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房颤治疗科普」导管射频消融VS药物治疗

房颤是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易形成左房附壁血栓,血栓栓塞,尤其是脑卒中是重要的致残和致死的原因,给社会 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保守估计约有120万60岁以下的房颤患者,这些患者因旷工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每 年高达25亿至42亿元人民币,超过高血压心脏病所致的疾病负担,且与糖尿病近似。房颤可通过适当治疗恢复正常心律,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药物治疗房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成功率高,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众多研究显示,导管消融术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

北京安贞医院一项前瞻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纳入样本量469例)分析了导管消融治疗和药物治疗房颤的临床复发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另一项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的临床效果数据、文献回顾及医师调研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数据,以及基于现实生活中中国住院成本进行的微成本研究所获得的成本数据,对射频消融(RFCA)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AAD)治疗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

治疗后12个月时,与药物治疗相比,消融治疗可使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获得窦性心律的比例更高,治疗成功率更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

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治疗后12个月时,消融组 患者房颤对生活质量的评分 (AFEQT)较基线时提 高24.79,而抗心律失常药物组则仅提高1.89,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治疗后12个月时消融组患 者AFEQT评分较基线时提高19.1,而抗心律失常 药物组则仅增加3.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1) 。

射频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12个月观察 期后8年、15年和20年范围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 (ICER)分别为66,763.91元、36,279.52元和 29,359.32元。 每获得一个健康生命年,射频消融相比药物所 增加的成本逐年下降,且在WHO推荐的1-3倍 中国人均GDP的阈值线内,符合经济性的要 求。消融治疗相比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好, 患者生活质量能在术后6个月得到显著提高,因 此是推荐使用的具有性价比的技术。

总体来说:导管射频消融术同药物治疗相比, 在降低房颤复发风险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疗措施。

内容来自懂车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颤的中医治疗 房颤 72岁老人,患房颤后高压和低压压差小,有办法治疗吗
老年人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风险大吗?
心房颤动的治与防
房扑能自愈吗 多个方法可改善房扑
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
初识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