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孩子画画?

爱画画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画画是他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表达自身情感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画,顺便猜一猜哪几幅是孩子的作品~


  

  

  

 


猜到了吗?上面四幅作品中,第一幅和最后一幅是孩子画的。虽然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区别,但乍一看,孩子的画和大师的画,看起来是非常相似的吧?


那第二幅和第三幅是出自哪两位大师之手呢?
第二幅是美国的抽象主义大师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他这种不受约束的抽象线条效果,非常适合两三岁的孩子去进行实践。
第三幅作品的主人是著名的华人画家朱德群,他的画有如淋了一身的光彩,抒情而充满诗意。
看了这两幅,你还在为孩子画得”乱七八糟“而感到迷茫吗?

再继续来看下面这幅,有没有感觉到孩子简单稚嫩的线条?

这幅作品来自瑞士的超现实主义大师保罗克利他的作品风格多变,但儿童的纯真、稚拙的画风使他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据说他经常看儿子画画,把其中一些奇妙的符号记在脑海里,然后与自己的想法组合表现,构成为他画面中的独特图案。

这一幅呢,是我们都熟知的著名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作品。

  

毕加索是一位多产的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几乎触及了所有的艺术形式,在晚年时他最钟情的却是儿童艺术。十四岁时的毕加索就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然而这位享誉世界的大师却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这些大艺术家们毕生想要追求的,就是拥有像孩子一样的好奇和看待世界的角度。

那么对于我们身边的小艺术家,担心自己不够专业的父母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做一些有效的引导?怎么做才能鼓励孩子保持涂鸦的热情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营造一个像艺术家工作室一样的氛围。

涂涂画画是孩子们的本能反应。所以无论空间大小,在家给孩子设置一个足够自主的绘画空间,提供多样化的颜料,材料和工具,像水粉、水彩、丙烯、油画颜料、色粉笔、木炭条、彩铅、各种画纸等等,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时去自由表达。想画就画,像大师一样沉浸在的创作乐趣当中,用艺术氛围滋养他们的绘画兴趣,自由地尝试和感知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6岁前,是孩子大脑的高速发育期,比如他可能会用黄色和蓝色调出很多种绿色,感受到颜色之间微弱的变化,这对孩子的视觉发育是非常好的。很多家庭由于缺乏对美术的了解,给孩子准备的绘画材料,通常就是标配一些24或36色水彩笔、油画棒之类,这会造成孩子只认识看到的这些颜色而禁锢了他们对色彩的认知。

2.建议不要给孩子买各种简笔画临摹的辅助参考书。

画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让他们凭着兴趣,自由地、无规则、无技巧、随心所欲地表达就可以。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得简练起来;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得丰富起来,所以方法和步骤对他们的用途并不大。而且如果有了简笔画一类的固定图式的参考,过早的将形象模式化,就会固化孩子的思维,逐渐弱化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抑制了孩子的想像,他们就不习惯动脑筋了,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乱涂对孩子来说不是坏事,这正说明孩子是无拘无束的。在孩子初学绘画时,在教学上,本来也是应该“先放开,后治理”,在“乱中求治”,而不是一开始就给规矩。一般被家长称为“乱七八糟”的画,在专家眼里往往是生动、有创见、有灵气的。­

3.陪伴的过程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建议。

没有画法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技巧的技巧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在家画画的过程中,对孩子“帮助”太多,孩子长期生活在凡事听家长“建议”和“指令”的环境中,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就得不到发挥。随着家长不断加深的“关爱”,更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导致越来越依赖父母而逐渐失去自主性。方法技巧是可学的,而灵性和悟性是需要尊重和开发的。所以家长在孩子画画的过程中不要成为主导,比如老打断或者去问孩子这个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是怎样之类的,如果孩子不会使用工具和材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和辅助就可以了。对孩子来说,绘画更是一种思维活动。有效的陪伴是保护好孩子专注力并且能够锻炼他们独立创作的能力。用宽容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画作,呵护每一个孩子的的好奇之心和创造之力,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画画!

4.尊重孩子的作品是激发绘画兴趣的动力


大师的作品通常会展示在美术馆,我们如果把孩子的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家里,孩子就会感受到被肯定和尊重,进而成为激发他们继续创作的动力。勇于探索,善于模仿,手上,脚上,衣服上,甚至别人的身体.....处处都可能是他们的试验所,把尊重和认可最大限度地渗透在生活中,是在家庭中开启孩子艺术大门的最好方法。但是如果违背了孩子的天性,习惯性地去督促安排他们画画,他们就会逐渐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而失去兴趣。

5.带领孩子做通感的训练。


由于个性、家庭环境和受教育方式不同,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艺术知觉。用成人的眼光把儿童画当成一种专业技术看待,是违背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比如他们在毛驴、大象、骆驼、老鼠等等这些单灰色的动物上画出的色彩和图案,就是想象力、创造力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孩子来说,想象比真实更重要。他们感知和认识世界是通过眼、耳、口、鼻、手这五种感官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平时在家可以随时引导他们调动五官,比如经常问类似的问题:甜的味道是什么颜色你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形状的?渐渐地,孩子便会通过颜色和形状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了。绘画作品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记住,孩子画的是他的生活体验,是他对世界的认知,他们表现的是最纯粹的视角和生命最初的律动。米罗曾经说过:“儿童时期的天赋最珍贵”这个阶段拥有人一生最高的创造力,一旦他长大,这种能力或许就会消失。所以作为父母,唯一能够做到的,一定要让孩子画他们想要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未来——艺术家和儿童——2
毕加索16岁的画 VS 80岁的画,用尽一生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这个四岁女孩的画为什么价值百万?
少儿美术老师必须了解的几位绘画大师!
美育:让孩子学画画并不是要让他成为一名画家
女画家当妈后的蜕变,用画笔记录孩子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