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个春天必备的经典小方子
小编导读
今天是立春,节气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更迭。虽然目前很多地方还十分寒冷,但是气候已经开始悄悄具有了春天的气机。春季作为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气候多变,肺部容易受到外邪侵袭,所以春季对于肺部疾病的防治十分重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防治春季常见肺部疾病的方法。

温馨提示:大家不要忘记参与今天的抽奖活动哦!点此查看活动(悄悄说一句,今天的彩蛋词语就藏在第二条推文中的动图下方)

01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源自朱震亨之《丹溪心法》,由黄芪30克、白术60克、防风30克组成。其用法为,上药共为粗末,每次服6~9克,每日2次,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用于治疗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方名玉屏风,因其功用如御风的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

本方现代常用于感冒、多汗症、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卫虚不固者,均可酌情加减用之。

02
桑菊饮

桑菊饮是《温病条辨》中治疗风温初起的辛凉轻剂治疗本证,用药少则1~2剂,多则5~6剂,常可治愈。况此方药味不繁,且无贵重之品,既缩短了疗程,又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

风热咳嗽患者多具有咽干咽痒这一临床特点,因此,我们在临证时,只要抓住咽干咽痒、咳嗽、咳痰或白或稠这些主症,即可使用本方。

由于本证是由风热之邪侵袭于肺,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所引起。咳嗽是人体为了宣通肺气、排除病邪的表现,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治疗上应因势利导,不应过早使用收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

自制桑菊饮

材料:霜桑叶10克,菊花1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桑叶和菊花加水滤掉杂质,加水1000克左右,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煮10~15分钟,滤去桑叶、菊花,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亦可用开水泡茶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预防治疗风温感冒及其引起的咳嗽。

03
白虎汤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此方主要是治疗阳明经证四大症的主方,亦为后世温病学家治疗气分热证的代表方。《温病条辨》称白虎汤是辛凉重剂具有清热除烦、止渴生津之功效。

现代临床广泛运用于急性传染病或非传染性急性热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肺炎、肺脓疡、中暑等。此方是治疗高热急症的首选经方。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属中医时行感冒范畴,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传染快,极易化热化燥。治用白虎汤合银翘散加减:生石膏60克(先煎),金银花、知母各10克,连翘15克,竹叶、生甘草、羌活、荆芥各8克,薄荷3克(后下),粳米(先煎)、芦根、板蓝根、蒲公英各30克。水煎取汁,适量服用,每日4次。

除了有中医好方,日常起居的养生也必不可少。立春节气养生,下面3点需要特别注意——

要想身体好,顺应春时少不了

古人认为大自然中的阴阳是交互变化的。在春天里面,白天开始逐渐变长,太阳光也越来越足,阳气开始生发,到了秋天,白天开始越来越短,天气变得寒冷,阳气开始收藏,这是一年里面的阴阳变化。所以,从立春这天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我们的人体与自然界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也在影响着我们人类自身,这是古代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春天万物生发,此时人也应该顺应天时,要保护生发之性,不能违背。我们要想健康,就要顺应这种阴阳变化。

阳气上升,多吃些生发食物

打春(立春)以后,我们身体的各个细胞开始活跃,筋骨开始“松动”,体内的阳气开始上升。在这个时节,应该多吃些生发的食物,如绿豆芽、黄豆芽等芽菜,也可以多吃些升阳的食物,如韭菜、韭黄、蒜黄、蒜苗等。

打春后,肝气升发,也是肝病的高发季节。细菌、微生物也开始滋生,脑膜炎也容易流行。因此,人们要注意饮食卫生,也要少吃辛辣、过咸的食物。

注意春捂


到了春天,为什么要春捂、不急于脱衣服呢?
春天万物生发,树的能量和营养液要从根部通过枝干向末梢枝叶输送。人也一样,经过了一冬的养精蓄锐,冬季进补储存的营养物质,到了春天以后,也是从骨髓、从内脏开始往外表输送。这时候,毛孔慢慢地张开,人的思维也开始从“若有私意”的那种封闭状态转向立志要奋斗、要外出、要出游。
但是,刚开春有这么个特点,气温变化无常。尽管是春来气温逐渐回升,风也是吹面不寒了,但还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过早地开放自己的体表腠理,刚刚萌发的生机就会被扼杀,人的身体就容易受到伤害,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那些冬天藏精不够的人,春天过早地宣发,就容易透支。所以中医有句话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说冬天储藏的能量精血不够的话,到春天,一开春,你又过早地脱衣服,就会得一场温病。这种温病不是伤寒,是以发热、出血、自汗为特点的一种流行病或者传染病。
跟着《内经》学养生

从《黄帝内经》中汲取智慧,将养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第2版)》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内容来自作者徐文兵老师在气象频道气象生活节目主讲的“四季养生堂”。本书既是作者行医20多年的精髓,也是气象学与传统中医学密切关系的呈现:以一年二十四节气为主要线索,气象(天气、气候、阴阳)为切入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提供自然、健康、实用的养生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色养五脏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79)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升降生阴阳
明日处暑,全家一定这样吃!用它煮水喝,换季少生病,平稳入秋!
秋分将至,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立秋之后如何养生?
肺部的“清道夫”终于被找到了,喝水放一把,清肺化痰给肺洗洗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