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笼架鸟肩落鹰,耳听蛐蛐叫,雅俗乐逍遥!

怀中揣葫芦,手里揉核桃,提笼架鸟肩落鹰,耳听蛐蛐叫,石榴红似火,鸽哨响云霄,缸底金鱼穿水草,雅俗乐逍遥!这些都是老辈人的玩儿法,他们不止玩儿,还玩儿出了文化。

养鸟

在看清朝剧时,总能看到一些富家子弟的出门标配:长袍大褂,头顶一个瓜皮帽,手上一个大扳指,再揉俩核桃,有时还提着个鸟笼子满大街晃悠。养鸟风气也是被八旗子弟引领,满清入关后,满人不用务农,无需打仗,不为生计操劳,闲得无聊就开始养鸟、养虫、盘鸽子,《燕京杂记》里记载:“京师人多养雀,街上闲行者有臂鹰者,有笼百舌者,又有持小竿系一小鸟使其上者,游手无事,出入必携。”

“养鸟之人大致分三类,一是为听音,如百灵、画眉、八哥等,叫起来声音十分动听,哪位“鸟人”能有一只叫出百灵套子的百灵鸟,就会被人称作“百灵X”,比如人艺《鸟人》里的“百灵张”。

二者为观赏羽毛颜色。观赏类鸟儿诸如鹦鹉、碧玉等,主要为看其羽毛颜色。

三就是艺人驯养之鸟,像梧桐鸟、小黄鸟等,梧桐鸟只能在架上栖止,经过训练会叼吻、打弹等技艺,常见于庙会;而“小鸟算卦”之伎俩,以小黄鸟居多,所以叼卦蒙人之事,古来有之。

人们也在鸟笼和鸟具上下功夫,鸟食罐和鸟笼也越来越精美。

鸟食罐也是各种材质,各种样式,有瓷的、玉质的、木器类、景泰蓝等,还有底盘,常被雕刻图案,十分具有收藏意义。

鸽哨

以前的影视剧里,蓝天白云下,响彻着鸽哨的嗡嗡嘟嘟,响彻北京城。鸽哨又名鸽铃,是绑在鸽子尾羽上的一种哨子,当鸽子盘旋回翔时,哨音随着风口变化,轻重强弱有别,时而”哨声齐喑,倏乎又复”,悠扬悦耳。

制哨八大家:前四家为“惠”、“永”(老永)、“鸣”、“兴”,后四家为“永”(小永)、“祥”、“文”、“鸿”。改革开放后,北京鸽哨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鸣虫

常见鸣虫有蟋蟀、蝈蝈、油葫芦、蛉子等。蛐蛐,又名蟋蟀,也叫促织,上可追至唐宋时期,盛于明清,宋代有三代权相贾似道,人称为“蟋蟀宰相”,著有《促织经》,成为蟋蟀的经典著作。

斗蛐蛐也是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并且发展了一套完备的养蛐蛐,斗蛐蛐的方法。几百年来,人们对蛐蛐的热爱一点都没减少,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养蛐蛐,斗蛐蛐,还会组织斗蛐蛐赛事。按习俗来说,获胜的蛐蛐常被冠以“将军”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鸟儿放鸽子斗蛐蛐
【玩鸟的学问】——老北京人是怎么玩鸟的
【鸟友汇】鸟的押音
都说老北京提笼架鸟,来看看提的什么笼?架的什么鸟?
老北京的玩主真能玩!
靛颏,看完这些讲究你就知道,为何不推荐鸟友饲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