸。但熟知《金瓶梅》的朋友都知道,第八十回里,潘金莲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儿,今儿老娘就成全了你吧。”

听上去,好似俩人之前一直勾勾搭搭,但从未上手,直到西门庆死后,俩人才没有了忌讳。

这样,关于潘金莲和陈经济何时上手的时间点,就有了两样说法。

依据两人性格,金莲机警些,经济懦弱些。所以此回,卷棚内,人还都没有睡,后院和前门随时有人出入的情况下,或许还是那位“陋儒”急切了些。

这一点毛躁感和疏忽处,就把真品和赝作区分出来了。

然而,到这里还是不能一定要说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是“赝作”,为什么?

批注这本书的张竹坡和文龙,为什么没有察觉到这些疑点?按说他们比一般读者要熟悉《金瓶梅》得多!

张竹坡在此回照样埋头批注。他在金莲和陈经济的事上,没有意见,而是批评西门庆太粗疏,继而批评吴月娘“假”,说她“求子明是挟制之媒”,这是他的一贯态度。

而文龙认为金莲和陈经济:

直至此回,方能到手,亦可谓难。

然后质疑为什么在男女之事上,很多人都不畏惧这难?他想了三天三夜想不通这一点,最后给出很抽象的建议,“静则不动”,“智者不惑”。

张竹坡是个感性的人,他最服气的是玉楼这类理智会处世的人,然后是个性张扬比如金莲这类人;他也很注重写法,此回中他就说:

扫雪烹茶,由寒而渐暖也;因雪结胎,由热归于冷也。

这样的专注,让他没有注意到西门庆、应伯爵的变化?抑或他认为这其实是正常的变化?

文龙很理性,但又满满的道德优越感。文龙的批注,是在张竹坡批注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张竹坡没有注意到,他也就没有考虑到这一层?还是察觉到了人物的变化,但觉得属于正常范围?

孰是孰非,真假疑云,很难判断。

暂且先把这个问题放下。

我想,此回无论是由作者笑笑生所著,还是由“陋儒”补入,大的方向不会差。

一是此回西门庆仍过着酒色生活,在外和刘太监、黄安二主事觥筹交错,回家和众妻妾淫乐无度,丝毫不知官哥儿、瓶儿以及他自己的大限就要来临;

二是李瓶儿病了,生命开始枯萎,官哥儿死和李瓶儿死是全书的大关键处。他们的死,使西门庆更疯狂地通过攫取身体的欢乐,来弥补心底的荒凉;

三是吴月娘此回怀孕了。正如张竹坡说,因雪结胎:

雪胎能无幻化乎?

这些大方向的优点是,让读者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而,缺点也在这里,读者其实并不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因为《金瓶梅》要走向荒凉了,更确切点说,西门家要走向没落了。

毫无疑问,西门庆是恶的,但他绝不只是一个“恶”的符号。

《金瓶梅》的世界是一个坑人陷阱,要想对付里面的机关,单凭道德和勇气是不够的。

西门庆奋力攀爬、忙碌半生,躲过了外界的追查和挤压,却未意识到人的欲望像个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破。

他的这种不自知处,或许正是芸芸众生的不清醒处。

《金瓶梅》字里行间弥漫着的这种氛围,让人不禁对这人间生出几分悲悯以及对惨剧的回避之心。

本文由喜马拉雅主播“风神_007”播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瓶梅解读】《金瓶梅》里的“三姑六婆”之薛姑子 | 古典名著
《金瓶梅》诗文刍议(八)
【细读金瓶113】游戏里的信息密码(21-4)
细读原著才明白,西门庆作恶多端,为什么还能投胎转世到富人家
从李瓶儿与潘金莲的情欲争斗看中国女性的变态心理
张进德:​明清人解读《金瓶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