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生物常见的免疫学有关名词解析
普通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有关免疫学中的名词,笔者按照在免疫学中的相关性,以及有些听起来比较类似的名词摘录整理出来,以方便于教师的日后教学。

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包括抗体形成、细胞介导免疫效应以及免疫耐受等。

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在哺乳动物骨髓中发育成熟。表达由膜型抗体分子与IgαIgβ组成B细胞受体,被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可溶性抗体分子,同时分化成记忆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该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激素的作用下成熟于胸腺。被激活后能够特异地识别靶细胞表面的MHC-I/抗原肽并杀伤靶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能够吞噬与消化病原体与其它外来异物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统称。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人体吞噬细胞的一种,分布于组织中,有免疫信息传递、协同和吞噬处理抗原功效。单核细胞渗出血管,进入组织和器官后,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成为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巨噬细胞可以是固定不动的,也可以用变形虫样运动的方式移动。固定和游走的巨噬细胞是同一细胞的不同阶段,两者可以互变,其形态也随功能状态和所在的位置而变化。巨噬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名称不同:在肺里称“肺巨噬细胞”;在神经系统里称为“小神经胶质细胞”;在骨里则称为“破骨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和变性的细胞间质、杀伤肿瘤细胞,并参与免疫反应。

溶菌酶:溶菌酶即葡萄糖酶,其天然底物是细菌胞壁的黏多肽层。所以具有杀菌作用。该酶存在于眼泪、唾液、汗液、乳汁、肠液和脏器组织液中,属于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

毒素:由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对机体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

外毒素:通常是由革兰阳性菌产生的不耐热蛋白质毒素,可溶性好且易扩散,存在于细菌培养物的过滤液中,经化学方法处理可以脱毒成为类毒素。

内毒素:细菌被裂解后释放的生物毒性物质,与细菌代谢过程中所分泌的毒素(外毒素)不同。主要见于革兰阴性菌的胞壁成分,具有很强的诱导细胞因子合成和分泌的能力。
类毒素:已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免疫原性的毒素衍生物。

抗毒素:能够中和细菌外毒素或者植物毒素的抗体分子。

干扰素:被病毒刺激或感染的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组具有诱导细胞进入抗病毒状态作用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的差异可分为α、β、γ三类。α和β类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统称为I型干扰素,通常由病毒感染诱导产生;γ类主要由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性T细胞产生,称为II型干扰素。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白细胞介素:各种白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的总称。白细胞介素-2是其中一种,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能活化T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激活巨噬细胞。
组织相容性:指来自其它个体的组织或器官被宿主免疫系统所接纳、耐受的可能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除了MHC所编码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之外的与移植排斥有关的同种异型抗原。

抗体:即免疫球蛋分子,主要是血清血液凝固与血块收缩后释出的清亮液体)中具有抗原结合能力的丙种球蛋白(γ-globulin),其基本单位由两条轻链和两种重链组成。

根据其化学结构与抗原特性将重链分为αδεγμ五种,分别与轻链一起参与组成IgAIgDIgEIgGIgM型抗体分子。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作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抗原:能够通过与识别受体特异结合而激活B或者T淋巴细胞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例如有:细菌抗原、血型抗原、荚膜抗原、人白细胞抗原(HLA既用以表示人MHC基因编码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等。
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TCR):TCR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其抗原特异性存在于V区;V区(Vα、Vβ)又各有三个高变区,其中以三区变异最大,直接决定了TCR的抗原结合特异性。在TCR识别MHC-抗原肽复合体时,一、二区识别和结合MHC分子抗原结合槽的侧壁,而三区直接与抗原肽相结合。TCR分为两类:TCR1和TCR2;TCR1由γ和δ两条链组成,TCR2由α和β两条链组成。外周血中,90%-95%的T细胞表达TCR2;而且任一T细胞只表达TCR2和TCR1之一。

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BCR):B细胞表面由膜型抗体分子(sIgM)与IgαIgβ膜分子共同组成的具有抗原识别和信号转导功能的复合分子。

克隆选择学说:澳大利亚学者Burnet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高等动物体内天生存在着大量具有不同抗原受体的免疫细胞克隆。当外来抗原选择性地激活那些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并诱使它们迅速扩增,所产生的效应细胞介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过敏原: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或变应原,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不会过敏,伴随着机体对外来抗原进行再次免疫应答所出现的炎症性病理反应。反复接触后,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

疫苗:足以诱导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抗原(或者DNA)制剂。所用抗原多为灭活或者减毒病原体、经纯化的病原体组分或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编码病原体组分蛋白的DNA也能做为疫苗诱导免疫反应(DNA疫苗)。疫苗中均含有佐剂以加强其免疫原性,明矾是人用疫苗的常用佐剂。

疫苗接种:给宿主注射抗原、疫苗或者菌苗以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而给宿主注射抗体不属于疫苗接种的范畴。

中和作用:抗体与外毒素或病毒结合后引起毒素性或者病毒感染细胞能力减弱或者消失的作用。

调理作用:某些抗体分子、急性期蛋白等能够结合于病原微生物或其它颗粒物质表面,使其更容易地被吞噬细胞识别和捕获

沉淀反应:免疫学中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肉眼可见沉淀物的反应。形成沉淀后有利于吞噬细胞吞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健勇:免疫视角解读癌现象,一场跨越百年的思考!
【免疫】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基础免疫学发现到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之旅
人人学懂免疫学:第三期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点总结(一)
【收了】执考免疫学重点考点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