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平凹谈家庭:组合10年爱情就老了,大费力气延续香火毫无意义

贾平凹一生只有2个女儿。

大女儿是与前妻韩俊芳所生,而小女儿,则是与现任妻子韩梅的爱情结晶。

作为一个文学造诣极高的作家,贾平凹心里必然装着许多儒家礼法,并且有自己截然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待自己没有儿子这件事。

他曾这样说到:世上多少夫妇为了续香火费了天大周折,实际上是毫无意义。

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宽慰自己,或许他真就如此开明、豁达呢?

1952年,贾平凹出生在陕西省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看到了很多封建思想下质朴又落后的农村生活。

贾平凹本质上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但是他又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所以他的作品即传统又现代。

他对于问题的思考是把两个看似脱节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的。

在那个不管是思想还是生活水平都很落后的时代,活着是大家唯一的需求,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改变人们想要延续香火的愿望。

婚后的小夫妻,不管已经生了多少女孩,都要继续生下去,直到生出一个男孩为止。

只因为男孩可以为家庭留下“血脉”,女孩始终是家庭的外人。

贾平凹的邻居就是一个“不生男孩不罢休”的主,他们已经生了三个女孩,没有男孩,为了有“根”,就又怀了第四胎。

即将临盆之际,家里没有人在家,那妇人在草垛上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这是那个时代的常见现象。

但在现代社会,医疗水平已经进化的十分先进,孩子都是在医院出生的,产前要做多次产检,算好预产期后,住在医院随时准备临盆。草草生下孩子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这种对待生育小心翼翼的态度,让贾平凹些许不解

贾平凹认为结婚生育,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就像草大结籽、瓜熟蒂落一般。

因为他本身的成长环境就是在农村,见惯了农村朴实传统的生育方式,所以对现代人对待生育大费周折无法认同。

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却非要搞得极为隆重,一次又一次的产检,算好预产期,提前去医院等孩子出生;羊水刚破就哭天喊地,产后还净出毛病。

十个有九个难产,八个有七个产后无奶。

还有不少选择剖腹产这种“非常规”方式来生养孩子。

他那个在草垛上生孩子的邻居也曾经说过:

“生娃像大便一样的嘛。”

所以贾平凹认为现代人如此兴师动众的生孩子非常没有必要,以前没去医院,还是有很多孩子平安健康的出生,也不见得有多少痴傻呆。

贾平凹觉得: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被生活的柴米油盐转化成亲情,日子只围着孩子转。

孩子也成了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纽带,孩子生出来之后自然成了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他邻居家的孩子刚会开口说话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就开始教孩子背诵诗句。在别的小孩都还在童言童语的时候,她家的小孩就已经可以背诵一首完整的古诗了,邻居常以此来彰显孩子的天赋异禀。

但是他从来没见过这些小时候“天赋异禀”的“神童”,长大了还能成为有作为的人,大部分不过是“伤仲永”罢了。

每个孩子的大脑发育进程不同,也没必要跟别人比较。例如爱因斯坦到三岁时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汤太烫了”。

贾平凹认为尽量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

引导比教育更重要。过度的干涉只会揠苗助长,过多的压力会让他们不堪重负。孩子有权利去支配和享受自己的一生,不需要他人的指手画脚。

给他们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过“无为而治”,顺应“道”的规律,不过多的干预,让事物顺应其自然发展规律自由发展。

传宗接代也是再常见不过的发展规律了,就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

然而很多夫妇为了“延续香火”大费周章,甚至很多家庭的存在都是围绕着小孩存在的。

但真的有必要这样吗?

贾平凹在文章中指出,这样折腾不仅耗费精力,而且还毫无意义,我们不应该活在世俗框定的条框里,要努力活出自己的样子。

老一辈人说,孩子是家里的香火,有了孩子才能把家族延续下去。可是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记住自己太奶奶、太爷爷的名字呢?

在《寻梦环游记》里提到过一个概念: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当大家都忘记他的时候。

既然“老祖宗”早已不复存在,又有谁会在乎你这一代有没有把家里的“香火”延续下去呢?许多夫妻为了香火如此大费周章,有什么用呢?

贾平凹认为是否孕育一个孩子还是要顺其自然,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血脉而求神拜佛,寻医问药。有了孩子是一个父慈子孝的温馨之家,没有孩子也是一个和睦的二人家庭。

其实不管有没有孩子,都不应该因为孩子而丧失掉自我,天天围着孩子打转

比延续香火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清醒独立的心,不作他人的附庸,孩子也并不是一个“工具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鲜活的灵魂。

关于许多家庭的教育,贾平凹对于“人才的定义”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无法想象这个世界如果全是科学家会有多么可怕。

总有人要扮演芸芸众生,如果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属于一个阶层,一个职业,那么这个社会的复杂性和包容性就完全没有了。

谁来种植粮食?谁来缝补衣服?谁又来建造房屋?

父母们最不想让孩子成为的人却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人。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才是构筑美好世界的关键因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却又和谐的生活在一个社会,这不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吗?为什么要所有人都成为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呢?

贾平凹反对做一个什么家,他觉得首先要成为一个人,一个可以不那么完美的普通人。

他对于自己女儿的培养也是选择“放任自由”“无为而治”,他十分尊重女儿的想法和愿望。

从女儿出生开始,他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希望她能够尽情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能有一份坚忍不拔的精神,可以不用顾忌别人的眼光选择自己的职业、兴趣。

只要是她自己想要的,都可以。

贾平凹的思想理念是很超前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塞满课余时间,让孩子本该轻松的童年淹没在沉重的“知识”里。

这种教育方式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家族的传递并不妥当

自古以来,绵延香火,传宗接代一直被当成每个家庭都必须完成的使命和任务,但事实上一个家庭“血脉”不是必需品,“爱”才是。

一桩婚姻不应该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婚姻和家庭的存在靠的是爱与包容、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谅解。

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爱,牵扯到两人关系的只有孩子,那么这段关系再怎么维持也不会长久,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也正是深知这些道理,贾平凹才会觉得世人为了延续香火大费周折,从生育到教育,无数父母为此付出一切,甚至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呢?

儿女孝顺子孙满堂固然很好,但若命中注定不能享有此等天伦之乐,也着实没必要强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家贾平凹:世上多少夫妇为续香火大费周折,实际上毫无意义
贾平凹引争议的家庭观点:为延续香火费的周折,四代以后就没了
延续香火的意义,应该是以下三件事
贾平凹:为了家庭“后继有人”而浪费一生,其实没有任何价值
孩子如果不用来玩就毫无意义 | 爆笑囧图
传宗接代毫无意义,几代后基本没子孙记得你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