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四绝压群伦的艺术全才画家,他的山水画充满时代精神

余任天 (1908一 1984),曾用名标年,字天庐,居室名任、归汉室、嘉砖砚斋,男,汉族,浙江诸暨人,是新浙派绘画的重要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之,浙江现代美术史上诗书面印兼擅的艺术大家。其山水笔墨酣畅、意态鸿蒙,花鸟人物生机盎然.格高意雅,书法四体咸备、气清神旺,篆刻气概纵横、雄健苍润,诗词通达晓畅、清新自然,被潘天寿和沙孟海等前辈誉之为“四绝压群伦”的“艺术全才”。同时,他在文物鉴赏和书画理论诸方面都有卓见和著述,是当代公认的书画大家。撰有《天庐画谈》、《历代书画家补遗》、《陈老莲年谱》等等。生前为西冷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冷书画院特聘画师、杭州逸仙书画社社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余任天先生命运坎坷,一生历经多种磨难。但他对艺术的追求,殚精竭虑,勤奋创作,耕耘不辍。经过六十余年的磨砺,终成大业。在绘画、书法、篆刻、诗文及艺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尽管生前渊默深稳,不求闻达,但他却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和伟岸人格,博得了刘海粟、潘天寿、沙孟海等艺术大师的激赏,他各种形式的作品深为社会公众所钟爱。

余任天.1908年11月9日(农历十月初五)出生于浦镇一个农民家庭。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乡土艺术、民间戏曲和中国书画的熏陶,给予这位天赋敏感的少年以丰富滋养,使他自小就喜爱写字画画。1924年春,17岁的余任天为求深造,负笈杭州,先后在浙江美术专门学校和浙江艺术专门学校学习西画。因家境贫困,余任天仅在校读了两年半后辍学回乡,但始终末中辍他热爱的书画艺术。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余任天先后在诸暨城里的崇实小学、浬浦的翊忠小学等及萧山、嵊县、杭州的中小学担任美术教师。期间也曾在诸暨、草塔等地和杭州鬻画。此后,抗战烽火兴起,时在枫桥大东小学任教的余任天,拿起画笔和刻刀怀着满腔激情从事抗日救亡宣传画创作,当时学校两旁墙上大幅抗日的壁画,就出自余任天手笔。

1940年秋,余任天离开家乡随复兴商业公司浙江分公司辗转永康、松阳、南平到龙泉,“心兵日夜销磨尽,回首故乡尚寇烟”〞,他忧国思乡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充分表露和寄托。1945年 3月,余任天与当时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的金维坚等人发起创办印学团体“龙渊印社”,研究印学,在中国的篆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日战争胜利,余任天随公司迁回杭州。在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博物馆)、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任职,遂定居杭州。

这时因生活稳定,交友广阔,尤其是与黄宾虹、潘天寿、张宗祥等先生相交,向学相益,他的书画艺术有了质的飞跃。五十年代初,余任天在杭州自设”金石书画工作室”,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1956年,他参加浙江省文联美术组,他以发展传统绘画为根基,深入浙东地区写生,收集创作素材,将生活、传统、借鉴三者熔于一炉,探索现代中国画艺术的新路,创作了一批充满时代精神的作品。

1962年,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创作了巨幅山水画 《富春江严陵濑钓台》。此后,中国大地面对的是十年浩劫,这十年中,余任天无论遇到任何打击、折磨都没有动摇他对艺术的执着,尽管生活困顿、贫目加剧,他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勤奋的实践为新时期的变法作了准备。十年的动乱结束时,余任天的视力已到几近失明的状況,他手中的画笔却始终未曾停下。

晚年的艺术人生,他超越了自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故乡的山水和雁荡、湖、富春江是他晚年画得最多的题材,在他的心目中,作为一位画家,应该为“山河写照”,为时代传神。余任天一生坚守“立身唯直,处世唯真,待人唯诚”的原则,“守清贫、甘淡泊”、“宁寂寞、忘荣辱”是他律己的箴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春拍】新浙派巨擘余任天:“四绝压群伦”的艺术全才
浙江杭州,诸暨游
绘画全才|吴国亭:我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路上来?(100幅)
全才老画家的大写意山水,清新脱俗,欣赏他的国画会大饱眼福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陈洪绶山水画《五泄山图》(高清)
疫情防控有“画”说丨以艺抗“疫”,描绘身处一线的“战疫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