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子鹤谈黄山创作之画品

徐子鹤 口述

朱海云 整理

钱瘦铁笔下的黄山

刘海粟笔下的黄山

徐子鹤笔下的黄山

黄山以其三绝盖天下,怪石、奇松、云海。石以立其骨,松以取其态,云以畅其神。而在如何表现黄山松的问题上,我紧紧抓住黄山松与天下松所不同的气质和独特形态,重点刻划它的秀、苍、劲、挺。在笔墨结构上,我舍弃了传统的松叶形态,以点、线、面的浑成运用,使其形神兼备而又见笔。

黄山的云烟,变化无穷,我对它作了长时间的观察和试写,但难度很大。传统画云,一般用淡墨烘染,简出白地,或用白粉填上,以见云烟之迹。再就是用线条钩出的“钩云法”。但是,用这种方法钩出的云,如无深厚的功力,线条就不会有飞动之势。我画云,是采用干、湿、浓、淡等墨色的变化,并掺以带有节奏的笔法,时而大笔纵横,时而小笔皴染。经几度渲染,虚实较明,那留白之处经水墨之迹,濡化映衬,成了浮动翻飞的云雾。整个画面呈现出神奇而迷茫的感觉。同时,我还注意到云的厚度和走势,既抓住云海的瞬间变化,加以刻划、突出、变异,又要和摄影师照片中的云海区别开来。这样画出的云,既有真实感,又是我的情感通过笔墨在纸上的吐露。它让人捉摸不透,使黄山的神奇度更加浓郁,从而达到画面超脱和深远的整体效果。在构图上,我利用垂直和横向的有机结合,以求构图的严谨和结实,并达到力度的内聚和扩张,使画面更觉强烈而不粗野,峻峭而不离奇的目的。

山水画贵在意境和超脱,色调也贵在单纯、浑厚而透明。尤其画黄山,不能靠厚厚的颜料来取胜,只能在水墨基调上淡淡的罩上一层。我以为山水画的色调变化,再多也比不过油画或水彩,如果一味追求浓重的色调,反而倒少了灵动之气。我依然主张中国画传统的基调,应在黑、白、灰的“水墨三元色”中去创新,并丰富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我真正的创作生涯,是到了黄山后才开始的。而对于古书画的鉴定,则自幼就受到父亲的薰陶。那时,我学习临摹古画,如四王、吴恽等,原作借自我家隔壁的集宝斋主孙伯渊、孙仲渊昆仲。临摹时要求细微之处不能轻易放过,观画亦如此。日积月累,由浅入深,逐渐悟出了历史上每个画家都有变与不变的道理。变者从早期到晚期,或大变或小变,但其特点和习规是始终不会变的。作为鉴定家,必定要懂得这一点。鉴定书画的方法,讲究得很,很难具体说清楚。当代鉴定家谢稚柳、徐邦达、启功、杨仁恺等都高我一筹。

众所周知,人品即画品。绘画作品的艺术美,主要是来自画家人品,即气质的美,灵魂的美。“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倘若一个画家自身人格低下,思想陈腐,心胸狭隘,情绪灰暗,乃至把艺术当成个人牟取名利的手段,其心为利禄声色所迷,怏怏若有所失,虽置身于美景之中,也无动于衷,无意去细观密察,孜孜以求,又何能“神与物游”,更何来“迁想妙得”、“因心造境”,笔下哪会有感人心弦的艺术形象产生。笔墨实是性情之事,胸襟狭窄龌龊,识见浅薄庸俗,是肯定创造不出扣人心扉的杰作来的。一个艺术家要甘守贫道,不能为了名利去赶时髦,要把功夫化在艺术的追求上。再者做学问的人就是要默默无声,潜心于学,同时还要谦虚,不可有傲气。如果一个画家自我满足,自以为是,那他的艺术生命也就宣告结束。

我虽已年逾古稀,略有所成,但从未满足过现有的成就,仍要继续不断地否定自己,开拓和探索未来。我始终认为,笔墨上出新要比内容上出新难得多。光内容新而笔墨低劣不堪,谁也不会承认它是一幅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画。所以,笔墨出新始终是前进道路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节选自安徽文史资料第33《安徽书画人物》,

原文名为《苍茫山水云海间》。

    徐子鹤   


徐子鹤 (1916-1999),字翼,又名徐寿昌。斋号双松楼。1916年生,江苏苏州人。曾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安徽省博物馆主持书画鉴定、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桂芳和他的山水画
论中国画创新不能丢失笔墨
大写黄山 虚灵之美——著名画家张宝珠画黄山
黄山写生游记——画家刘柏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四)——领军当下黄山画派
水墨黄山:黄山的云海可遇不可求,如梦如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