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件四吨重国宝,禁止离开中国,专家看过铭文:中华兴盛原因在此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周朝开始,中华先民就制订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现代人可能对此没什么感觉,但是在三千年前,这就是实打实的文化优势。中华民族能够发展壮大,跟这种文化优势有很大关系。

武王伐纣以后,周朝取代商朝成为中华共主。不过,这种改朝换代与秦汉有很大的区别,周王并没有做到对整个天下的控制。楚国、徐国等夏、商两代遗留下来的方国,只是表面上对周王臣服,实际仍然保留着各自的习俗。

大家都知道,周王分封天下,建立了上百个诸侯国。其目的一来是酬谢功臣,二来是监视那些前朝遗民。比如姜子牙的齐国、周王亲弟弟的鲁国,距离统领东夷的徐国很近。而南方的随国,也担负有盯着楚国的使命。

楚国的先祖与周国有很大的不同,向来不怎么服从周天子的号令,也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周天子在周楚之间的中间地带,分封了数十个姬姓小国,史称汉阳诸姬。每次周楚交战,这些小国都为周王提供了前进基地和补给,使周军能够获得战争优势。

在汉阳诸姬中,为首的就是随国,其始祖是周朝开国大将南宫适。现在的湖北随州,当年就是这个随国的核心地带。在史书中,随国也被称作曾国,而真正让曾国闻名于世的,是三千年后出土的一件稀世珍宝。

这件宝贝是1978年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是曾国的一位国君,据推测他大约死于公元前433年至公元前400年之间,终年42岁左右。曾侯乙特别喜欢音律和制作乐器,因此死后陪葬了一套极其贵重的编钟。

编钟是中国古代王侯专用的乐器,代表着主人的至尊身份,只有在出征、祭祀、朝会等重大场合才会奏响编钟,代表着中华礼乐的最高等级。据考证,35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陶制编钟,商代开始用青铜铸造。

曾侯乙编钟由65个大小编钟组成,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钟架上。全高2.73米,宽3.35米,连同钟架总重4.4吨。最大的编钟重203.6公斤,高1.53米,最小的仅重2.4公斤,高20.4厘米。

在钟体、钟笋、钟钩上还刻有3755个铭文,记录着各钟的标音及音律。同时出土的还有六个丁字形木槌和两根木棒,均有彩绘装饰,用来敲钟和撞钟。钟架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气势宏大、壮观不已。

经过考古学家和音乐专家的鉴证,这套编钟可以用来演奏绝大多数现代音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让人不得不钦佩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以及在音律和乐器制造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编钟里,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为最宏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从出土以来,这套编钟一共只奏响过三次,并被国家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只有仿制品才能离开中国,用于向海外人士展览这件国之重器。

曾侯乙是周王亲族,拥有一套这样的编钟并不奇怪。真正让人惊讶的是,从编钟上的铭文和墓中文物来看,这套编钟是楚王送给曾侯乙的。既然楚国一向不怎么认可周王朝,又怎么会铸出如此精良的周朝编钟呢?这里面蕴藏的信息,恰恰折射出中华文明能够兴盛的内在原因。

由古至今,中华民族更接近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凡是接受了中原文化的边疆民族,都可以归入到汉人的范畴。从历代的改土归流就可以看出,是否接受教化,才是华夏与胡人的区别。

无论是武力招降,还是自愿内附的胡夷地区,朝廷除了派遣各级流官外,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学政,发放儒家典集,鼓励当地士绅乡民参加科举。一旦考出足够的秀才,乃至举人,即意味着教化成功,真正成为中华子民。

几百年来,楚国在与中原各诸侯国的交往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化,越往后,楚国与中原的差别就越小,礼乐制度也趋向一致,编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周王朝虽然衰落,其文化却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

而曾国由于周室衰微,不得不改变国策,逐步亲近楚国。楚王在国都被吴国攻破后,避难之处正是曾国。由此可见,曾国实际上已经依附于楚国。这样一来,楚王送套编钟给曾侯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左传》、《曾侯乙编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探秘:南宫适与曾(随)国
曾侯與编钟:破译“曾随之谜”的“金钥匙”
谜团重重——鉴别曾侯乙编钟
此国名不见经传,却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和金道守护者
周武王的战略分封:北有燕国,东有鲁齐,南面有谁?十年前才揭晓
曾侯乙编钟那些事(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