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曲百科 | 戏曲中的'髯口功'你了解吗?

中国戏曲表演基本功。戏曲人物所戴的假须,统称髯口。戏曲表演中,常借助舞弄髯口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心情,俗称耍髯口。

戏曲舞台上,生、净、末、丑各行角色所戴的髯口,又称“口面”,是代表人物面部的两腮和颏下部分生长的胡须的象征物。髯口,戏曲中各式假须的统称。又称“口面”。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

从山西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来看,早期的髯口似用细绳所拴,三绺髯、满髯都较短,紧贴面颊,接近写实。后来改用铜丝作挂钩,趋向夸张、装饰,式样上也逐渐丰富。髯口的改进,同演员注意利用髯口做种种身段动作以刻画人物的情绪、性格有关,并由此而形成“髯口功”。耍髯口的技巧有搂、撩、挑、推、托 、摊、捋、抄、撕、捻、甩、绕、抖、吹等多种

其中有些是单项动作,有些可以组合一起连贯使用,必须与舞蹈身段密切配合,才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情绪,如搂髯多用于昂首观望与低头俯视;撩髯多表现思忖和自叹;推髯多反映慨叹;捋髯多展示安闲;抖髯多用于惊怕;吹髯则反映生气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戏曲表演的基本功·髯口功2017
戏曲课堂︱戏曲舞台上的髯口功
京剧里的四功五法
五花八门的基本功
京剧不可抵挡之美
京劇特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