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未动,心已远——寿山石高浮雕中的意境

在工艺美术领域,浮雕是一门重要的雕刻技艺,它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寿山石雕作为一种几案上的艺术,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浮雕技艺的应用,能够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实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浮雕艺术在全国各地无处不见,无时不在,有着悠久的历史。较早的例如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集中了古代雕刻艺术的精华。洞内佛龛林立,浮雕出完整的佛教故事,龛楣上的雕刻形象如同连环画。

福建各地古代的浮雕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泉州开元寺院内仁寿、镇国两塔上的浮雕十分典型。塔内的浮雕佛像有80尊,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雄壮伟烈,有的庄严秀丽,有的刚健威武,具有宋代的风格。

寿山石雕的发展都受到这些浮雕艺术的巨大影响。例如寿山石中的透雕和薄意,便是在借鉴中国古代宫殿、寺院、亭台楼阁等装饰雕刻,以及砖雕、木雕、摩崖石刻等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寿山石雕属小型的作品,是一种几案上的艺术,因而有着其自身固有的特色。寿山石浮雕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印章的方柱四面和寿山石砚四周。

清乾隆时期的名雕师周彬,所刻的夔龙与博古图案,便是早期较为完美的寿山石浮雕艺术。清末民初时期,“东门派”的第二代传人林元珠是一位浮雕艺术高手。他尤其擅长利用多色界的寿山石进行浮雕,以景衬人。刀法灵动,近、中、远景处理得当,意境幽深。

20世纪80年代左右,寿山石浮雕作品日渐增多,随着浮雕技艺的不断发展,依据雕刻的深浅程度浮雕渐渐发展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类。高浮雕是介于圆雕和薄意之间的技艺特性。高浮雕技法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手法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薄意创作讲求中国画理,笔墨韵趣,“自以刀笔写意为尚”,与之相比,高浮雕创作注重近景、中景、远景的国画构图关系,重在追求构图的立体效果。

因此,在塑造空间感方面,高浮雕比薄意直接一些,而同圆雕相比,它又趋于平面化。高浮雕主要依循原石形体的凹凸起伏而因势造型,因地制宜地施展不同的技艺手法,在原石自然美的基础上挖掘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此外,侧重于画面构图的寿山石浮雕,能够较好地体现石材的天然情趣和俏色层次,因此高浮雕不仅用于表达古典文学中的历史故事,而且可以表现现代题材,尤其很适合于表现面宏大、人物众多的题材。

寿山石雕创作在结合石材、石色时,在高浮雕画面设计上应强调满而不堵。即在于“透气、贯气”;静中有动;以实表现虚;在满的构图中求空灵,即实中见虚,把实的东西用抽象简练的线条刻画出来。那么寿山石高浮雕是如何创作的?

高浮雕的因材施艺、因色取巧,在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一相抵九工”就是在考虑雕刻一块石头时要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进行构思布局,以求得最佳的艺术效果,一块好的石头用于创作,得会取舍。创作一件好的艺术品,同样少不了一块合适的石头。

同时,高浮雕创作应注重近景、中景、远景的国画构图关系,我们知道高浮雕强调立体感,一般布局有远景、中景与近景,重在追求构图的立体效果,高浮雕以圆雕的造型艺术来表现景物,层层深入,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在石材的选取上,和圆雕相比较而言,许多薄的不能用于圆雕的寿山石石料。却可用于浮雕。近些年,浮雕中有很多作品是巧妙利用了石料上的许多被称为“皮”的部分。

在原石质地好,但存在瑕疵,即可以高浮雕为主,充分结合圆雕、薄意和镂空雕的技艺,完满地展示出原石经艺术创作后而散发出的特有的价值。高浮雕的画面往都具有很浓郁的中国画风格,这就要求原石色彩对比度要强。

寿山石种类繁多、天生丽质,更何况单单一块天然的寿山石往往就会有几种或几个层次明显的色彩变化,尤其是其色彩纹理丰富,变幻无穷。而寿山石雕的最大特点是恰恰在于“巧色”的利用,即根据原石表面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初步构思,雕琢内里之后若遇见其他颜色还需进一步地构思。

而以高浮雕为主,结合圆雕、薄意和镂空雕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雕刻手法最能把“巧色”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也最能展现出“因色取巧”的工艺水准和美学价值。

在寿山石浮雕技艺上,造诣高的,老一辈艺术家有林元珠, 林寿煁,王雷霆,郭懋介,林发述等,近的有潘泗生,郑则评,陈达,黄忠忠,孙武,陈子卫,刘传斌,郑世斌,陈祥清等,创作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浮雕作品,将寿山石浮雕艺术推向另一个高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介绍几种玉雕技法
郭卓怀寿山石雕刻艺术:凝神于景 心入于境
郭懋介:寿山石雕刻技艺琐谈
张祖仁古玩收藏73说--------寿山石雕刻技艺艺术
细说寿山石雕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福州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张祖仁说寿山石大师陈敬祥的圆雕技艺   陈敬祥大师的圆雕技艺十分出名,深受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等藏友的喜欢。陈敬祥寿山石圆雕作品也深受国内藏友的欢迎。   陈敬祥说:“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