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杏桃梨樱朵朵放眼来

春暖花开季节,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樱花大都粉白如云,一般踏青人眼花缭乱,傻傻分不清,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容易混淆,到底怎么来区别呢。

让我们先来观察树干:杏树一般较粗大,树干粗糙,有沟壑,呈灰褐色。一颗杏树可活百年,它是先开花后长叶,花色浅粉色居多。杏花大多成簇状开放,一簇簇拥挤在一起,开花时无叶,花瓣大多单放5瓣,花蕊较长。在济南历城的仲宫,柳埠一带就有两千亩的红玉杏优良品种。

桃花一般树冠稍矮,树干光滑,暗紫红色,树龄在20至40年。花瓣粉红或者白色,树枝向上,有花的同时还有树叶抽出。著名品种玉龙雪桃就原产于历城彩石乡的玉龙村。

我在千佛山麓园林曾请教过一位来观花的老人,她说,一般就是看树干,桃花树干很光滑的,像是打了一层蜡。而杏花树皮就很粗糙。说的倒是很直观。

再看时间:杏花先开,北方地区一般在阳春二月,清明前后,花期不长,一朵花也就是七天左右,一树花也不过20天前后。杏花谢后桃花开,宋代陆游有诗曰:“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杏花含苞时为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王安石在《北陂杏花诗中,把杏花飘落比作纷飞的白雪:“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而现代人最熟悉和常引用的则是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红杏一枝出墙来。


为何说一支红杏而不说杏花?如果诗是写实的话,红杏应是六月份才成熟的。再从诗人穿的屐齿和长满青青的苍苔来看,我认为这首诗是描写春暮夏初之景,而很多人把这首诗作为早春的景色来看待了。我们只能理解为后来文人把“红杏”视为一种象征的意象,作为盛春时节的标志了。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红杏西娄树,过墙无数花。(唐·宋无)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唐·冯延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大家引用这句名诗,多用来赞颂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和禁锢不住的,它必将冲破一切束缚,蓬勃发展。一直到了元明清之际,文人骚客们又把它作为美人风流和形容女性渴望外面的世界而越出固有规范联系在一起。由于“红杏”和“墙头”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红杏出墙”当时通常只是一种含蓄的指代。到了清代,那位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竟这样评价杏树:“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此后,“红杏出墙”演化成了妻子出轨有外遇,和我们最初赞美的杏花则完全是两回事了。现代人还把“一枝红杏出墙来”做猜谜成语,谜底是:泄露春光。成了彻底的贬义词了。



上面说了,桃花比杏花开得要晚,尤其是在海拔高阴冷的深山沟涧。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咏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而桃花最早出现的形容词是“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和“灼灼”(花朵色彩明亮鲜艳如火),它比“白里透红”的杏花减少了许多含蓄。在《诗经》——《周南。桃夭》篇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从这段诗歌中反映出古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把鲜艳粉嫩的桃花来比喻要出嫁的美貌女子了之子于归

这段诗是说在开春新婚的日子里,迎娶的人们把新娘子送到新郎家里, 新娘子长得和桃花一样美丽娇艳。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到了唐代,因崔护的一首诗更使得桃花名声大噪。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的后面还藏了一个美好的故事。才子崔护清明节到长安郊外南庄游玩,在一户人家的院落里有桃花盛开。崔护因口渴敲门讨水,有一美丽的少女开门送水,俩人一见钟情,互生爱意。恰好崔护有事离开。第二年开春,崔护又来到这户农家,柴门锁着没人,而院里的桃花依然开得正盛。崔护有感在门上题写了这首诗。过了几天他念念不忘又去了,开门的是一位老汉,只见这位老汉面带悲戚之色,说我的女儿读了你的诗后因思慕你,茶饭不思,相思成病,今天早上去世了。崔护一听顿时悲痛之情涌上心头。崔护进屋看到女子后,跪在少女的尸体面前大声痛哭,孰料这位女子竟然被哭醒了过来。他们二人成婚后,女子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尽心侍奉丈夫。崔护后来也金榜题名,进入仕途。而后世也因这段佳话,从此将男女互相爱慕之事说成走“桃花运”,而“人面桃花”更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经典意境。


与杏桃比较起来,梨花开花最晚。梨树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花色洁白,如雪五出,具有强烈气味。梨花和樱花一样具有叶柄,花蕊集中整齐,花瓣有韧性。花瓣比较圆(樱花尖,有花缺),李花和其相似。民俗曰:二月杏花送春来, 三月桃花红, 四月梨花白。


梨花冰身玉肤,靓颜寒香, 妩媚多姿,如玉颊静女。梨花的花语是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候不分离。唐代钱起这样写梨花: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在这儿,桃花又成了被讥讽的了。我们再看:“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宋末那位道长丘处机更是把灵虚宫的梨花独特超群的气质,写得生动鲜明,让人有清新脱俗、灵秀异常的感觉,真是绝妙好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本是下雪时的壮美,却用梨花来表现。在文人眼里,梨花姣洁,是洁白的象征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如雪一般晶莹;梨花最宜清朗月下或纷纷雨后观赏。“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元·刘秉忠)“一枝梨花春带雨”则借指妙龄少女雪白的容颜。

由于梨花也在恼人的暮春谢,因而梨花与泪花、寂寞、惆怅的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人着墨较多的具体物象。在纳兰性德诗词,有多处描写:“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昭君怨》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虞美人》


杏花,桃花,梅花都是无花柄,直接长在树枝上。桃花开时枝端还有叶芽或嫩叶,而杏花开败了才发芽。梅花有硬腭(花根部的花托),桃花没有,花枝无叶。可以这样说:梅花的“蜡”质感很强,桃花的“纸”质感很强烈。

梨花与桃花相比,和樱花一样具有叶柄。与李花相比,花蕊整齐集中,花瓣有韧性。与白樱花相比,花瓣比较圆,偶有花缺也不在尖上。

最后说到樱树,明代于若瀛诗中提到:“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樱花先开出小软花托,然后再开花。只有樱花的花瓣尖端有花缺。我们现在看到的樱花树往往是集中在某一片区域,而大多是引进的日本樱花,人们往往比较好认。樱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椭圆卵形。花常于3月中旬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我们平常看到的日本樱花多为淡粉红色。

说起来樱花,它最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日本栽种樱花树才千余年历史。至盛唐时期,当时多国来朝,日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樱花随着建筑、服饰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樱花传往日本后,在精心培育下不断增加品种,变种,最终培育出冠绝世界观赏性很高的品种,成为一个丰富的樱家族,最终成为日本国花。所以樱花一定程度上指日本樱花,或具有日本特色的樱花品种。

我国的樱花树,在古时多是从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樱花之类植于庭院观赏,因品种少,不普及,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叙述的较少,不像杏花,桃花,梨花,梅花,菊花,兰花,荷花等那样的蕴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以上所述开花前后并非绝对,只是个大致规律,朋友们留待自己观察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日赏花必备指南
如何区别桃花,杏花,梨花,樱花,梅花(转载)
一张图教你学会辨别桃花、杏花、李花、樱花、和梨花~
春季赏花,梅杏梨桃樱,傻傻分不清?别急,一张图教会你……
春色大放送之绚丽校园
梅花瘦雪梨花雨,桃花历乱李花香丨春季必备窥花宝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